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作虎聊一加手机:硬件、软件以及品牌定位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和刘作虎聊一加手机:硬件、软件以及品牌定位

和刘作虎聊一加手机:硬件、软件以及品牌定位

 2014/4/28 22:35:15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去年底成立的一加手机,携带着刘作虎、CM的光环,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注意。如今一加手机发布了,到了交答卷的时候。智能手机发展至今,配置已经难以撑起品牌的溢价,所以一加手机主打外观设计、CM的纯净,这是一加模式的优点,但这种模式也有缺点,那就是系统缺失,与用户的纽带就弱了很多。另外,对于时下任何一个品牌来说,运营用户(或者粉丝)也是同等重要的一件事。在发布会第二天,我和一加创始人刘作虎聊了聊这些问题,他一一做了解答,还谈了一加未来的品牌定位。硬件做的很快
  • 标签:手机 品牌 定位 硬件 软件

http://cdn.ifanr.cn/wp-content/uploads/2014/04/IMG_10261.jpg

  去年底成立的一加手机,携带着刘作虎、CM 的光环,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注意。如今一加手机发布了,到了交答卷的时候。

  智能手机发展至今,配置已经难以撑起品牌的溢价,所以一加手机主打外观设计、CM 的纯净,这是一加模式的优点,但这种模式也有缺点,那就是系统缺失,与用户的纽带就弱了很多。另外,对于时下任何一个品牌来说,运营用户(或者粉丝)也是同等重要的一件事。

  在发布会第二天,我和一加创始人刘作虎聊了聊这些问题,他一一做了解答,还谈了一加未来的品牌定位。

  硬件做的很快,这个我们有经验

  大部分新品牌的第一部手机都会比较艰难,无它,因为硬件产业链太长,工艺复杂,新团队需要经过一段学习和磨合期。

  不过对于一加来说,这并不是障碍,刘作虎本人已经在硬件圈浸淫了十多年,OPPO 几款经典机型背后都有他的身影,对于想要的效果、工艺的可行性他都能精准把握,团队中的成员许多也是熟人,配合起来更加默契。

  这种经验和默契体现在遇到问题时,能迅速的解决。比如后壳上有一根线,R 角一开始是 0.4mm,喷了 3 层漆后线条变得模糊了,于是他们把 R 角改成 0.3mm,接近开模的极限,改完之后线条果然变得很清晰,这 0.1mm 的差别,除非对工艺极其熟悉,否则很难把握。

  刘作虎希望利用硬件的经验来做到高标准,一加手机具备一块“悬浮”屏幕,即屏幕高出边框一点,用户一般注意不到,但容易摸得到。第一版工程机出来后,他们觉得屏幕有点高,于是重新开模将屏幕下沉 0.05mm,边框上抬 0.05mm,才达到想要的效果。为了不让屏幕凸出太显眼,屏幕玻璃颜色也处理得淡了一些。

  另外一个细节是,机身边框原本整体都是电镀材质,但他们发现电镀从正面看起来会很土,于是就把电镀件的侧面封起来,正面喷砂,由此一块器件上出现了两种材质效果,中间有一根清晰的分割线,刘作虎说这种工艺很难,尤其是处理的地方位于一小块电镀件的折角处。

IMG_1005

  “经验很重要,这些玩意如果让没有经验的人做,一个细节就要折腾两个月。”刘作虎如是说道。一加是从去年 12 月宣布创办的,到今天手机推出还不到半年的时间,深谙硬件是这个团队最大的优势。

  软件也会做,一步一步来

  一加手机推出速度快,和系统采用 CM 有很多关系,他们把工程机寄过去做适配,双方每天通过邮件沟通,完成软硬件的整合。CM 刚刚商业化不久,一加是他们的第一款手机,所以公司十几个人都投入这个项目。

  不过大家始终关心一个问题,不做自己的 ROM,那岂不是放弃了利用软件维系用户,通过内容运营获得收入,转而只做硬件的一锤子买卖?其实不然,刘作虎认为 ROM 的优先级还不够,他们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快速推出足够好的产品,打响口碑。

  一流的硬件加上 CM 系统,单纯从产品角度来看,一加手机是一款软硬件都不错的产品,同时开放整合锤子、MIUI、Color OS 等这些时下热门的第三方 ROM,在品牌初期,这是一件为产品加分的举措。

  不过不做 ROM 也是阶段性的,一旦手机出货量大了,他们就会开始着手 ROM 的搭建,并采取快速迭代开发的模式,将系统快速完善。刘作虎认为自己运营 ROM 的话,产品量级得上千万,他们打算在年底开始搭建队伍。

  只要有 5000 人关注我就行了

  尽管一加的第一款产品才刚刚发布,他们已经通过微博、论坛培养了不少用户,通过泄露新品,赠送礼品,踩楼来活跃用户,由他们完成口碑传播,积累第一批购买用户。

  刘作虎列出了一组数据,截至目前一加论坛的注册用户达到了 20 万,每日活跃数量 2-3 万,每日 PV 达 30 多万,不过刘作虎认为,初期只要获得 5000 人关注就够了。在北京的发布会上,媒体的集中报道以及粉丝的参与帮助一加争夺了眼球,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年代,眼球尤为重要。

  而在另一个地方,他们也在进行着同样的争夺,一加通过 Twitter 发布消息、互动吸引用户,运用国内的方法运营着国外版的论坛,目前海外论坛的 UV 也达到了 2、3 万,在一次踩楼奖励手机的活动中,踩楼数突破了 5 万。

  发布会那天是一加海外知名度爆发的一天,当天 Twitter 话题榜 Top 10 有两个与一加有关,Engadget 的发布会文章评论超过了 700 条,The Verge、PCMag 等未到场媒体也参与报道。略夸张的是,就在我采访的间隙,一位工作人员兴奋的跑过来说,美国运营商 T-Mobile 的 CEO 想见他们。

IMG_1016

  事实上,一加已经在欧美地区准备大干一场,分别在重点地区建立分仓,由中国运货过去,雇佣当地的物流公司进货、发货。他们打算通过良好的口碑以及零售渠道良好的销量吸引运营商主动邀请他们进入自己的渠道。刘作虎认为,国外一年能买个 10 万台就足够了,目前他们打算使用邀请制的方式销售,这样可以通过控制出货速度来监测产品质量。

  先进军欧美而不是亚非拉的很大原因是,一加希望赢得主流市场的口碑,尤其欧美是舆论制高点,一旦口碑足够,再俯冲其他地区就变得很容易,进入国外运营商渠道也会更容易。

  不过未来他们肯定会遇到专利的事,刘作虎对此似乎不太在意,用“车到山前必有路”来回应。

  假如一加成功了,十年后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有意思的是,刘作虎不止是想卖手机,他不断强调自己“不将就”的理念,以及对于设计、美学的追求,其实是为了给一加树立一个追求高品质的品牌形象,继而以手机为切入点,做生活用品的电商。

  刘作虎举例德国的一家咖啡馆,虽然最初只是卖咖啡,但里面每两周更新一次生活用品,很多人喝完咖啡后,会顺便去买点东西。很多人很喜欢无印良品的东西,尽管很贵,但是喜欢它的设计和品牌调性。

  一加也在刻意营造这种品牌特性,他们发布会的饼干都是特殊定制的,网友聚会赠送的是收纳盒、杯子,给媒体的是“高级”帆布袋以及肥皂,而不是移动电源。这些产品都不是买来的,而是一加自己进货定制的。

  也就是说,以后你用着一加的手机,想起要买个东西,于是点开一个精品生活的应用,里面都是一加品牌的生活用品。

  为此一加打算开设自己的体验店,不会是街边的电子产品店,而是在写字楼里面,面积稍大一些,设计得更有生活气息,他们的生活类产品以及体验店都会在下半年陆续推出。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转变,也是一件挺难的事情,因为手机和生活用品是两种差异迥异的产业。电子产品属于无限改进型,淘汰速度快,拼的是技术,而生活用品则是有限改进型,拼的是品牌和定位,极少见有企业这么尝试过,刘作虎认为路很长,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