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 2011 年 5 月的点名时间曾一度以“中国的 Kickstarter”自居,但现在点名时间 CEO 张佑则表示将抛弃众筹平台这一说法,将点名时间转型为智能硬件新品限时预购平台,进一步向电商平台靠拢。
据张佑透露,2011 年点名时间做全分类众筹,26 月的时间里项目数 755 个,平均筹资金额 13460 元。当点名时间在 2013 年 10 月转型到智能硬件首发平台后,10 月平均金额达到 82092 元,是过去 26 月的 6 倍。
转向预售期新品提供包装服务
张佑表示,“智能新品限时预购”包括两种含义,一个是专注做智能硬件的首发模式;另一个是做智能硬件的预售电商,同时向B端和C端开放。
智能硬件从想法到量产期间还包含三个阶段,包括出原型、试模以及试产。其中从试模到试产阶段的 30-60 天属于众筹期,而这也正是点名时间前三年专注的时间段,但点名时间转型首发平台后,将主要专注从试产到量产间靠 30 天的预售期。
“预售期的智能硬件产品,在点名时间可以获得包括竞品分析、视觉建议等服务,并且这些服务目前都是免费的”,张佑表示,国内智能硬件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包装,总让人觉得有点“深圳制造”,点名时间目前将免费为它们提供包装服务,但不排除以后会收费。
经纬创投合伙人万浩基也表示,目前国内的智能硬件创业者品牌意识还比较弱,只想着生产出来,但对品牌推广的投入力度还不够。
除了提供包装服务外,点名时间在和项目在筹款金额的分配上也有所改变,此前是先给 50% 的钱,在出货后再给 50% 的钱,但目前点名时间采取了新的措施,项目在出货前将拿不到一分钱,而是在出货后一次性付清。
目前点名时间上的用户主要以渠道商为主,包括 1000 家合作渠道以及 500 万的用户。点名时间将要求项目在首发期间以市场价的3-5 折进行预售,每个项目平均可在预售期的 30 天内获得1-3 个订单。
为何不做众筹?国内用户更理性
谈到为何认为 Kickstarter 的模式在国内推行不了,张佑表示,人均收入是第一大门槛,国内用户对智能硬件产品价格的接受程度还比较低。此外,国外用户也比较感性,他们愿意等待新品漫长的发货时间,但国内用户非常理性,如果支持的产品不能很快拿到手,不少用户就会对这个项目产生怀疑,并且此后也不愿意在支持别的众筹项目。
2014 年站在风口之上的智能硬件更多的是个伪命题,随着 wifi、APP 功能的硬件如雨后春笋,各家智能硬件最缺少的就是竞争壁垒。功能同质化,大数据悖论、云服务误区……都是在为消费者画饼充饥。如今,随着那些现象级产品从手机中清除出去,智能硬件逐渐从“失控”走到“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