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阿里云最可能成为公有云一哥?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为何阿里云最可能成为公有云一哥?

为何阿里云最可能成为公有云一哥?

 2014/10/21 13:17:34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文/王如晨你应该看到过阿里云从终端入手转变为从后端入手的战略变迁。2014年以来,它的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动作,虽有迎合IPO用意,但是阿里集团的战略转型,撬动整个行业的气质已显露无遗。如果要在中国选出最具成功可能的云计算平台,我会首选阿里云。它已经成为中国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的一哥。这不是我个人感受,而是行业的感受。用浙江省交通信息中心主任韩海航的话来说,如果没有阿里这类企业,中国是不可能建立起一个真正的云计算大市场的。在从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回上海的高铁上,我与三名创业者同行,其中一个仅21岁
  • 标签:
class="topic_img" alt=""/>

  文/王如晨

  你应该看到过阿里云从终端入手转变为从后端入手的战略变迁。2014 年以来,它的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动作,虽有迎合 IPO 用意,但是阿里集团的战略转型,撬动整个行业的气质已显露无遗。

  如果要在中国选出最具成功可能的云计算平台,我会首选阿里云。它已经成为中国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的一哥。这不是我个人感受,而是行业的感受。用浙江省交通信息中心主任韩海航的话来说,如果没有阿里这类企业,中国是不可能建立起一个真正的云计算大市场的。

  在从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回上海的高铁上,我与三名创业者同行,其中一个仅 21 岁,分属三个不同公司,他们在许多业务上与阿里有竞争,最年轻的那个,一度还对阿里批评不断。但他们都没否认,在中国,只有阿里这类平台公司能推动中国云计算市场加速普及,更多企业只能提供模块化服务。

  那么,阿里成为一哥的底气在哪里?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

  1、战略转型决定了阿里集团将成为云计算最核心的平台服务商

  对于未来,如果没有一种蓝图驱动,要说云计算,它这么大摊子,肯定各自为政。说到阿里战略,有太多描述,还是以马云本人标准叙述为准。你知道今年发给员工的邮件里,他直接定义了这句。

  邮件里,他直接设问:“阿里巴巴的战略是什么?”

  然后他回答说,过去 5 年,公司的战略目标是“开放数据平台”,而目前,整个产业正从以控制为出发点的 IT 时代走向激活生产力为目的 DT 数据时代,阿里未来 10 年的战略目标是“建立 DT 数据时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因此,要继续大力在云上投入,云端(Cloud +App)将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关键。

  他说,“精彩纷呈的端市场才刚刚开始”。所以,2014 年以来,在纷纭的阿里 IPO 信息背后,全面打通从云到端的体系,一直是主流话题。

  从 IT 到 DT,是一次技术升级战,也是理念升级,尤其是新的开放趋势下,它甚至已经不惜分流自身建立的庞大流量优势。在与阿里的沟通中,我常常有意识地问及这一问题,他们表示,就是要改变以我为中心的思维,过渡到以支持伙伴、支持整个生态的思维。

  可以这么说,战略升级,是阿里云成为中国云计算市场一哥的保障。没有战略思维,阿里这么大摊子,会各自为战,无法打通内外资源优势。

  2、第二波移动互联网热潮已经来临,行业正从过去侧重消费端过渡到企业、产业端的升级。

  需要继续沿着马云上面的话来说。你理解从 IT 到 DT 这句话的内涵么?在我看来,这是移动互联网第二波热潮在启动。

  第一波移动互联网侧重的是消费端。过去几年,尤其是 2004 年以来,伴随着智能手机勃兴,你感受到了电商、娱乐、视频、游戏等细分领域的力量。但是,第二波移动互联网热潮,正从这一端转向企业端、行业一端。

  这与基础设施的升级有关。第一波移动互联网热潮,主要建立在通讯业尤其是 3G 市场的发展基础上。但是,随着消费深入,整个行业的发展,已受制于幕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与割裂,你知道中国老是讲三网融合,这就是基础设施部分的山头林立格局。整个市场,消费端已经适应了移动时代,而基础设施部分一只脚还在 PC 年代,电信、广电业的掣肘更是多多。

  还与产业升级有关。巨大的消费力受限于实体经济困顿。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日益成为实体经济改造、结构调整的利器。过去几年,互联网沙文主义浓厚,导致传统行业升级被忽视,如今,互联网企业已经意识到,漠视实体经济不会有出路。而实体经济里面,一定会涌现出远比单纯互联网企业更具前途的巨头。这决定着一个融合经济的来临。

  而在这一趋势下,产业互联网将成为一道风景。市场中心从消费端转向幕后基础设施端,它也是中国信息化的深入。一旦企业、产业真正插上移动互联网的翅膀,将会促使企业、产业利益的让渡,并再次激活庞大的消费端,形成整个互联网社会的良性循环

  事实上,对这一趋势的顺应,已经是阿里集团的动向。前几天,阿里无线在北京推出了百川开放平台,这个也是面向B端的应用开发者大会。

  3、BAT 生态中的差异化优势:无论消费端,还是企业与产业端,阿里开放平台距离实体经济最近。

  如果没有上述覆盖消费与企业、产业服务的基础条件,纵使马云制定出 100 个牛逼的集团战略,阿里云也不会成为云时代的一哥。

  阿里的基础条件,或者说相对其他同行的优势到底在哪?拿 BAT 来说吧,它胜过百度、腾讯的地方,就在于一以贯之的开放平台战略、大数据。阿里比B、T距离消费者、现实经济更近。

  阿里发家于 B2B,累积了海量B端数据。后来C端扩张,平台效应放大无数倍。它不但累积下B\C两端数据,还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几乎可以覆盖现实生活里所有行业。如果以对现实经济的杠杆效应来做参照,在中国,没有哪家企业能比得上阿里,万亿规模的交易额,关联无数人的生计,就算电信运营商也不及。

  百度借助搜索引擎,腾讯借助社交平台吸引的用户也是海量的。但是,它们并不能直接将用户转化为消费与交易。它们距离现实经济还有一段距离。严格来说,它们是一种工具型平台,而不是一个商务平台。当然,腾讯已经建立起微信生态,百度也推出了直达号,但是,除了侧重 O2O 模式外,它们对现实经济的撬动远远不及阿里。

  有人老说,O2O 规模更大,比实物商品电商平台更有未来。但我要说,这是两码事。它不是取代关系。而且,相比实物商品平台,O2O 很难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市场,它带有社区性、区域性、垂直性特征。远在新疆的消费者不可能高频次跑上海吃饭、看电影,但他能在天猫上频繁买东西。有形商品的交易与无形服务的落地区别就在于此。它决定了平台的开放程度、覆盖地域的宽广程度。

  阿里商业化远胜百度、腾讯,平台效应之大,与此紧密相关。事实上它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中国,你能看到过去几月,韩国总统、法国外长、意大利总理等许多国家领导人与高官,持续强调将本国实体经济与阿里平台嫁接,这决不仅仅是因为阿里在纽交所挂了牌。在他们眼里,阿里庞大的吸附力、跨地域优势,能撬动全球经贸往来。

  阿里累积的大数据,在商业化方面,比百度们、腾讯们要更清晰,云计算与大数据之间是互为支撑的,我看到太多脱离其中一面只谈另一面。

  这为阿里云奠定了最大的商业化基础。事实上,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去的不仅是开发者,有更多行业力量,连许多地方政府官员都现身其中。尤其是贵州省人民政府,甚至将整个省的“云上贵州”平台都迁移到阿里云平台上。

  4、阿里云会成为中国“去 IOE 化”的最佳路径,从而成为本土信息技术最大集成商角色。

  过去一年,许多人喊出“去 IOE 化”,敞开心胸来说,这个诉求对中国来说,无可厚非,毕竟,开放中也要培育中国本地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如果没有现实基础,只是为了去 IOE 而去 IOE,那么,它一定会演变成为一场泛滥的狭隘的民族主义。

  因为,在许多领域,中国还无法真正自主。而且,互联网时代,如果没有实力,任何愤怒与自主的诉求都是毫无意义的,它反而会给自身贴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标签,引发更大争议。

  这个话题跟阿里有什么关系呢?有很大关系。你知道阿里也倡导去 IOE 化。但是,它不是那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诉求,而是一种开放平台的诉求。阿里平台为阿里云创造了多重需求,IOE 代表的高端市场,落在中国许多小企业身上,不但发挥不出真实效应,还制造了许多成本负担,反而抑制了它们的成长。

  过去多年,IOE 们推动了中国信息化进程,但是也因为越来越不符合中国实体经济、中国企业的需求而变得像鸡肋一样。过去几年,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的变化,早已印证了这一点。

  阿里的优势,就在于它是一个庞大的实体经济出海口平台,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系统集成商。阿里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这种聚沙成塔、汇聚海量需求的低姿态平台,为它创造了巨大的流量,并让阿里的生态变得十分稳定。

  当阿里的开放效应持续放大时,它必须走出服务自身的诉求,转而成为基础设施服务的输出商。互联网服务,某种程度上就是软件服务,有许多可以无限复制的部分。阿里的平台,如果不持续开放,它反而会形成巨大的服务沉淀成本。

  这就给无数的本地信息技术企业带来更大的机会。它们依托中国实体经济生存,主要做本地生意,阿里的平台定位,为它们提供了一个最为集中的市场。

  从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回程的高铁上,上海某家云计算企业副总对我说,要说阿里云平台里面,有多少阿里自身的技术优势,他一点都不服气,但是阿里的平台效应、大数据、品牌影响力,会形成一种系统集成战略,吸引各行各业嫁接在它的平台上,这个不是其他企业能比的。

  浙江省交通信息中心主任韩海航的一句话与此异曲同工。他说,如果没有阿里这类企业,中国是不可能建立起一个真正的云计算大市场的,没有阿里,真正的去 IOE 化不可能实现。

  5、庞大的阿里云平台,迎合了新一轮改革开放。

  看上去,这个话题有点扯。但是,你要是现场听了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马宁宇的演讲,我觉得,阿里云的价值,再放大都不过分。

  贵州不过是一个内陆省份,无论经济总量还是许多区域经济竞争要素,都比不上沿海发达地区。但是,就是这样内陆省份,它对互联网尤其是云计算、物联网发展趋势的顺应、规划,却超过了发达区域。

  与许多省市领导只是将这些理念挂在口头,或者出台一些太过远景的基地、规划不一样。马宁宇说,贵州的规划不但着眼长远,更是着眼于未来一到两年,两到三年的事。

  “落不到实处的规划是毫无意义的。”他说,2014 年以来,贵州把大数据作为战略选择,并作出了一系列承诺,包括出台了发展大数据产业意见、规划,建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开展一系列工作。今年 4 月,贵州省政府与阿里集团签下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协同阿里在贵州发展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物流、骨干网等相关产业项目。目前,双方正在依托云平台技术构建“云上贵州”平台。

  阿里 CTO 王坚说,贵州省政府对于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的规划,可以说是新的背景下,“中国一次新的改革开放”。

  我丝毫不觉得王坚是在恭维贵州省政府。我认为,中国的改革,过去遵循的虽然也是效率优先,但是它主要侧重的是战略区域,尤其是沿海地区,重心在于吸引外资,推出出口贸易。当然,这一过程中,也带来了思维、制度、政策的创新。

  但是,2008 年金融危机,也让人们重新反思 30 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效与定位。中国的经济在区域、结构上没能改变失衡局面,反而被持续拉大。

  我觉得,新的时代背景下,唯有插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翅膀的内陆省份,才真正具备弯道超越的可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推动力,应该真正源自内部,而且支撑的基础条件,也应该落在本地,它必须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并且能够弥合 30 多年来造成的内部鸿沟,并带来一场观念上的变革。

  我认为,没有互联网的翅膀,这一目标无法实现。没有别的手段能够突破过去形成地区限制。中国的改革开放,不能再围绕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而必须走出沿海,走向内陆。

  回过头来,再从这角度看阿里集团,看阿里云,考虑到平台的生态体系、跨区域覆盖力、对实体经济的撬动能力、品牌影响力,我丝毫不怀疑阿里会成为中国云计算时代的一哥。而其他竞争型公司,也将会与阿里之间形成更为复杂的竞合关系。

上一篇: Java开发者值得关注的7款新工具 下一篇: 没有下一篇了!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