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中国有网络审查制度,遮蔽不合适的网站与关键字,还有大批俗称的“互联网水军”在进行消毒和善后工作。随着美国的棱镜计划(PRISM)曝光,世界各国进行网络审查与监视的活动也逐渐浮上台面。
例如前几天的一个消息:有人在大英博物馆检视资料时发现英国网络遮蔽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理由是莎翁的剧本中隐含着宣染恐怖主义的暴力字眼, 当然这一消息也证实英国正在使用关键字自动审查(所以才会不认识这位大文豪……XD)而加拿大通信保密局(Communications Security Establishment Canada,CSEC)乃是直接隶属于国防部的机密机构,雇用超过两千名雇员,每年预算达五亿美金,完全由纳税人买单。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在一份公开报告(按此取得)中指出,全球网络每天传输的讯息达 1826PB(1PB=1024TB,一般估计,到了 2017 年,全球一天的流量将达到 9 万 PB),他们只扫描了其中 1.6% 的数据,而其中真正会进行检查与监听的大约只有 0.025%,故 NSA 宣称他们每天只监听分析 0.00004% 的全球网络,大约是 730G,如果用篮球场大小来比喻的话,还不到一枚铜板的大小,故报告结论中指出:“这样规模的审查十分微小,且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国家社会之安全,不会用于一般民众之隐私。”
2013 年 8 月 14 日,美国陆军一等兵曼宁(Bradley Manning)针对向维基解密泄漏 70 万份国防资料进行公开道歉。他一开始宣称公开资料乃是一种高尚的正义行为,不过在面对高达九十年的徒刑时,士兵选择了妥协;律师宣称他有精神疾病,而他自己也对自己的行为造成国家社会的不安感到无比的痛苦。这一剧情发展,简直像是《大义觉迷录》中的曾静,又像是《1984》中真理部干员的最后忏悔。
关于网络是否需要进行审查这件事情的争论其实已经逐渐分歧,有一派认为既然网络已经成为今日社会的主要资讯管道,影响如此深远,一定程度的管理将不可避免,也有一派坚定地支持网络的完全自由与无国界化。其中较为费边的一派则指出,法治国家应该给予任何遮蔽、审查的理由一个适法性的交代。
因此,他们认为可以用 451 unavailable 来取代传统的 404 Page Not Found 。 451 这个数字来自雷·布雷德伯里(Ray Bradbury)的反乌托邦科幻小说《华氏 451 度》(Fahrenheit 451)。书中描绘了审查思想而焚书坑儒的未来世界,类似于日本作家有川浩的《图书馆战争》。
451 运动希望使用 451 代码来显示被审查、遮蔽的网站,也纪念 2012 年过世的作者。 http 451 代码应该告知网民因为什么理由导致该内容被关闭或无法访问,使得国家公权力的网络审查能够更透明、法治化。(Slate.com 上面有关于这一提案运动的研究,详细按此)
目前,这个代码运动尚未获得认可,另外也有许多相关的缺陷。不过网络审查与个人隐私、自由资讯流通的界线与争辩,必然成为近年来思想、人文法律与科技界最重要也最严肃的讨论话题。
参考资料:
Don't worry, NSA says—we only “touch” 1.6% of daily global Internet traffic. arstechnica [Aug 10 2013]
An Internet Censorship Notice To Honor Ray Bradbury. Slate [June 14, 2012]
曼宁在军事法庭为其泄密行为道歉,纽约时报中文网,2013 年 08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