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的重构10_平铺直叙的代码(new)_JAVA_编程开发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编程开发 > JAVA > 实践中的重构10_平铺直叙的代码(new)

实践中的重构10_平铺直叙的代码(new)

 2011/1/7 8:29:39  zhang_xzhi_xjtu  http://zhang-xzhi-xjtu.javaeye.com  我要评论(0)
  • 摘要:很多应用程序的主要目的就是用计算机来代替人处理真实世界中的问题。真实世界和计算机世界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编程语言,编程方法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个平台,尽量减少这个差异。面向对象语言,面向领域编程,为解决该问题在不同层次提供了解决方案。在代码级别,也可以通过种种方式减少这个差异。先看下面一段代码,需求和场景是这样的。查询用户列表,传入一个整数,指定一次查询返回用户数的上限。有3个不同的数据源可以用来查询用户信息,这3个数据源在查询的时候是有优先级的。即先查询第1个数据源
  • 标签:代码
    很多应用程序的主要目的就是用计算机来代替人处理真实世界中的问题。真实世界和计算机世界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编程语言,编程方法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个平台,尽量减少这个差异。面向对象语言,面向领域编程,为解决该问题在不同层次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代码级别,也可以通过种种方式减少这个差异。
先看下面一段代码,需求和场景是这样的。
    查询用户列表,传入一个整数,指定一次查询返回用户数的上限。
    有3个不同的数据源可以用来查询用户信息,这3个数据源在查询的时候是有优先级的。即先查询第1个数据源,如果得到的用户数少于上限,则到第2个数据源查询,如果还是少于上限,则到第3个数据源查询。
	public List<User> getUserList_0(int maxSize) {

		List<User> userList;
		int selectSize = 0;
		userList = getUserListFromSource1(maxSize);

		if (null != userList) {
			if (userList.size() < maxSize) {
				selectSize = maxSize - userList.size();
				List<User> userList2 = getUserListFromSource2(selectSize);

				if (null != userList2 && !userList2.isEmpty()) {
					userList.addAll(userList2);
					if (userList.size() < maxSize) {
						selectSize = maxSize - userList.size();
						List<User> userList3 = getUserListFromSource3(selectSize);
						if (null != userList3 && !userList3.isEmpty()) {
							userList.addAll(userList3);
						}
					}
				}
			}

		} else {
			userList = getUserListFromSource2(maxSize);
			if (userList.size() < maxSize) {
				selectSize = maxSize - userList.size();
				List<User> userList4 = getUserListFromSource3(selectSize);
				if (null != userList4 && !userList4.isEmpty()) {
					userList.addAll(userList4);
				}
			}
		}

		return userList;
	}

    如果你耐心的看完了这段代码,我只能说佩服了。一眼看到5层的if嵌套,我已经是半晕状态了。我承认,我没有耐心看完这段代码。
    该方法的需求和场景都是比较简单的,因此应该存在简单的写法。
重写的代码如下:
	public List<User> getUserList_1(final int maxSize) {

		List<User> userList = new ArrayList<User>();
		List<User> temList;

		int selectSize = maxSize - userList.size();
		temList = getUserListFromSource1(selectSize);
		if (temList != null) {
			userList.addAll(temList);
		}
		if (userList.size() >= maxSize) {
			return userList;
		}

		selectSize = maxSize - userList.size();
		temList = getUserListFromSource2(selectSize);
		if (temList != null) {
			userList.addAll(temList);
		}
		if (userList.size() >= maxSize) {
			return userList;
		}

		selectSize = maxSize - userList.size();
		temList = getUserListFromSource3(selectSize);
		if (temList != null) {
			userList.addAll(temList);
		}

		return userList;
	}

    这里首先对参数加上final修饰符,明确表明方法中不会修改该参数。其次,去除掉了if嵌套,用相似的代码结构试图更清晰更直白的表明这段代码的意图。
    这段代码有这样一些小的问题,可以持续改进。
    1 如果可以预期该方法返回的用户列表大小的话,可以设置初始的列表大小。
    2 如果遵循查询结果为空,返回空列表而不是null的话,可以是代码更紧凑。
	public List<User> getUserList_2(final int maxSize) {

		List<User> userList = new ArrayList<User>(maxSize);

		int selectSize = maxSize - userList.size();
		userList.addAll(getUserListFromSource1(selectSize));
		if (userList.size() >= maxSize) {
			return userList;
		}

		selectSize = maxSize - userList.size();
		userList.addAll(getUserListFromSource2(selectSize));
		if (userList.size() >= maxSize) {
			return userList;
		}

		selectSize = maxSize - userList.size();
		userList.addAll(getUserListFromSource3(selectSize));

		return userList;
	}

    这样看上去好多了。这里遵循的原则就是平铺直叙的用编程语言翻译需求,试图用接近自然语言的表达方式实现需求,从而减少两个世界的差异。
    更好的一种方式是先用自然语言(或者伪代码)描述需求的实现,然后翻译成真正的代码。
    用自然语言描述这个需求的实现如下:
    1 新建一个空的用户列表。
    2 计算下一次查询的上限。
    3 到数据源1去查询。
    4 添加结果到用户列表。
    5 如果用户列表达到上限则返回。
    6 计算下一次查询的上限。
    7 到数据源2去查询。
    8 添加结果到用户列表。
    9 如果用户列表达到上限则返回。
    10 计算下一次查询的上限。
    11 到数据源3去查询。
    12 添加结果到用户列表。
    13 返回。
    这个实现的描述和真实的实现很像,即使没有实现,看着这个自然语言的实现翻译成对应的代码实现也很容易。
    当然,计算机编程是复杂的,这里的实现还是有一个潜在的问题。代码中有重复的结构。鉴于这里的实现已经比较简单了,所以没有进一步去掉这个重复的结构。但是,如果需求改变,需要查询更多的数据源,或者可配置的数据源,代码可以做以下演进。
	interface UserQueryService {
		List<User> queryUserList(int maxSize);
	}

	class UserQueryServiceImpl_1 implements UserQuery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List<User> queryUserList(int maxSize) {
			return getUserListFromSource1(maxSize);
		}
	}

	class UserQueryServiceImpl_2 implements UserQuery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List<User> queryUserList(int maxSize) {
			return getUserListFromSource2(maxSize);
		}
	}

	class UserQueryServiceImpl_3 implements UserQuery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List<User> queryUserList(int maxSize) {
			return getUserListFromSource3(maxSize);
		}
	}

	public List<User> getUserList_3(final int maxSize) {

		// 这里的userQueryServices可以从配置文件中生成,也可以用户传入。
		// 这里为了演示,硬编码一下。
		List<UserQueryService> userQueryServices = new ArrayList<UserQueryService>();
		userQueryServices.add(new UserQueryServiceImpl_1());
		userQueryServices.add(new UserQueryServiceImpl_2());
		userQueryServices.add(new UserQueryServiceImpl_3());

		List<User> userList = new ArrayList<User>(maxSize);

		// 方式1
		for (UserQueryService service : userQueryServices) {
			int selectMaxSize = maxSize - userList.size();
			userList.addAll(service.queryUserList(selectMaxSize));

			if (userList.size() >= maxSize) {
				break;
			}
		}

		// 方式2
		for (int i = 0; i < userQueryServices.size()
				&& userList.size() < maxSize; i++) {
			UserQueryService service = userQueryServices.get(i);
			int selectMaxSize = maxSize - userList.size();
			userList.addAll(service.queryUserList(selectMaxSize));
		}

		return userList;
	}

    在方法体中,方式1和方式2都是可行的。对于简单的循环,尾部的一个判断跳出看上去比一个多行的条件判断更清晰一点。
上一篇: 2010年终总结 下一篇: 没有下一篇了!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