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nsigned char map[32]; /*str:原始字符串,ctrl:分割字符串*/ /* Set bits in delimiter table */ do { map[*ctrl >> 3] |= (1 << (*ctrl & 7)); } while (*ctrl++); while ( (map[*str >> 3] & (1 << (*str & 7))) && *str ) str++;
?
第一个map是一个对照表。为什么选择了32呢?(可以先看下文)每个下标对应8位,每个char为8bit,有256个字符。32*8=256,刚好等于
第二个do..while构造map表,仿佛如下:
*ctrl>>3,除以8,那么每个下标对应的就有8个目标。比如下标0对应着0~7,下标1对应着8~15
*ctrl & 7,取低3位,进行移位。
这里一个巧的地方就是一个进制的换算。char刚好是8位,而每个数组存放的范围是小于8的倍数,比如上提到的0~7。那么在这个范围内,每个值刚好可以对应一个bit.然后再将这些bit进行一个掩码的组合。
第三个while,是一个比较,对str采取一个统一的处理,首先除8找到下标,然后将对应的字符于map进行一个&,如果str中也有这个字符,则符合条件,进行下一轮。
那么根据这些掩码限制,strtok一些性质可以得到如下:
如果ctrl字符顺序和str顺序即时不符合,也会返回;
最多支持8个ctrl的长度;
?
测试代码一: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char s[]="1111 2222 333"; char *d=" "; char *p; p=strtok(s,d); while(p) { printf("%s\n",p); p = strtok(NULL,d); } return 0; } /* 输出 */ 1111 2222 333?
测试代码二: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char s[]="1111ab2222ba333"; char *d="ab"; char *p; p=strtok(s,d); while(p) { printf("%s\n",p); p = strtok(NULL,d); } return 0; } /* 输出 */ 1111 2222 333
?测试三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char s[]="1111abcdefghi2222iabcdefgh333"; char *d="abcdefgh"; char *p; p=strtok(s,d); while(p) { printf("%s\n",p); p = strtok(NULL,d); } return 0; } /* 输出 */ 1111 i2222i 333结尾,这种内容上的技巧可以经常在库代码中看到。而且现在似乎也只能在库代码中看到,在看完无数的数组遍历诸如代码之后,这些不是非常高深的技巧却经常让人嗟呼不已。计算机性能的发展远远落后人类的需求,并不能依靠硬件性能就开始一浆糊的写代码。 如果你一浆糊了,你的后来人还能说硬件性能如何,不考虑什么什么如何这句话吗?当然我不想扯得多高深,涉及到整个行业的进步上去。但也不是说去忽视计算机的性能。硬件性能的便利,使我们可以写出更人性化的代码,少掉许多奇淫技巧,可以去思考和拓展更多的东西,但是切忌浆糊式的代码出来。多锻炼自己的脑子,才能显得稍微灵光点。反正,我是不想变得和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