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米在印度和东南亚的布局到奇虎 360 在新兴市场的布局,从微信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请当地明星代言推广再到猎豹移动和 Go Launcher 在北美的“本地化”服务,最近2-3 年,越来越多的中国顶级互联网公司开始把目光投向此前并无涉足的海外市场,为什么?
而最近,一家成立于北京,完全聚焦海外市场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诞生了,它的创始人是奇虎 360 前副总裁李涛。李涛是“360 手机卫士”这款覆盖数亿用户的产品和奇虎 360 整个无线业务的开创者。他的新团队 7 月 2 日发布的基于 Android 平台的轻盈型手机桌面 APUS Launcher,用了不到 3 个月的时间就积累了 3000 万用户。这些用户完全来自中国大陆之外的海外市场,尤其是新兴国家和地区市场。
为什么这么做?几天前我和李涛聊了一下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背后的逻辑:
第四次浪潮:O2O 和国际化
李涛认为中国互联网市场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起落,而现在“第四次浪潮”已经开始。具体来说,第一波浪潮是新浪、搜狐、网易的崛起和趋于平庸;第二波浪潮是腾讯、百度、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崛起;而像 360、猎豹等一系列市值和估值在百亿美元和数十亿美元、体量更小业务更灵活的互联网公司则可以看作是“第三波浪潮”。而中国互联网的第四次浪潮,在本土市场角度看就是“打通线上与线下流量”的 O2O,从全球视角来看就是中国互联网国际化。
第四次浪潮之所以会是“连接线上线下”或“走出去”两个趋势的分野,而不再聚焦在“中国本地互联网服务”这一层面的原因是:国内的互联网已经是一片红海,数十万家公司在这里争 8 亿用户,整个行业已经到了非常白热化的阶段。
其实这两年国内互联网公司在应用分发和 O2O 领域的竞争确实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印证李涛的判断。以前,虽然像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奇虎 360 的业务线时而会有一些冲突,但几家一起进入某个领域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可是从 2013 年开始,一旦这几家公司看到某个热点的价值之后,就会瞬时扎堆到同一个领域来竞争。无论是之前的应用分发,还是现在连接商家和用户的“O2O 服务”基本都是这种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出海”几乎是必然的选择。其实不光李涛和他的 APUS,傅盛和他的猎豹移动也是这么考虑的。
中国和美国之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未被真正服务的金矿和市场
2013 年,担任奇虎 360 负责海外市场拓展的副总裁一职的李涛,走访了几十个国家后,看到了在中美之外,“其它国家和地区”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巨大机会。
从用户数量上来说,这个“海外市场”有 25 亿用户,绝大多数都比中国市场落后2-5 年,但仅看市场容量就大 3 倍。至于竞争者的数量,比中国少的更不是 1 个数量级,恐怕是3-4 个数量级。在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这些地方,当地互联网服务排名前十的全都是美国公司,这么大的一块市场竟然没有人为它们开发本地的应用和服务——而美国顶级互联网公司为它们这些国家和地区做的,又远远不够。
那么,当中国的这些互联网公司“走出去”之后,如何与美国那些全球闻名的顶级互联网公司——如 Google、Facebook 和雅虎们竞争?在李涛看来,美国强势的文化恰恰是它们的互联网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软肋。只要中国公司愿意做好海外产品的本地化工作,在争夺海外用户这一块,美国的互联网公司赢的概率不见得就比中国的大。
所以在海外市场有着用户量多、竞争少、各个国家的本土互联网公司尚未崛起,美国互联网公司的文化过于强势、心态过于傲慢的这些“优势条件”下,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出海,先拿下三五个城池,再一步步扩张,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全球互联网格局与全球经济格局的一致性,中国当然有它的全球化位置
在李涛看来,未来3-5 年全球互联网的格局会和当前全球经济的格局基本类似。在经济领域,美国有品牌和创意,中国对这些东西进行深加工后投向全球市场。在互联网领域,美国有理念和技术创新;中国随后对这些理念和技术进行深加工——也就是微创新和本地化,然后再面向全世界的用户提供服务,这两者在逻辑上基本上是类似的。基于这种情形,李涛认为全球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只有 3 块——美国互联网、中国互联网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
当然,在看过李涛对国内外互联网市场发展情况的解读之后,很多读者或许还不熟悉 APUS Launcher 这款产品。其实李涛对的产品方法论也很有意思——这让他在奇虎 360,用了 3 年的时间把 360 手机卫士从 0 做到了 6 亿用户。那么,APUS Launcher 是工具还是平台?APUS 做的是桌面还是入口?APUS 的盈利模式真的就是应用分发吗?这些问题我们留到下次讲。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