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汪华:创业者的三条军规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汪华:创业者的三条军规

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汪华:创业者的三条军规

 2014/11/1 12:35:34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11月1日,MDCC2014年移动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行。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汪华出席并发表了“互联网工业革命和年青一代引领的消费升级”的主题演讲。当下,移动互联网在快速发展,90%的真实世界和50%的人口已经被接入到网络世界,汪华认为,随着真实社会的生产效率在不断提升,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人口从事更新的产业——在全虚拟世界中的审核虚拟产品的生产和分发。而随着95后、00后等新网民的成熟,他们的消费量和世界观将成为世界变化的新动力
  • 标签:创业 创业者 创新 创始人 联合创始人

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汪华:创业者的三条军规

  11 月 1 日,MDCC 2014 年移动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行。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汪华出席并发表了“互联网工业革命和年青一代引领的消费升级”的主题演讲

  当下,移动互联网在快速发展,90% 的真实世界和 50% 的人口已经被接入到网络世界,汪华认为,随着真实社会的生产效率在不断提升,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人口从事更新的产业——在全虚拟世界中的审核虚拟产品的生产和分发。而随着 95 后、00 后等新网民的成熟,他们的消费量和世界观将成为世界变化的新动力。现在很多公司已经探索出了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结合所投创业公司的经验,汪华认为创业者要抓爆发式增长点,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找对市场,对市场的变化有充足的敏感性;

  第二,把握时机,创业者要选择在一个硬条件已经完善的市场创业;

  第三,要善于利用杠杆。创业公司要给自己寻找那些好的杠杆,要利用好那些杠杆;

  以下为汪华演讲实录:

  汪华:回想 2010 年第一次举办开发者大会,到现在 5 年了,最近 5 年发生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这些变化甚至让我想起来,90 年代我刚刚开始进入互联网整个行业的时候。我还记得在那个时候,1999 年 9 月份的时候,当时我们有一个影响力非常大的活动,72 小时网络生存测试。那时候整个互联网才刚刚开始萌芽,我们当时对未来有很多美好的想法,当时这个活动说把一群测试者扔到一个房间里,这个房间里只有一根网线和电脑,看能不能让他依靠这根网线和电脑生存 72 个小时。

  我记得当时有很多的使用者、参赛者,20 多个小时滴水未进,粒米未进,晚上睡在地板上。放在现在,不要说 72 个小时了,比如说把我扔到一个房间,我帐号有足够的钱,72 天,72 个月我觉得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在过去 15 年时间内,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给世界带来了这么大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讲,我都觉得我现在已经生活在我小时候,年轻时候当时科幻小说描绘的未来世界里了。我甚至不能想象,做过 15 年,我们回过头来看今天 2014 年时间点的开发者大会,我们到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这 15 年的酝酿实际上虽然已经发生了很多变成,但只是刚刚开始。头 10 年是互联网把一半的人口,大概 10% 的真实世界,卷到了网络世界。从 2010 年开始移动互联网逐渐开始把剩下来的那 50% 的人口和剩下的 90% 的真实世界,也开始逐渐的卷入到数字网络里面。所以在这个世界里面来说,基本上我们这么多年和接下来要干的事情,本质上就是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当我们把现在所有的人,所有场景,所有时间,所有地点都连入网络之后,这些连网的能力我们怎么让它来重构整个世界,从生产消费,产品组合到整个分发流程,极大把物理世界的效率提升。我们投资了很多公司,无论是哈哈拼车,易道,电子商务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干这件事情。

  但是就有一个问题产生了,如果效力在不断的提升,就像当时的工业革命或者绿色革命一样,说原来只需要现在的物质生产服务业,原来是百分之百要干的事情,以后只需要 30% 的人干了,会怎么样?就像之前在农业社会的时候,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口都在种地,但是绿色革命发生了之后只需要 10% 的人去种地,那怎么办?接下来 90% 的人干什么?就出现了当时可能工业,现代服务业吸纳了当时的人口。而现在真实社会的生产效率在不断的提升,不需要那么多人口做现代的制造业、服务业了的话,我就想未来大量的人口会去做更新的产业,就是在全虚拟世界中的审核虚拟产品的生产和分发,其实这个苗头也已经产生了。

  比如说最早一拨类似起点中文网,再后面我们各种各样的主播行业,甚至我们每个人在微信、微博里面都已经是内容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或者说虚拟革命才刚刚开始,过去 15 年虽然波澜壮阔,但是就像电力刚被发明的时候一样。电力刚被发明的头 10 年,所有工厂,所有家庭都用上了电力,看上去已经非常厉害了,但是跟我们现在电力驱动的世界比的话,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电力革命,跟现在真正电力驱动的世界相比的话,其实都不算是什么。

  过去这 15 年,其实已经是很伟大了,但实际上也只是一个普及和基础设施建立的过程。过去 15 年其实只是把网络通到每个人每个地方,把用户给教育了,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比如说支付、网络架构什么的都完成了。把所有的东西都铺好了,但真正要在上面干的事情是从这个时间点才真正开始的。而我们前段时间,社会上经常会讨论 90 后或者新一代网民或者是什么,实际上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一件事情。将来的世界和社会会整个重构,而第一个促进他们,使用他们推动这个变革的,是 90 后,95 后,甚至是 00 后这些新一代消费者。他们的消费力量,他们的世界观,实际上是从消费角度来说促进世界变化的动力。

  原因很简单,包括我自己是从 1995 年开始上网的,我在上网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完成了所有的基本观念了。上网对我来说等于是中途半截加入的事情,我们现在身处的真实世界是我主要的世界,网络对我来说是一个让真实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一个东西。而对于 95 后、00 后来说的话,他们是生下来的那一天就有互联网,从上小学开始或者初中开始就有移动互联网,他们真正是在互联网奶大的一代。所以他们的世界观,他们人与人交互方式,他们好和不好的标准,整个是由互联网培养起来的。对他们来说,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而我们只不过是相当于后来进入者。所以他们习惯于所有的这些东西都要从网络解决,所有东西都要立刻得到,对他们来说网络那个世界才是他们真正的主要的世界,而现实生活的世界,只不过是让网络世界过得更好,不得不让自己身体存活下来的一个必备维持工具。

  而这一切造成了什么样的现象呢?这一切会造成新的东西,我们会发现。如果大家去看最近做的很多非常好的应用或者服务的增长,你会发现增长模式跟以前不一样了。无论是小米、饿了吗、暴走、GIF 快手很多公司,他们经常在3—6 个月,对长也不超过一年之内,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几十倍的暴增,甚至是更多倍数的暴增。而这造成了一个全新的增长模式,以前我们的增长模式一般都是渐进的,一个公司花三五年进行稳步式增长或者是台阶式的增长,但是现在经常会发现很多家公司的增长分成三个阶段。一个是模式探索期,一个公司可能花半年、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探索他真正要走的模式,要做的产品,这个团队或者什么,但是之前的增长可能有两、三倍,但是都无所谓。当他们找到对的市场模式,对的切入点、爆发点的时候,他们就能在半年到一年之内,就迅速的完成几十倍的扩张,对于他们产品对于整个市场的普及化,然后就进入到一个巩固增长和深入增长的时期。

  为什么能发生这样的一个现象呢?当然第一个根本的原因其实就是刚才蒋涛总说的,Softer 能完成这样增长的公司,本身他做的都是一个软件公司,哪怕你是提供物理世界的服务,或者是物理增长的。比如说小米,小米表面上是卖手机的,实际上真正生产手机的是富士康这些公司。而小米真正做的事情,实际上是把手机电子商务化,把供应链重整,做非常好的软件,在互联网建立品牌,这些事情实际上都是软件的事情。包括 MBNB 他们提供的是物理的服务,但是实际上他们做的是从软件的方式去重整这些社会的闲散资源,提供标准化的服务,通过移动互联网提供给每个消费者。这根治的原因只有做软件驱动的这些公司,才有可能实现很短时间内几十倍的爆发式的增长。

  第二个原因,是现在市场比以前变得大的多得多。以移动互联网为例,我们今年做一个东西我们面临的是 6 亿互联网用户。而放在三、四年前,我们面临的真实移动互联网用户只不过就 1 亿、2 亿。哪怕互联网来说的话,深度的互联网用户能被深切教育好,能熟练使用网络支付,在互联网上一天使用超过 10 个小时或者更多的时间这样的用户,现在可能也是有 6 亿、7 亿以上。但是放到三四年前,虽然网民数量很多,但是实际上这种深度互联网用户也只有两三亿,所以现在总的市场,包括我们能够进入的这个领域的规模,比如说现在的餐饮业、旅游业、交通出行,或者我们所有面临的市场,也都比我们以前可以面临的市场要大很多倍。放到现在的话,甚至说我们现在很多公司还可以触及海外市场、全球市场,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市场实际上比以前要大十倍。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现在的杠杆,刚才说元素周期表,一个开发者可以使用的各种各样的东西,基础设施比原来完善很多。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支付所有这些东西也都比原来完善很多。社交网络各种传播杠杆多了很多,包括资本杠杆,所以到现在为止,一家公司如果找对了模式,找对了市场,找对了所有东西,他可以使用的传播力量,他可以使用的扩张力量,比如说云服务或者什么,可以让我业务迅速扩张的力量,可以使用资本的力量,包括转化一个用户。因为用户已经熟透了,所以转化一个用户,让用户去采纳我服务所需要的教育成本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可能才是让我们能实现爆发式增长的一个根本原因。

  而且这不是内容而是必须,因为当现在的杠杆非常好的时候,你能完成高速增长,别人也能完成高速增长。而现在资本市场的投资非常饱和,尤其在早期阶段。所以一旦你找到了一个产品的模式,比如说我们投资的美拍,美图秀秀,获得了成功之后市场上短期内就出现了几十个类似产品模式的短视频的应用。如果你不在很短时间内想办法让自己增长到,我这个产品能达到市场的饱和点的话,你市场会被别人抢走,你会变成那个“前浪”。

  因为我们投资了蛮多的公司,所以也看到了很多这样的增长范例,所以我就想分享一下,如果面临这样的市场或者这样的机会,然后我们作为开发者可以怎么来做,怎么去抓爆发式增长点,然后怎么去做那个增长。

  首先第一个可能是市场。

  但是市场这个词并不是特别正确,与其说是市场的话不如说是变化。首先我们在创业之前要选择自己要找的点的话,我们要找最大的变化点。市场某种意义上也没那么重要,比如说能源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过去几十年都没变,接下来几十年我也没看到它有什么可能的变化,这个市场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所以我们要找的是真正的巨大变化,真正的巨大变化例子与哪里呢?可能这些变化是来自于新技术、新平台的引入,比如说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这些新的东西,这些带来的变化给各行各业,或者各个具体的事情带来的变化。也有可能是来自于消费者和用户行为的巨大变化,比如说我们投资的暴走文化,或者经常说的 90 后,其实是因为一个消费者的用户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老一代的产品已经不可能了,我可以做一些适合新的消费者的全新产品或者服务。

  也有可能是来自于政策的变化,或者是一些垄断环境的变化。比如说易代驾,首先对于酒后驾驶,交通安全政策的关注就给了易代驾很好的机会。而互联网金融一部分来自于技术,另外一部分机会也来自于垄断没有效益的体系,当政策监管放松的时候,就像当年的改革开放一样,所能带来的巨大垄断监管放松带来的红利,这种变化有很多。所以我们在选择机会的时候,我们要时时刻刻考虑,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事情里面,将来三、四年,两三年,甚至过去一年里面能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整个市场上,整个大环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具体想做的这些事情,将来最大的变数是什么?我们要成为能抓住这个变数的人,我们不是针对现代的市场来做应用、开发,我们是为了一年后、两年后的市场做应用,做开发。

  第二个来讲,实际上是时机。

  能实现快速增长的前提是软件驱动,但软件驱动其实真正的意义是一个已经完善的基础设施。因为我们能做软件驱动其实有一个隐含的含义,就是那些硬的事情不是我们做的,如果硬的事情不是我们做的话,前提是那些硬的事情是已经有人做好了。整个上下游,基础设施服务都已经完善了,我们实际上是试图重新整合现有的资源让它变得更加有效。或者说我们是把现在的已有的技术产品,或者已有的东西,针对新的市场,新的年轻人群,新的东西做重新组合。但是如说你所依赖的这些基础不存在的话,或者不成熟的话,实际上你是会很难做的。我们前提要做的情况是我们万事俱备,创业公司要做的是只欠东风,我们要做的是那个东风。如果我们做的东西,所有硬的东西要我们去搭好的话,那就意味着我们想做的时间点还不到,可能还要继续等待和摸索。

  前段时间嘀嘀,快嘀做的很好,大家可能说是腾讯、阿里造钱导致的,但是你换个角度,把时间点提前一两年,之前拼车用车市场早就有人做了。提前一、两年的话,就算腾讯、阿里砸钱有没有用,因为智能手机普及率,支付意识,用户意识都没有起来,那时候人家也不会砸钱给你。所以你一定要选择在硬的环节是已经完备的市场。

  第三个是杠杆。

  创业公司能做的大,能做的好,并不是说自己有多强。因为我们创业公司、开发者,自己手里资源有限。我们不是苹果,也不是特斯拉,我们可以花十年时间投入巨资,全完整的创造一个新的产品或者是市场。创业公司能发展起来的话,实际上一定是利用了很好的杠杆。比如说刚才蒋涛总说的小米,小米利用的杠杆有很多,英华达、富士康在产业链上是它的杠杆,如果从前端的角度来说的话,电子商务是他渠道的杠杆。而当时微博、微信或者所有当时已经成熟的社交传播媒体,实际上是他快速建立品牌的杠杆。如果离了这些杠杆的话,小米没法那么快的比较起来,甚至没法发展起来。

  而每个大的时代实际上都有他最大的一些杠杆,比如说早年我开始做互联网的那些年代,当时搜索引擎就是当时所有做站长的杠杆。而之后社交网络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是很好的杠杆,比如说当时都是利用 Facebook 发展起来的。通讯录关系曾经一段时间也是很好的杠杆,除了这些大的杠杆以外,具体到某个行业都有自己特定的杠杆。所以创业公司想要做的一件事情,实际上就是要给自己寻找那些好的杠杆,要利用好那些杠杆。

  或者说回到刚才爆发式增长模式之前,过去头十年的互联网,或者头两三年的移动互联网,实际上是各种各样的东西都不是特别的完善和成熟的。那时候我们去做创业,往往是试图烧一块湿的木头或者是烧一块湿的煤。但现在无论从市场角度还是渠道角度等等,用户都被训练的非常好,而中国这几年发展的也非常好,物理世界的服务供应商各种各样的东西,也通过这几年的发展特别成熟。实际上现在的市场很多情况下是浇满汽油的那张纸。而我们想办法要找到浇满汽油的那张纸是什么,并且去点燃那张纸张。

  当然这里面会有几个问题,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个投机取巧的事情,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很多人都觉得线下的事情难做,线上的事情好作,甚至还有人觉得到 O2O 时代了,做传统行业的同学会更有优势,而我们作为开发者的话不见得有那么大的优势,其实我觉得这个优势完全是反过来的。什么是更难得事情,什么是更容易的事情?比如说,如果我作为一个知乎,我雇编辑写一堆东西推广出去,这是更容易的事情。而如果我建立一个社区,利用很多用户来提供用户,这实际上是更难的事情。比如说我做一个租车公司,我自己买几辆车,打点小广告,我就能把一个小生意跑起来,这个我看来反而是更容易的事情。如果我说我想办法启动一个服务,让不是我的车能被我所用,而且我还能标准化向用户提供这辆车,让用户觉得满意,而这些司机的车我都不认识,不知道在哪里,从哪里来的,而且我还要克服网络效应,要能解决鸡和蛋,蛋和鸡的问题。我没车就没用户,没用户就没车,如果你能把这个事情解决了,实际上要比你买几辆车弄个租车公司更难,所以我完全不同意大家鄙视网上的这种做法。

  而一旦你做成了你也可以发展的更快,比如说神舟租车解决出行困难,他花了那么多时间,几十亿贷款,他达到的订单量也就是这么多。而易道用车,天天租车或者什么,他启动起来其实风险更难,把模式调好更难,但是一旦做起来就可以用跃迁式的模式来暴涨,这个事情实际上是一个需要有耐心的过程。

  比如说知乎在完成过去的一年内几十倍暴涨前,他们花了两年时间调整模式。而 MBNB 大家知道,最近几年是爆发式的增长,MBNB 创始人花两三年的时间,才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房屋短租运行的系统和好的方法。所以我们要找到这个点的话其实是既要谨慎又要激进。谨慎这个点,找到正确模式花的时间可能会非常长,大家要有耐心。你可能经常会发生的一个事情是说,我们做了很久可能这个东西感觉做出来了,所以我要赶快推广,赶快上,但实际上这些做法,因为没有耐心了嘛,但这种情况下或者我就想东西做出来了,我赶快花钱把它推大,但这实际上是没有太大意义的。这就像你晚上如果打一个德杜克的话,你可能只有一个人摸到最好的牌,而找到牌之前你每个人都下注的话,会把所有的牌很快找完。所以你要花足够的时间,耐得住寂寞。

  传统创业公司能获得成功,某种情况下就是胆子大,敢抱着炸药包去做不可能的事情。比如说 MBNB 让人家闲置的房子租出来,所有人认为不可能,但是他们就敢做。这些都是传统问题,传统行业的那些人不敢去做的。激进还体现在敢于打开现在的瓶瓶罐罐,在你真正找到那个点之前,我们之前可能已经做了十万、二十万用户了,我们可能有一个产品做出来已经觉得不错了。那我们有时候就会小富既安,我就可能会做小的优化或者调整,但是实际上在这种爆发增长的模式下来说,你在找到那些真正对的事情之前,你之前获得的小的成绩,两三倍的增长,所有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是可以被抛弃的,哪怕你有了十万用户、二十万用户,你也可以敢于把这些东西全部推翻重来。

  包括对现在已经能看到天花板的一些现实有效的方法你也敢抛弃,比如说 2009 年做移动互联网做塞班是能立即看到成效,而且能增长的东西,但是你要敢于把它全部扔掉,去做安卓、IOS,当时看起来完全没有成效的一些东西。

  所以我们其实暴增阶段的话,实际上大家如果找到了那个点,我们就要不惜代价,把所有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增长。因为刚才我已经提到过,在现在的市场上你找到这些点,如果你再追求谨慎或者再增长已经没有用了,你能增长别人也能增长,而市面上的资本会非常多。所以你不管是找团队还是融资,都要冒着把自己跑崩了的风险,在半年最多不超过一年的时间点里,把自己做到极限。

  为什么我们创新工厂特别注重投后管理,我们建立了法务、招聘等等部门,就是要帮助这些创业公司和开发者一旦找对了点,能不浪费我们好不容易抓住的机会,能在最短时间内跑的比别人最快。

  最后一点其实今天没必要说了,一旦你做到这个地步的话,实际上就是小成大成的问题了。你到了这个阶段,一旦完成了暴增你要干的就是巩固,在你的领域里面做成垄断,并以你的领域里做出发点,想办法做下一个暴增。对小米来说的话,如果说一旦小米红米做成功了之后,他去推产能,实际上就是巩固他现在的发展,形成垄断,而做海外市场就是他找下一个暴增的平台。

  创新工厂如果大家都知道的话我就不做过多介绍了,但是我们是从 2009 年、2010 年就开始相信移动互联网,我们投资大部分的公司其实都是移动,都是开发者,我们跟很多开发者已经走了 5 年,而我们已经帮助了很多开发者一起,我们走出了很多好的产品。而我希望我有机会能伴随在座的这些开发者和未来的开发者继续走下去,我们去抓住下一个无数的暴增的机会,希望在座的能出现十亿、百亿,甚至更大的公司,谢谢!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