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的想象力打包票" />
谷歌眼镜已经在美国开始第一次公开发售了,仅仅一天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去抢这价值 1500 美元的昂贵玩物。跟之前已经多次被曝光,并且也有完整的真机评测,配置参数已经大白于天下的那个“探索者版”相比,这次公开发售的版本在功能上没有任何改变,还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那个眼镜。同样,它跟那些戴着其进入咖啡馆或者走在街上都会被人认出暴打的眼镜,也是同一个东西。
有多少人会花 1500 美元的大价钱去找骂呢?
《福布斯》的作者肯定不是这样的人。他苦口婆心地向你讲述,这宝贵的 1500 美元到底可以做什么更有意义的事情:购买新的家电;给你的爱车做一次大修;还清你的信用卡;组织一次家庭旅行;买一台新电脑;拿去投资;参与一门培训课程;购买你喜欢的体育比赛的季度通票;给你的另一半买足以让她夸耀的首饰;实在不行还可以把它捐给慈善机构。
但谷歌心急火燎想说的就是,眼镜可绝对不仅仅是用来戴在头上,把你所看到的事物都统统拍下来,并且不经过人家同意的。眼镜能做的事情,和谷歌希望开发者让它做的事情,可是有很多很多的,只不过在强大的拍摄功能的光环之下,这些全都被忽略掉了。
实际上,只要配备了摄像头,不管固件是否封闭了摄录功能,总会有黑客越狱来启用录像功能,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样。最保险的办法,当然是这个眼镜只有显示模块,而不配备摄像头。
指责戴眼镜者可能偷拍的人实在是天真过人。你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设备是可以允许你这么“偷拍”的吗?人家警惕性都上来了那还“偷拍”个什么劲?最简单的,你把你的平板电脑拿起来,角度稍微上抬个二十几度,假装你是在看新闻,把音量调到静音,照相的时候不会发出一点声响,甚至录像也是可以的。再有,就算不借助任何这些必须拿在手上的设备,为什么没有人对三星 Gear 手表当中的那个小摄像头发出异议?而且你以为电视台记者做的暗访画面,那些“非正常拍摄”都是怎么做出来的?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如果谷歌眼镜没有发布出来,他们就永远不能做第一人称视角的图像和视频?而如果说这是谷歌有意为之,或者并没有试图阻止人们就这样联想的话,那我只能说,这跟当初陌陌默认了“约炮神器”的初始定位一样,实在是一个很糟糕的做法。
一个智能眼镜——一个带有显示功能的头戴式的终端——到底能做什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既然谷歌也说过眼镜并不是手机的全功能替代品,而是一种全新的品类,那么我们就要看看,这里面的哪一个东西是不可拿掉和不可取代的。这样就自然会得出这个眼镜该用于做什么。
像世界上其他所有的计算设备一样,眼镜本身也是有输入、输出和运算三大部分组成。输入部分是摄像头和麦克风,输出部分是显示屏和骨传导或者其他形式的耳机,而中间可能还拥有比较微弱的运算部分,用于和手机连接。我们可以发现,麦克风作为输入设备比直接在手机上输入要方便,所以一般不会将其阉割。而显示器跟耳机也是浑然一体的。唯独摄像头——这个被赋予最多争议的部件,其实在理论上,是可以成为一个可选组件的。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买到一种针孔摄像头一样的小插件,然后把它插在眼镜的某个部位,而没有必要购买眼镜的时候必须把摄像头一起买了;但其它部分都不可能是可选组件。
谷歌眼镜在演示的时候,一部分功能包括阅读当日新闻,检查社交网络状态并回复,查阅地图导航。类似这些其实都不需要摄像头参与。就算你到了街边某个地方需要详细的指路,只要你的定位足够精确,哪怕设备无法看到你所在地方路牌,也可以在屏幕一个固定的位置,显示出你所想要的信息。而定位的功能并不是交给设备本身来完成的,而是由布局越来越广泛的 iBeacon 来实现。
去除了摄像头的眼镜,能实现的功能其实跟手表差不多,但依然有不同。首先,可能有人不习惯戴手表或者很容易丢。然后人们看手表的频率,和直接通过眼镜看外面的频率是绝对不一样的。这导致其利用程度也会不同。最后,眼镜理论上是可以加装摄像头的,也可以接第三方厂商的兼容设备,别在胸口钮扣上;而三星已经出了带摄像头的智能手表,但是它的应用范围就要窄的多,毕竟你在拍摄的时候还要把手臂维持在一个固定的角度上。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拍下自己的每分每秒,然后把它及时分享出去。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也无需买一个头戴式显示器的时候,一定要搭售一个摄像头。或者,对于暂时掏不起 1500 美元的人来说,一个节省成本的普及版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眼镜带来的视野和操作体验方面的极大提升。也许只有通过实际的佩戴,人们才会发现,他们到底有多么渴求把自己看到的第一人称东西拍下来。他们也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配件的体验能够比得上原装的。于是我乐观地估计,买了没有摄像头的眼镜的人们,也会有很大一部分到最后还是掏钱买了摄像头配件。
体验——这才是谷歌进行一系列推广的本意。在产品还没影子的时候,谷歌只好让人们畅想拿到谷歌眼镜之后该怎么做。但是只要没有拿到实物,没有谁的预测真正比得上事实。而且事实一般都会比人们瑰丽的想象力有所折扣。
看看苹果。他们对于自己手中的设备能够帮助人们去创造,去在现实生活当中应用的例子,是等到设备的应用生态圈已经足够完善,各种支持已经足够多了的时候才推出的。到这个时候,它已经很有把握去做出“诗篇”那么优美的广告。因为在广告播出的当下,只要你有相应的能力,从事相应的职业。只要你同时购买了一个 iPad,那么毫无疑问,你就能跟电视上演的一样。
但是谷歌却没有办法对人的想象力打包票。目前为止,所有人对谷歌眼镜的所有想法都是基于传言的。而传言和神秘感,很容易带来毫无来由的恐惧。也许只有当那些在旧金山街头痛骂“眼睛混蛋”的人,本身也戴上眼镜之后,他们才会真正的感同身受。而就算他们真的戴上眼镜,也不一定都需要随时可以开启的摄像头——其实这不就是导致他们心结的根源吗?
也许,跟挽救眼镜的隐私恶评比起来,如何处理把眼镜看成来自哆啦A梦口袋的宝贝的用户们,拿到手之后难掩的失望情绪,可能是谷歌要遭遇的更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