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可穿戴技术在近几年的爆炸式发展,智能手表已经从科幻电影中的道具变成了人们真实生活中的小助手。谷歌在上个月的I/O开发者大会上再度介绍了适用于可穿戴设备的 AndroidWear 系统平台,同时还推出了首批搭载 Android Wear 系统的智能手表——三星 Gear Live、摩托 Moto 360 和 LG G Watch。
科技媒体 CNET 日前撰文称尽管 Android Wear 背靠谷歌这颗大树,但由于目前的智能手表大多缺乏卖点,整个市场尚不成熟,所以这个面向可穿戴设备的系统仍然要面临激烈的竞争。以下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任重道远" />
看过《杰森一家》(The Jetsons)、《霹雳游侠》(Knight Rider)和《超级战队》(Power Rangers)等科幻类的影视剧的观众肯定对在片中频频出现的智能手表有着深刻的印象,如今,智能手表已经不仅仅只存在于科幻剧里,它们已经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开始煞有介事地扮演起“小助手”的角色。
在上个月的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先后有三款搭载 Android Wear 的智能手表亮相,分别是三星的 Gear Live、LG 的 G Watch 和摩托罗拉的 Moto 360,这种科技公司扎推发布同一类型产品的情况并不多见,一时间会让我们感觉已经身处下一轮技术革命的风口浪尖。但是,在我们真正体验了这三款设备之后,不得不承认智能手表所谓的“腕上计算”概念仍然不够成熟,我们甚至没有看到此类产品成功的可能性。
微软 SPOT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索尼、精工、LG 和时尚品牌 Fossil 公司都相继推出过智能手表产品,但每一次尝试都是虎头蛇尾而草草收场。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微软曾经联手美国知名手表厂商天美时(Timex)打造智能手表 Data Link,这款复古式的手表能够以无线接收电脑发送的数据,然后再以白色线条的形式在屏幕上展现出来。
Data Link 在当年曾经收到过包括《大众机械》(Popular Mechanics)、《Byte》和《大众科学》(Popular Science)在内的媒体的广泛好品,其中《大众科学》甚至将其“最佳新产品”的奖项颁发给这款产品,这种媒体一片叫好之声的情况与目前谷歌 Android Wear 受到的“待遇”大同小异,不幸的是,Data Link 当年并未获得成功,这也让人不得不担忧 Android Wear 的前途。
微软早在 10 年前就开始着手打造一个类似于 Android Wear 的平台,并在 2004 年推出了智能手表技术 SPOT(Smart Personal Object Technology,智能个人对象技术),这项技术能够让智能手表设备通过 FM 调频信号来接收新闻和天气预报等信息,时任微软 CEO 的比尔·盖茨希望能从智能手表入手,将更多的家用电子设备纳入到 SPOT 的阵营之中。
包括 Fossil 和松拓(Suunto)在内的合作伙伴在当时都曾与微软合作推出过 SPOT 智能手表,而用户则通过一项名为 MSN Direct 的服务来订阅对应的信息推送服务。但是,随着手机与互联网的深度整合,没有人愿意花钱去购买一款通过 FM 调频信号接收信息的设备,微软也在 2008 年宣布终止对 SPOT 平台的支持。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市面上就曾经出现过能与 Apple II 等电脑相互兼容的可穿戴设备,但是到了 2014 年,绝大部分智能手表的产品仍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根据笔者的分析,主要有两个可能的原因。其一,真正让智能手表变得吸引人的技术尚未出现;其二,或许人们根本就不喜欢智能手表这种类型的产品。
谷歌任重道远
目前尚不清楚上述两个原因哪个能够用来解释智能手表产品不受欢迎的现象,但不管如何,谷歌 Android Wear 的出现时机还是不错的,目前移动设备的巨大潜力已经显现出来,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蓝牙来在移动设备之间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此外,显示效果一流的曲面屏幕也能够将信息和通知以一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漂亮的形式展现在佩戴者眼前。
对于谷歌来说,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自然就是避免重蹈智能手表曾经的覆辙,即便他们并未掌握先进的智能手表技术,但是至少要能够说服消费者去购买、佩戴和使用智能手表产品。毕竟仅仅为智能手表加上一个充满科技感的外观是远远不够的,他们一定要能告诉消费者智能手表的功能要比劳力士和卡西欧都要强大,是最适合佩戴在手腕上的产品。
苹果 iWatch
如今的智能手表主要有两个用途,追踪佩戴者的活动轨迹(搭配健康类应用)和与智能手机进行配对来显示未接来电、天气和短信等通知类的信息。尽管这都是比较实用的功能,但是却难以让消费者感到兴奋。更重要的一点是,大部分智能手表的功能仍然被限制在智能手机的功能之内,所以这就注定了其不过是智能手机的一种补充罢了。如果想要得到消费者的青睐,首先就要能让人们乐意将时间和金钱都花在一种有趣、性感和时尚的“腕上计算”方式之中。
关于苹果计划推出智能手表 iWatch 的流言已经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而关于 iWatch 的评论让人不禁回想起 2010 年的 iPad,但是有批评者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大号的 iPhone”而已,但事实证明 iPad 却是一款颇受欢迎的大众电子消费品。在智能手表不被看好的当下,不知道苹果的 iWatch 能否给人们带来惊喜,并重新调动其大家对智能手表的热情呢?
消费者是否会买账?
智能手表和可穿戴技术所描绘的前景是非常迷人的,而在这一轮科技浪潮中,谷歌和苹果或许会是最大的受益者,与此同时,智能手表也有可能只是众多变革产品中的一个而已。
在过去的几年中,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经过数次产品迭代之后,已经让人们有些“审美疲劳”了,不管是苹果的 iOS 8 还是谷歌的 Android L,都很难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惊艳之感。所以,对于科技设备厂商而言,他们也在寻找一种全新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而目前的主要聚焦点就是“腕上设备”。
当下的智能手表行业很容易让人想起当年的 3D 技术,该技术曾号称能将影院级的观看体验带进客厅,但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所以直到现在 3D 技术仍然不温不火。很显然,不管是厂商还是媒体,他们都在推动智能手表进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之中,但是后者究竟会不会买账目前仍然是个大大的未知数。
我们当然希望能在智能手表领域再度出现一款类似 iPhone 的能够改变整个行业走向的革命性产品,从而将其变成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但是也不能排除各大厂商重走微软 SPOT 的老路。如果找不到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卖点,不管是谷歌还是苹果,都难以在智能手表领域有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