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后不会再投手环的项目了,它们都烂大街了。”这是本周某次活动中某投资人发表的言论。
某圈内著名意见领袖对着某手环产品也曾经感慨过:“怎么又是手环,这玩意儿多的我都想吐了。”
至少对于“手环泛滥”这一点,圈内人士多多少少都是认同的。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国内大部分手环产品的特点:基本功能都差不多,整体造型无外乎一长条,甚至连第一配色颜色也都是一水儿的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应该也跟某些厂商直接照搬 Jawbone 和 Fitbit 有关。
这种东西大部分消费者也不会买单,买了这些千篇一律的手环能干嘛?答案是记步。可是光记个步又有啥用呢?指望国人和外国人一样有记步的习惯也是不现实的。除此之外呢?似乎也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功能,就算最开始有那个兴趣,用了没几天也大多都把设备丢到一边去沾灰了。
那么现在有哪些人会长期佩戴手环产品?除了有记步癖好的人,剩下的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像我们一样的科技媒体从业人员。硬件创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不带一个怎么显示你是关注这个行业的呢?曾经有某动物命名网站的科技编辑曾经说过:“我手上这条手环就带带,也没怎么用,相当于一个身份的象征吧。”
第二类是相关联的人(圈内好友)。某某某出了一款手环产品,作为他的圈内朋友我们都要支持他,通通买一个戴上。
说白了,现阶段手环是依靠圈子生存的商品。
当然,也不是所有厂家都不思进取,还是有那么一些人想要玩出点新意,用心思让产品体验的变得更好。他们有的为产品建立起一个软件交互社区,用与朋友的对比的方法来增强体验,紧紧抓住“不蒸馒头争口气”的心理;有的将冰冷的数字转化为游戏中的分数,通过完成一个个目标达到与“打怪升级”相同的效果。
不过,正如硬创君之前在《“施虐”的可穿戴设备,是否有前途?》里所说,可穿戴设备有它本身的局限,只要使用者薄弱的意志占据上风,他们就可能随时将设备取下,从而不再受任何约束。
所以退一步来说,怎么定义“可穿戴设备”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硬创君的另一篇文章《得女人者得可穿戴设备天下》里有这样一个观点:“可穿戴”首先得是“想穿戴”。
怎样让人“想穿戴”?私以为让国人“摘不下来”的方法有三个:
第一,做好看。好看的东西人人都不舍得摘下来,就算不用它的功能,单纯当做一个装饰品也好。
第二,请大师开光。别笑,这招保证有效,经过某德高望重大师开光的“每天记步保证活到九十九光环加成手环”绝对供不应求卖到脱销。当然厂家也可以开发“每天记步保证上清华手环”以及“每天记步保证有桃花运手环极度浪漫版”等产品。
第三,回归传统,在各个渠道给观众强制灌输。就像前几年的脑X金一样,号称收礼只收它,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加大广告力度每天给人们洗脑 20 遍以上,必须要朗朗上口,这样用不了多久观众的脑子里就会不自觉出现你的产品,订单蜂拥而至,赚的盆满锅满,比正经卖科技产品省事多了。
以上只是硬创君想破脑袋后总结出的偏招,除此之外手环在产品本身上还能玩出哪些新意呢?欢迎读者提出各种天马行空的点子。
i评:
航哥提的几个建议想必是拿来搞笑的吧?看看笑笑就过。不过冷静下来分析,确实手环市场没有一个产品能让人觉得惊艳,来来去去就那几个功能。倒是国内某环让我印象深刻,推出一个类似运动积分的机制,利用这个积分再购买的时候可以抵用现金,这个是从营销手段上寻求突破。重产品还是重营销,各位大佬心目中自有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