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4 日消息,本周,谷歌将在旧金山召开I/O大会,外界预计其将在移动操作系统中新增收集健身追踪器和应用数据的服务软件。
然而,就在不久前,苹果公布了收集和分析用户健康数据的应用平台 HealthKit,三星也发布了健康追踪平台 SAMI,美国医疗健康服务网站 WebMD 也推出了健康数据整合平台 Healthy Target。
谷歌的加入,势必将导致数字健康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升级。
上述四家企业都希望成为消费者的健康平台,这一信息中心将掌控着用户的生物数据、个性化行为以及健康内容。从手机硬件参数、笼络研发者,再到导航服务、音乐,各大科技公司争夺移动消费者的战火已经蔓延至健康数据领域。
目前,虽然没有谁知道到底该如何运作这一平台,但非常清楚绝不能失去这一领域。健康服务将是移动操作系统实现差异化的新方向,也是将消费者粘在生态系统中的好机会,而其所提供的数据将是消费者进行行为判断的重要信息来源。
不过,上述情况也只会发生在大部分消费者接受健康设备、应用以及服务之后。就目前可穿戴设备的情况而言,判断健康数据平台的发展前景还为时过早。
爱德风投(EDventure Holdings)董事会主席、著名天使投资人埃丝特·戴森(Esther Dyson)表示,健康数据平台目前枯燥无味、没有影响力,且难以提供准确的数据,不过,他们未来将令数据更加有趣和充满意义,而可穿戴设备未来也会变得更好。
没有灵丹妙药
咨询公司 Endeavour Partners 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在美国,十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运动记录设备,但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半年之后就束之高阁。
投资过多家可穿戴设备初创企业的旧金山风投公司 Rock Health 则认为上述报告的数据过于保守,其给出的结果是,不到四分之一的消费者会在半年之后仍坚持使用其可穿戴设备。
目前,追捧可穿戴设备的人群出现在两个极端,一类是运动达人,另一类则是身体处于不健康的状态。RockHealth 首席战略官马莱·甘地(Malay Gandhi)表示,如何激发其他人购买可穿戴设备的欲望则是健康行业最大的基础性挑战之一。在他看来,现在还没有解决这一问题的灵丹妙药。
如何说服消费者使用可穿戴设备,监测自身的健康数据,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实现防病于未然,这确实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更加智能的感应器
为了赢得消费者,科技公司必须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向用户提供一些真正有用的、可以看得见的信息。
目前,健身追踪器可以测量步行数量、睡眠状况以及卡路里的消耗量,但这些数据只能衡量人的活动情况,而不能衡量一个人的健康状态。
虽然,业界人士尚未找到这一领域的“杀手级”应用,但大多数观察家认为应该从提升感应器的性能入手。
谷歌风投机构 Google Ventures 合伙人克里施纳·耶什万特(Krishna Yeshwant)说:“衡量健康的指标不会是一个,但是总有接近核心判断的某个指标能给出实时判断,从而使用户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各大科技企业也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三星的健康追踪腕带 Simband 可以监测心律、血压以及血糖浓度等。谷歌 Google X 称其正在研发智能隐形眼镜,其能够通过眼泪测出血糖水平。
测出血糖水平在很多人来看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样一来,糖尿病患者就可根据测出来的结果对自己的饮食和用药进行调整,而无需再忍受针刺取血的痛苦。
更完善的数据
科技企业积极打造健康信息整合平台的主要动机就是用户未来能够提供丰富的数据。
互联网和移动企业已经在不断丰富用户的资料,从定位、购物模式以及搜索历史等方面,但关于用户健康的数据无疑则是最有意思的。
不过,只有在消费者看到所提供的数据对其有帮助时,他们才会佩戴可穿戴设备并交出相关数据。
业内人士分析称,经过平台处理后的信息可能更加具有关联性,并可以为医生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在 HealthKit 平台中,苹果与电子健康档案市场主导厂商 Epic systems.html" target="_blank">Systems 进行了合作,这意味着其所收集的用户数据可在使用 Epic 的诊所中作为官方纪录来使用。这样一来,关于用户的健康情况就可以通过数据更加细节地表现出来。
远大发展前景
数字健康平台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诊所和医院可以实时观察到用户的数据。这样一来,医生可以发出提醒,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预判。
如果在家就能够检测出可靠的血糖水平,这将极大地推动远程治疗的发展,为患者节约成本,同时也不会令医院人满为患。
从最小的作用来说,健康数据平台能够就用户活动和饮食对健康的影响有一个更加具体的反映,从而能令我们在身体出现问题之前,趁早进行调整。
更大的意义在于,从亿万人中得到的数据将为防治顽疾提供一个全新的视野。每个人将以从未有过的规模和时间投入在医学研究当中来。
目前,大数据已经被应用到癌症、帕金森综合症、阿尔茨海默病等众多病症的治疗当中,而绝大多数研究者也认为,大数据所带来的医学领域的突破也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