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换帅开始,高德内部的变化已经悄然开始。
“高德已经不再是作为独立的地图服务商而存在,而是阿里的战略的一部分。”互联网分析师洪波道出了其中缘由。
9 月 23 日,俞永福首次以高德移动事业部掌门人的身份亮相,宣布高德目前不再致力于 O2O,而是专注于旅游和手机服务领域。
百度地图来势凶猛,腾讯搜搜积极入股四维图新间接押宝地图市场,近日雷军也加入地图角逐的行列,投资了新三板公司凯立德。
而地图界的“元老”高德却在此时选择进行战略转型,放弃之前所做的 O2O 方向,专心于 LBS 领域,这一举动让外界人士颇感疑惑。
这一切的变动皆源于高德被阿里收购之后。
高德两次变轨,放弃 O2O
作为新高德掌门人的俞永福在“新高德”战略发布会上宣告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战略计划:高德地图将专注用户需求,专注做最好的地图导航产品,专注地图导航产品的技术研发,并且放弃 O2O,三年不求商业化。
此前,高德的优势在于数据,在底层地图数据市场,高德与四维图新成双寡头的格局;而手机地图市场则被高德和百度牢牢占领,因此高德的特点在于有覆盖从底层数据到地图应用的完整链条。
相较而言,百度作为互联网公司,底层数据主要是向四维图新购买,两家公司的基因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
就目前来看,高德在累计用户方面仍具有优势,但是百度凭借其技术优势很快在月活跃用户数方面领先于高德。
而在 2013 年高德就提出了向 O2O 方向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斩获。
“当时高德是想做地图平台的入口。从产品界面上来说,像大众点评、丁丁网等,携程旅游也入驻到高德平台。在短期发展来看,是有很多成效的。那个时候 Poi 和入驻商家的数量都在增多,有很多餐饮,团购接入进来,其实进入不慢。但是商业化的角度来看,实际转化成交易的规模会比较少。”艾瑞分析师王影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地图结合 O2O 所产生的收益并不是很大,其主要内因在于现在还很难形成用户的一种消费习惯。
从百度地图和高德对比来看,百度地图因为其和其收购过来的糯米网和生活导购网站爱乐活相结合,百度地图的 O2O 要稍微比高德强。在 O2O 方面,高德地图实行的是开放战略。
高德在 O2O 业务并不擅长,而在 LBS 业务的对于个人消费者的业务上也没有站稳脚跟,这是俞永福选择砍掉 O2O,专注做 LBS (基于位置的服务)的重要原因。
“高德是做汽车定制地图发家的,做的是 2B 市场,而不是 2C 市场,所以说这个产品做得本来就不够极致,在这个基础上就启动 O2O 战略那不是把战线拉得太长了,因此对于产品经理出身的俞永福来说就不可能去做这个事情。此外,在团队配置方面,俞永福的团队是以做产品见长,在商务经营上能力比较弱。”庄帅告诉记者。
被并入阿里事业部之后,高德的战略布局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据了解,未来高德不仅将向用户提供专业的导航信息,还将提供诸如交通拥堵情况及建议等信息。此外,在新高德发布会上提出的“敢用敢赔”计划也体现了高德致力将专业化、精细化进行到底的决心。
高徳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对于高德的未来,聚焦 LBS 业务当然只是一个基础,未来真正有想象空间的地方在于其所带来的大数据。
电商分析师庄帅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地图产品所带来的价值不在于消费价值,而在于数据价值。比如数据的价值可以迁移到淘宝后端的平台,比如用高德搜索这个电影院,同时你又安装了美团(阿里投资的团购公司)的 APP,俞永福到来之后,因为王欣和俞永福都属于移动互联网的人,都属于技术出身,那么它获取的位置数据、行为数据、路线数据将很好地与美团对接,当你登陆美团的时候,数据产生的价值就非常大了。”
BAT 地图大战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地图成为一块肥肉,也引来 BAT 重兵布阵地图市场。
把时间定格在今年 4 月。在 BAT 三巨头中,阿里、腾讯的相继出手,再次引爆移动互联网上的战争。
早在今年 4 月 11 日,高德地图对外宣布已与阿里达成确定性收购协议,交易完成后,高德将成为阿里的全资子公司。
而就在此次收购之后不到一个月时间里,腾讯也按耐不住,试图在手机移动地图领域占得先机。
5 月 5 日晚,四维图新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四维已与腾讯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腾讯斥资 11.73 亿元占股 11.28%,成为四维图新的第二大股东。
至此,国内最大的两家电子地图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分别成为阿里和腾讯的囊中之物。
对高德软件和四维图新的两笔收购,也标志阿里和腾讯全面入局地图大战,与百度进行直接对话,BAT 对地图市场的瓜分也初步完成。
事实上,在 BAT 三巨头中,百度对地图业务布局最早。百度地图在手机地图客户端累计用户市场占比达 54.26%,累计用户超过 2.46 亿。
而腾讯正在从街景服务入手,收购拥有具有甲级测绘资质的地图企业科菱航睿,试图弯道超车。
而在与微信、易迅等业务合作后,腾讯地图还会将针对酒店、房产、餐饮、媒体、旅游、汽车等多个垂直行业发布带有行业特性的地图组件,方便中小企业用户和开发者的接入。
对此,阿里也奋起直追,曾投资并追投从地图业务起家的丁丁网,随后淘宝本地生活推出了“地图搜”,用户可以通过地图搜索优惠和商户。半年前,阿里凭借高徳华丽弯道超车。
彼时,靠导航起家的高德在面对阿里、腾讯的冲击时也有自己的烦恼,被 BAT 收购也成为最现实的选择。
尽管高德地图基本功扎实,在地图最基本的两大能力——用户产品能力和数据生产能力方面,有着市场上无与伦比的完整能力,但是,由于公司团队靠技术起家,缺乏天然的互联网思维,这也导致了在与百度地图、腾讯地图等互联网公司短兵相接时,显得力不从心。
据高德发布的 2013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其活跃用户数取得了长足增长,高德地图的月活跃用户达到 9200 万,同比增长 88%,环比增长 20%。高德导航的月活跃用户达到 1100 万,环比增长 31%。
尽管用户增速快,但亏损却不小。高德在第三季度出现 440 万美元净亏损之后,第四季度继续亏损 2820 万美元,而 2013 财年则亏损 2540 万美元。
阿里有电商数据,高德擅长基础地图数据,两者一拍即合。
有着 2013 年 5 月阿里巴巴集团 2.94 亿美元战略投资高德的前期铺垫,接下来阿里对高德的全资收购过程很顺利。
2014 年 2 月,阿里巴巴集团以每股美国存托股票 21 美元的价格,作价 11 亿美元,对高德股票进行现金收购,并持有高德公司 28% 股份,交易完成后,高德成为阿里巴巴 100% 子公司。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地理数据及导航只是互联网的一个应用,而融合进阿里大体系之后,高德将于阿里巴巴商业生态的基础上发展,由此所带来的业务及运营模式的创新,将会让互联网用户有更多的选择。
而高德原 CEO 成从武说,两者的结合,就是要建立一个大数据的生产融合服务体系,共建一个大数据未来的基础数据库。
地图行业的厮杀远没有结束,而仅仅是个开始。
新高徳背后的战略布局
7 月 18 日,历时近 5 个月的“高、阿合并大戏”正式落幕。
被收购后的高德将并入阿里新成立的 UC 事业群,由 UC 董事长俞永福接管。
与此同时,全面整合进阿里巴巴后,高德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在保持独立发展的基础上,分为企业级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
据了解,企业级包括政企业务、运营商业务,由高德 COO 张勤负责;移动互联网业务由俞永福负责。
两大业务并重发展,并向高德 CEO、同时也是阿里巴巴 CEO 陆兆禧汇报。而原高德控股 CEO 成从武继续留在高德并出任高德 CEO 特别顾问。
对此,互联网分析师易满(化名)对理财周报记者分析,CEO 特别顾问是个虚职,之所以让成从武还留在高德一定程度上是为稳定高德原有人员的军心。
而两朝元老张勤职权也有所调整,不再担任新高德的总裁职务。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张勤自 2006 年起担任高德 CFO,辅佐高德成功登陆纳斯达克,2013 年 8 月起担任高德董事、总裁兼 COO。
事实上,任何两家公司合并,管理层与董事会调整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
今年 9 月份,高德进一步遭遇人员流失阵痛,原高德 CMO 金俊离职。对于其离职的原因,高德方面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是出于个人发展需要。据了解,离职之后,金俊担任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 CMO。
原高德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操盘手、高德副总裁郄建军也已经离职。而至于市场上一度传出高德裁员 1700 人的传言,高德方面予以否定,“这纯属谣言”。
不过,在一些互联网分析师人士眼中,阿里收购高德之后,高德出现的人才有流失是正常的,所有整合都必然要面临这样的问题,“当年优酷土豆合并,土豆 CEO 王微也曾一度留任,但大概 1 年过去后,原来的土豆系高管及中层基本上全部离职。”北京一名互联网分析师认为,“因为要跟集团公司配合整合的问题。高德过去业务的影响肯定是有。”
值得关注的是,在阿里帝国的大版图中,高德地图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陆兆禧在内部邮件中曾表示,对高德来说,有了阿里业务生态圈的支撑,地图和导航将发挥更大的潜力。阿里则将获得移动互联网的潜在重要入口和丰富数据资源,为未来在电商的纵深发展和 O2O 的战略实施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一位接近高德方面的市场人士对此解释,“如果以一刀切的方式,整个移动互联网可以分成电商业务和非电商业务。阿里的电商业务已经做得很强,但是在非电商业务还需要加强。高德地图是阿里巴巴非电商移动业务重要部分,扮演阿里非电商移动业务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