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新东方 地狱式面试 _求职面试_非技术区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非技术区 > 求职面试 > 回忆我的新东方 地狱式面试

回忆我的新东方 地狱式面试

 2010/12/2 10:22:40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优秀的新东方老师必须符合普遍的教育审美,又有个人独到的色彩。应聘和招聘,是世界上最刺激最精彩的博弈。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彻底看清自己。新东方的面试号称地狱式考验,令无数英雄竞折腰或尽夭折。五年前走过这个“地狱”门口,五年后的今天,回顾当时的具体过程,记忆模糊,但是那闪光的镜头和经典的片段却深印脑海。镜头一:最酷的面试我应聘新东方的第一次面试,主考官就是首任武汉新东方学校校长、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的陈向东老师,看似温和,但我却强烈地感觉到他眼光犀利,内有千秋。当时我刚刚从欧洲辞职回来
  • 标签:新东方面试

优秀的新东方老师必须符合普遍的教育审美,又有个人独到的色彩。 
 
应聘和招聘,是世界上最刺激最精彩的博弈。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彻底看清自己。

新东方的面试号称地狱式考验,令无数英雄竞折腰或尽夭折。五年前走过这个“地狱”门口,五年后的今天,回顾当时的具体过程,记忆模糊,但是那闪光的镜头和经典的片段却深印脑海。

镜头一:最酷的面试

我应聘新东方的第一次面试,主考官就是首任武汉新东方学校校长、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的陈向东老师,看似温和,但我却强烈地感觉到他眼光犀利,内有千秋。当时我刚刚从欧洲辞职回来,磨去了很多棱角并多了一些世故,但在他面前却莫名地感觉惴惴不安。

陈校长在面试我的时候只问了一个问题,很强很职业很难很幽默,他微笑着说:“请描述我办公室里的这个沙发。”我瞠目结舌。这是面试么?呆了一呆之后,我脑子里飞速萦绕着一个念头:我是否一点都不善于做这个最需要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来沟通的职业呢?

思考归思考,嘴不能停。我大谈这个沙发的质地、颜色、风格以及预想坐上去后不同心情下的不同感受,用尽了我当时能用的语法句型和想象力。说完后,顿时觉得自己有多么学生腔,或者像个无人关注的舞台小丑。果然,陈校长慈眉善目地说道:“糟糕透了,你觉得这是教师的语言吗?”我也和颜悦色地等待进一步的评价……“我没什么问题了,你可以等消息去了。”陈校长说。我又是一呆,莫非这就是传说中最酷的面试?

镜头二:最惨的淘汰

意外之外,我进入了第二轮面试。第二轮面试一共10个候选人,可能留两个。10进2,有点残酷。

10强中有从国企跳槽的办公室主任。西装革履领带丝袜,笔记本电脑加耳机蓝牙,开口俨然一副官场二当家,惨遭淘汰;10强中有从其他机构“招安”过来的资深教师伯伯。说话全英文,细数曾出版的学术著作,声称到此是合作而非应聘云云,惨遭淘汰;10强中有从海外归来的精英。填表不拿身份证拿护照,句句中英夹杂必提欧美,大声疾呼国内教育都是垃圾,个个惨遭淘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我一去兮能过关?硬着头皮上了。我在60秒内简单地描述了我的经历,坦诚告知我的教育背景,顺便奉送一个小才艺表演:一首民族歌曲《俄罗斯的原野》,当然,是用俄语唱的。可能是因为新东方老师所需技能之一就是调节气氛,也可能前面几位倾诉狂人倾诉时间太冗长全然不顾他人感受,又是意料之外——人力资源部的叶主任颔首赞许,我幸运入围。

镜头三:最狠的攻击

又一个星期后,某天下午,我走上了新东方讲台,模拟讲解校方安排我准备的课程——《新概念英语》第三册。

台下实际上只坐了两个人,人力资源部主任叶迅晖和时任教务部主任陈隆(现任重庆新东方学校校长)——两位武汉新东方“鸽派”人物。给了我不错的评价,顺便很委婉地指出我的经验不足。何以称他们为“鸽派”,是因为我随后就又见到了最“鹰派”的人物——陈向东校长,对比之强烈,至今难忘。

陈向东老师说:“你讲得很烂,稀烂。就你这个水平,还想来新东方教书育人?”我无言以对。随后他连续进行了半个小时的无情攻击,在我自尊心和忍耐力以及暴力倾向几近触底的时刻,结束了“批斗”。后来,我终于明白了,他用心良苦啊。

  现代年轻人都自信满满,反感被否定,害怕被颠覆。拒绝涅槃,如何重生?当时,很多前辈给我指点:“你到底是在炫耀你的知识,还是在传道授业解惑?”我虽然没有立即茅塞顿开,但也体会到,做一名教师很难,做一名好教师更难,做一名好新东方教师难上加难。

于是,我开始反复听自己的试讲录音,听完后我恨不得立刻砸烂这盘磁带。一个才华横溢的翻白眼背诵经典的乖乖学生,和一个站在学生角度来解决问题的老师,立场角度方式都截然不同。不幸的是我就是前者。

结论是:考虑困难像学生,解决困难像老师。做起来真的没有说起来容易。

镜头四:最深的感受

要求被再次试讲时,课程换成了英语四级听力,由于时间紧张,教案准备得不太充分,我也琢磨着,这好像是个不错的借口

试讲结束,台下的评价大致有这些:语言表达有进步,基本上没有了学生腔调。但是课程很不熟悉,说了上半句还要看稿子偷瞄下半句。没有幽默感,条例体系混乱。衣着没品位,像中年人等等。上帝啊!连衣着品位都有缺陷?我不就穿了件水货皮尔卡丹衬衣和我爸的一双尖头皮鞋,至于吗?

静心总结,我发现所有的批判其实指向一个问题——我没有特点。说话的腔调是够老练,可是在新东方,没有特点还是不能生存。我想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古训,寻思着不是不该偷“师”一些前辈的技巧和特色呢?

其实,来新东方之前,我对这个企业和企业文化知之甚少。于是我埋头钻研网上搜来的有关新东方的资料,特别是老俞的经历成了我每日必修课。这些资料的内容有一个共性,就是仿佛新东方老师都有以下特点:人生励志+幽默诙谐+治学严谨+个性张扬+了解学生。这些东西在2003年那次在北京举办的集团总部新教师培训大会上,得到了印证。各种风格的资深教师轮流登场,堪称视听盛宴。

有的可以把人生励志故事说得让人悲愤交加全场哽咽;有的可以把严肃的知识点讲得让人忍俊不禁笑到痉挛;有的可以把希腊神话信手拈来让人叹为观止顶礼膜拜……我仿佛端着一个盘子走进自助餐厅,真想各种佳肴都夹进盘中。我是谁?哪种风格最适合我?我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

镜头五:最大的疑惑

2003年我开始正式上课了。不过当时“非典”开始肆虐,上课的学员情绪紧张,人数也不多。我没想太多,认真教学。

  结班后,我习惯看看学员的评语。有的说我死板,有的说我轻浮;有的说我不幽默还故作幽默,有的说我跟老俞不熟还天天讲老俞的故事;有的说我普通话吐词不准,有的说我吐词太准说话娘娘腔;有的说我只教书不育人,有的说我瞎扯淡只励志不教书……这些前后矛盾的评语更加重了我内心的矛盾。

就在我觉得失去了方向的时候,新东方最“鸽派”人物给了我指示,当时武汉新东方学校的元老、现任武汉新东方学校校长——李杜,拍了拍我的肩膀,用他特有的咒语般的语调,像做弥撒似的幽幽地对我说了一句话:“别太在意那些评论,我当时进来的时候也是这样,众口难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行了。”我顿受洗礼,醍醐灌顶。

镜头六:最真的情感

又一次去北京参加集团培训会议。俞敏洪、王强、徐小平、陈向东等等高层领导侃侃而谈,席间都提到一个观点:一堂课,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员。

话语不多,内涵足够玩味。如何上好一堂课,就如同厨师烹饪一道菜肴,主持人制作一档节目,工程师设计一张图纸。字字句句都是心血,分分秒秒必为精华。

我经受了足够的批判,听取了那么多前辈的建议,广泛涉猎了各种相关文献,深入研究了学术核心问题,承受了最挑剔的学员们的眼光,跨越了自己最后的心理障碍,最后加入一些这个泛娱乐化年代必须的娱乐色彩后,最终才得以立足,形成自己的风格体系。

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风华正茂的可爱学生们,或求学于课堂追求着梦想,或天各一方实现着梦想,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生,但是心里同样激荡着桃李天下的豪情。我们一同生活在新东方——这个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庙堂之高并江湖之远,既改变了中国青年命运又改变了我们自己的地方,这个新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教育机构——我无比自豪。

当打开心窗,梦想如朝晖一般照进现实,我惟有享受阳光,继续前行。

(本文选自《新东方精神》总第十期)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