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匿名社交按关系维度划分,可以分成 “陌生人匿名社交”与“熟人匿名社交”。
匿名社交产品为什么有市场?一位从业者将其概括为:匿名社交产品的价值,从内容发表者来说,在匿名状态下,更容易实现内心更深层次、更真实的情感表达;对于观看者来说,主要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
匿名社交产品目前仍处于烧钱阶段,尚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下一步如何发展?
下一个微信级市场?
推出匿名社交产品“吐司”的大街网 CEO 王秀娟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匿名社交模式兴起的本质原因不在于“匿名模式”,而是用户在社交形态上的阶段性转变的结果。因为社交形态已经走过了好几代,从 Myspace 到 Facebook,再到 Secret、Snapchat,其实皆代表了社交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形态,从兴趣爱好聚合的社交关系,再到熟人社交,现在又进入到把熟人变成陌生人的社交关系。
“在 Facebook 之前,用户停留在电话、短信等轻社交的场景下,而有了 Feed 模式之后,用户之间可以相互点评,因此,把熟人变成陌生人,这其实是社交形态演变到一个新的阶段,也更符合人群的需求,本质上满足了这种寻求形态上的转变。”
事实上,不论是“召开发布会”还是“好友印象”,这些在匿名社交领域的微创新都可以看成某种新形式的探索,匿名社交场景下的需求痛点并未被挖掘殆尽,仍在不断探索的路上。
关于匿名社交市场的未来格局,王秀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匿名社交更接近平台型的产品,所以一定不存在共存几十家的状态,目前各家还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将来会有一个逐渐融合的过程。
在采访中,已有人将匿名社交作为下一个微信级市场来对待。
不过,也有人不看好匿名社交的前景。上述世纪佳缘高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科技企业 IPO 时,很难以“负能量”逻辑的产品来冲刺上市,而无秘类产品则为“负能量”逻辑的产品。
尽管前景不明,但巨头们已开始尝试性进入这个行业:腾讯“两手抓式”介入此市场,一方面旗下 QQ 空间最新版本推出小秘密功能,定位好友间的匿名社交;另一方面,5 月中旬左右,腾讯参投了 Whisper 的最新一轮融资,且有消息指出,腾讯有意再投资 1500 万美元。另一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来往,已推出了一个名叫“草莓”的匿名扎堆。
在腾讯、阿里巴巴等巨头的参与下,目前中国匿名社交市场的参与者中,形成了三股力量:以腾讯为代表的巨头级公司、以无秘、脉脉等为代表的创业型公司以及以 Secret 等为代表的国际型公司。
烧钱阶段仍会持续
在争议声中的匿名社交,其商业化前景同样说法不一。
反对者如上述世纪佳缘高管认为,从产品商业化的角度来说,类似无秘的产品,用户基本上只将其作为一个吐槽平台,很难进行延展式的商业开发,比如很难想像,会有人在无秘产品上玩游戏。
但在林凡看来,如果匿名社交产品的用户存量足够大,完全可以像陌陌那样去做游戏联运,因为游戏的现金流较大,盈利模式清晰,对于依靠流量进行商业变现的产品而言,转型游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游戏联运对于用户的粘性要求较高,如果单纯靠爆料八卦来导新用户,会导致整个 APP 的用户留存率较低,以及二次获取用户的成本较高,“说白了,还是看匿名社交的产品是否有足够强的用户粘性”,林凡对此补充道。
一位业界人士表示,除了游戏外,匿名社交还可以选择原生广告(NativeAds)模式,原生广告是去年广告界非常火爆的概念,和传统的 banner 的区别在于,原生广告模式将广告变成内容的一部分,从而在媒介特性、用户体验和广告主效果之间找到平衡。此外,类似于 QQ 开发的相关增值服务以及交易类模式,皆可作为参考的商业开发模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各家对于外界较为关注的盈利以及商业化的问题并不在意,而更关心用户获取问题。毕竟匿名社交仍处于初始阶段,对于用户的争夺在某种意义上才是衡量其业绩的关键指标。一位做匿名社交产品的创业者对记者坦言:“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有了用户,有了流量,商业模式自然不是问题。”
除了上述看得见的模式,一些隐形变现模式也可能是可选项。比如当一款匿名社交产品沉淀了大量的用户信息后,这些文本本身或许也是可供开发的有价值数据产品。
对此,王秀娟表示,一方面,一些产品的确需要数据的沉淀,并且沉淀越深,价值越大。另一方面,并非能沉淀数据的产品才有价值,如果一款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部分核心需求,那么便是有价值的。以往做社区,运营者总是强调信息的沉淀价值,但现在是快餐文化,一切得向前看。王秀娟举例子说,比如“Snapchat 这种阅后即焚的产品就没有价值吗?”
在与不少匿名社交产品一线运营者的沟通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切地感觉到,对于外界关心的盈利问题,目前他们几乎未将其提上议事日程。主要缘于两点:首先,目前的匿名社交行业,仍处于初始混战阶段,即将迎来一场淘汰赛,在此之前,强化用户体验以寻找活下去的路径才是重中之重;其次,在互联网逻辑中,只要有用户,商业化从来不是问题。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匿名社交领域的行业焦点仍会是烧钱形式下产品层面的差异化比拼,而非商业化开发。只有待这个市场的用户粘性被证明可持续,且行业竞争经过大浪淘沙后形成寡头格局时,商业化开发才会成为届时行业比拼的重点。
匿名下的社交盛宴:有用户,商业模式不是问题?
如果说微博让陌生人变成了熟人,微信让熟人之间更热络,那么无秘等匿名社交产品,则让熟人再次“隐身”为陌生人。
匿名社交产品的火爆,折射出互联网社会中人们旺盛的交流欲望和猎奇心态,也让外界产生了各种隐忧。靠爆料和匿名八卦,能让用户停留多久?这类产品到底有多少价值?如何实现商业化运作?不过,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他们坚信“在互联网的世界,有了用户,有了流量,商业模式自然不是问题”。
无秘(原名为秘密,以下称作无秘)的蹿红,迅速点燃了中国匿名社交市场。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超过 20 款匿名社交产品。
创业狂欢之下,争议随之而来:支持者认为,匿名社交会是下一块平台级市场;怀疑者却认为,匿名社交产品难以形成持久的粘性,加上“负能量”的内容,可能会成为这个行业沦陷的不定时炸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的创业者们几乎一致认定,属于蓝海行业的匿名社交领域,其竞争已快速激变成红海,基于社交产品的行业高集中度的天然特性,接下来必将经历一轮行业的淘汰赛。对于外界关注的后续商业开发疑问,这些创业者都相信一点:只要有足够的用户量,商业模式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细分化产品陆续推出
在北京 798 艺术区的某幢写字楼里,许朝军和他的团队正在进行“乌鸦”的下一个版本的研发更迭。
“大概半个月后新版本就会上线。”许朝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许朝军是一位创业者,曾推出过“点点”和“啪啪”两款产品。在无秘蹿红后,许朝军迅速调整方向,在内部抽调力量开发新的匿名社交产品,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5 月底推出一款名为“乌鸦”的匿名社交产品。
相比早期无秘等匿名社交应用,乌鸦更强调圈层的概念,在首次登陆该应用时,用户需要填写所在的单位或学校名称。
对于自身产品定位的原因,许朝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有些用户在用过一些匿名社交软件后,发现里面的内容口味太重,很多用户用了之后就把它删掉。我们的产品轻松娱乐,更贴近生活。比如如何和平分手,研究生该选择哪一位导师,某公司的食堂饭菜好不好吃等。”停顿了一会后,许朝军补充道,“我们的产品,更类似 Google+ 的圈子。”
回头来看,真正引爆中国匿名社交热潮的,是一款叫做“无秘”的 APP。
无秘是一款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熟人匿名社交软件,用户下载后,可以看到用户的通讯录好友以及好友的好友在上面的吐槽和爆料,和 Facebook、QQ 等实名社交产品不同的是,无秘是一款完全匿名的产品,整个 APP 界面上都没有任何可以识别作者的方式,所有的无秘或评论都不带作者名字、头像,每条无秘下的评论会随机分配头像。
在产品设计上,为了保证信息的绝对安全,防止极端用户通过删减对比通讯录的手段“排查”出爆料人的身份,无秘采用了 “消除痕迹(即删除所发布的内容)”和引入少量非好友信息的手段来降低风险。
借助社交网站的传播便利性,无秘迅速在网络世界蹿红。无秘的火爆,也导致各种匿名社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啪啪团队的“乌鸦”、大街网的“吐司”、YY 的“秘密圈”、原啪啪团队做的“呵呵”等。
据悉,目前市面上的匿名社交 APP 数量已超过 20 款。今年 5 月以来,至少有 8 款匿名社交产品推出。
在同类产品涌现的背景下,竞争者们开始寻求细分化切入,以实现差异化生存。比如脉脉是一款基于人脉关系链的职场社交应用,“职场八卦”是其中的一个子栏目,此栏目可以让用户在匿名状态下发布信息,对公司老板、行业内幕进行点评和爆料,而无需承担风险和责任。吐司推出主题不同的爆料合辑精选,无秘则在微信公众账户中推出 “召开发布会”的功能,允许用户提问,好友可以匿名回答。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脉脉创始人林凡无奈摇头:“我觉得国内跟风太严重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匿名社交的复制原型主要是美国的 Secret 和 Whisper,前者基于熟人间的匿名社交,而后者基于让陌生人间分享隐私。
对于产品差异化,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姜皓天指出,细分化切入的公司,其逻辑在于通过在细分领域扎根后,再寻找平台化扩张,属于典型的“先活后张”的思路,因为社交产品的特点就是用户量越多,粘性和活跃度越高。
换句话说,以细分化切入的相关匿名社交产品,在成长中皆面临平台化扩张的难题,可以预料的是,在平台化成长的进化中,不少产品必将被踩死在路上。
风险一:用户粘性的可持续化
匿名社交横空出世,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蹿红,但很多人在用过一段时间后,猎奇心理开始淡化,活跃度迅速降低,甚至会因为里面某些恶意中伤的诋毁愤而卸载。于是,市场出现了一种较为普遍的质疑声,争论的焦点便在于匿名社交对于用户粘性的“可持续性”。
作为从业者的林凡也有类似忧虑,“不太看好纯匿名的社交,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户最终还是会厌倦。”他解释道:“社交产品上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高质量的内容,一种是质量不高但却是周围好友、亲人发的内容。如果把社交网站上好友的姓名、身份等标签扔掉,单纯只留下内容,其实是很无聊的。”
在林凡看来,匿名社交更类似于当年的“drawsomething”、“疯狂猜成语”等移动游戏,其实是利用人的好奇心而做的产品,“它面临的问题在于,用户不可能一辈子都在消费匿名且质量不高的内容形态,而那些看上去质量很高的内容,比如一些行业爆料,又面临真实性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件挺触及底线的事。”
林凡曾在搜狗工作过 7 年,担任过搜狗 CTO,后又加入大街网,2012 年底离开大街网正式创业。
对于移动招聘和职场应用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点开率过低,因为求职并不是高频率事件,用户粘性不够,往往使用完后便弃之不用,拉回用户的成本过高,增加八卦功能,能够有效地提高用户的使用频率和使用习惯。因此欲通过“职场八卦”来增加用户粘性,从而打通整个职场需求的流动,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闭环,这是脉脉的商业逻辑。
不过,与林凡对纯匿名社交产品的粘性较为担忧不同,大街网 CEO 王秀娟则认为:“一个普通人,生活无外乎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因此在职场上的 8 个小时,是一个非常主要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下,公司的动态,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和领导同事之间的沟通,都可能成为影响情绪好坏和表达的重要因素,因此这个需求是非常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职场社交公司 Linkedin 入华后,作为国内职场社交领域的掘金者,大街网也正在寻求转型,在不久前推出“鲜活社交”的概念,主打轻松化,年轻化的职场社交路线。王秀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之所以转型,并不意味着 Linkedin 这种严肃的职场社交没有市场,而是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庞大,用户对于职场社交的需求迥异,大街网需要满足的是大部分人职场社交的需求。
王秀娟进一步解释道,“美国的信息化程度较早,教育发达,Linkedin 上的用户年龄结构偏大,而中国的职场主力人群是 30 岁左右的人,这是和美国在用户群体上的差异。”
除了这些差异,还有职场文化差异,中国并没有美国的邮件文化和 Party 传统,随着职场年龄趋向年轻化,中国用户更倾向于通过更简单轻便的方式完成职场工作,“一件事,可能在微信上两三句话就谈成了。”
风险二:负面信息陷阱
除了用户粘性的可持续性问题外,匿名社交最受人诟病之处便是内容的 “负能量”问题。
由于匿名的特性,内容发布者的身份信息被严格保护,有的匿名社交产品甚至引入各种手段来降低匿名暴露的风险,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负能量内容的增长势头。
无秘在社交网络上流行后,很快在内容上出现失控的局面:大量的性话题、黄色段子以及打着爆料旗号的诋毁污蔑逐渐占据了信息的主流。那些被恶意中伤的当事人无处申诉,只能把怒火发泄在匿名社交产品上。
造谣毫无门槛,信息的真实性又难以辨认,再加上汹涌而来的桃色、性话题,整个匿名社交领域在用户面前呈现出一幅扭曲暴力的野蛮图景。
社交产品上内容的质量将最终成为决定用户去留的根本。目前匿名社交领域的从业者们已认识到内容端的危机,开始在每条匿名内容都附上举报按钮,但单纯依靠用户,显然难以完成匿名社交生态中信息的自我净化。林凡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脉脉的下一个版本中,将会支持实名辟谣,用户可以对某一条不实信息进行辟谣。在产品形态上,可能更接近于微博辟谣。
尽管匿名社交产品可以匿名发布信息,但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上,依然有严格的规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规定:利用社交平台对他人进行侮辱或诽谤,不构成犯罪的,应当由公安机关对其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如情节严重,则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
因此,即使匿名社交软件上的用户匿名,仍负有相应的责任。
为了规范内容生产,许朝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乌鸦和某黄页网站有过合作,因此公司的数据较为全面,乌鸦主打的是圈层文化,通过通讯录和所在公司这两个维度,对内容进行划分和筛选,鼓励用户生产“正能量”的内容。
对于匿名社交产品在内容层面的负能量问题,一位世纪佳缘高管将其作为这个行业的最大风险之一。这位高管认为,类似负能量的产品,很容易将周边生态圈的人得罪光,导致成长危机很大。此外,内容层面的负能量,也很容易带来政策层面的相关触线风险。
不过王秀娟则认为,互联网产品本质上是线下生活的真实映射,线下如果有讨论桃色新闻的需求,那么线上也必然存在,“其实就是度的问题,如果有恶意中伤,用户可以举报,相关的运营机制也可以控制。”
姜皓天也将此归结为匿名社交产品在成长中的阶段性问题。姜皓天认为,在社交产品的发展历史中,如 BBS、微博等产品形态上,在成长中皆阶段性的遭遇类似问题的拷问,“社交的核心在于机制,匿名社交现在处于起步阶段,难免存在各种漏洞,我相信创业者会设法把负面信息控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