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成为关注焦点" />
梁辰 10 月 9 日报道
面对周一开始的业务分拆,惠普中国在周三回复称,中国区目前尚无更详细的计划。
惠普周一宣布计划将公司拆分成两个公司:一家将沿用惠普标示,专注个人系统和打印业务,另一家命名为“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将包括惠普企业技术基础设施、软件和服务业务。
与此同时,惠普公布了调整后的管理层架构,其中惠普现任 CEO 梅格·惠特曼将担任第二家公司的总裁兼 CEO,而“新”惠普总裁兼 CEO 将由现任惠普打印与个人系统集团执行副总裁迪昂·维斯勒接任。
惠普希望,拆分交易预计在 2015 财年末完成。
不过,对于中国区的人事架构调整,惠普目前尚未透露任何消息。2013 年 8 月,惠普曾任命毛渝南担任其新设立的惠普中国区董事长一职,统一负责惠普在中国区的战略发展,并直接向梅格·惠特曼汇报。毛渝南此前层在惠普担任高级顾问,并在多家 IT 公司有任职经历,随惠普收购 3Com 进入惠普。
此外,2013 年,中国惠普曾完成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整个中国惠普由 3 个大的业务单元调整为四个业务单元,即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企业集团、企业服务集团和惠普软件集团。
梅格·惠特曼接任 CEO 后,曾多次来华,这层被认为是惠普对中国市场重视的表现。此前,惠普曾在宣传稿中称,“中国市场的成功对惠普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其全球组织架构调整后对中国区的业务梳理和管理层变化引发外界的关注。
Gartner 分析师何琳表示,在宣布分拆之前,惠普全球范围内曾经历了修正和重建的过程,分拆将使得决策制定的与更加有效,对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相应会更加快速。不过,拆分对现有业务影响并不大,但会针对大客户的模式可能会进行调整,或将集中资源。
拆分大背景
《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曾将惠普描述成为“硅谷的见证人”,“惠普虽然是一家大公司,但是它从来没有领导过哪次技术浪潮。”
事实上,此次惠普分拆早在两年前就有华尔街分析师开始呼吁分拆。时任瑞士银行分析师史蒂文·米卢诺维奇曾在报告中指出,“分拆才是明智的选择”。
史蒂文·米卢诺维奇表示,缺少象 IBM 和 EMC 那样纯粹的企业重点,而且不具备象苹果和三星那样强大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业务,在个人消费者市场上也将难以展开竞争。惠普已经被包围,受到来自于 IBM 和 EMC 等着重于企业计算领域的公司的攻击,同时在终端用户计算领域中又面临着来自于苹果、联想和三星的攻击。
时至今日,PC 产业早已度过了增长期,虽然今年整体有复苏的迹象,但是 IDC 分析师杰·周仍然提醒市场应当保持谨慎态度。因此,PC 产业本身难以为惠普提供更进一步的发展动力。
对于打印机业务,虽然惠普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其已经解决了 3D 打印机速度太慢和打印成品质量差的相关技术难题,但是其实现普遍的商业化尚无明显的日程表。与此同时,包括喷墨打印机在内的传统打印机市场需求较为稳定,其中行业用户采购需求显著,但中小企业及家庭用户购买需求有所萎缩。
伴随分拆消息的进一步披露,与联想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尤其是后者的竞争日益被外界所关注。此时,联想刚刚宣布其完成以 21 亿美元收购 IBM 旗下低端服务器业务的交易。在联想集团整合 IBM 服务器业务过程中,惠普的硬件业务部门或将面临更多挑战。联想 CEO 杨元庆曾放言,无论竞争对手从 IBM 那里赢得了多少市场份额,公司都要将其收回。
惠普并非目前为一家做出大动作的美国科技公司,EBay 上周也曾宣布将年底分拆 Paypal 业务。进一步来说,从整个的美国市场来看,华尔街正在呼吁更多大公司将业务分拆,因为这已经成为投行收入的新来源。Dealogic 数据显示,此类业务今年已为投行带来的 94 亿美元的费用收入。
分拆有助快速适应市场
与此前坚持不分拆的态度相比,此次梅格·惠特曼在解释分拆的理由时表示,分拆将有助于快速适应市场和客户动态,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其核心的关键词是“实现复兴计划”。
在对两家新公司的业务描述中,惠普称,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 将提供更多资源,降低公司运营债务,从而支持对关键产品组合的投资,并将为完成企业服务业务的五年复兴计划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从而加速旗下产品组合在下一代关键领域中的创新.
至于“新”惠普,其将拥有的盈利能力和自由现金流将支持对 3D 打印和新计算体验等快速增长市场的投资,并将在传统市场中继续创新,同时拓展 3D 打印和新计算体验领域等新市场中的领导地位——发明能前所未有地促进人们创造,增强互动交流和激发灵感的新技术。
对于 2015 财年业绩展望,惠普预计其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的摊薄后每股净收益将为$3.83 到$4.03,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的摊薄后每股净收益将为$3.23 到$3.43,均高于 2014 财年。
不仅如此,梅格·惠特曼已经在为惠普物色新的收购对象,《华尔街日报》称,新公司愿意、打算并已准备好进行并购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