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原文:Anonymity vs. Real Identity
之前我参加过一个有关用户关注度档案(APML,Attention Profiling Markup Langauge),身份验证 (OpenID) 和数据权限(Data Portability)的座谈会,当时是 2009 年,正是我们刚刚从匿名聊天的时代走出,进入 Facebook 的“实名时代“的时候。
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直到今年这些问题还一直在被讨论,只是或多或少的修饰过。
几天前,我有幸和 09 年一起讨论这些问题的人们再度聚餐,他们如今已经成为一些顶级社交网络的技术领头人。讨论一番之后,我们对 09 年那些问题的见解似乎还是停留在原地。于是转而兴奋地碰撞技术火花,讨论如何将用户在各个社交网络的信息碎片结合,从而建立完整信息和用户档案的解决方案。
就我个人而言,想法和几年前已经有了很大不同。
当时的我认为,统一不了用户身份信息,这是一个需要去解决的组织数据结构上的瑕疵。太多社交网站,太多用户登陆认证信息,太多个性化的内容格式,用户肯定疲于应付身份的频繁切换。
在当晚的聚餐上,再次听到同行们提出这些问题,在讨论 Secret 和 Whisper 时争论到底是匿名好还是实名好,他们的观点帮我进一步想清楚的自己的立场。
我确实认同在不同的应用服务之间,有一个最基本的信息交互,可以增加数据挖掘空间,便携性也好一些。但这不是全盘赞同,我也有我自己的理由。
我们使用的任何应用,工具,社交网站都是我们的写照。他们是“媒介就是信息本身”最真实的化身。这里根本不存在需要解决的统一身份的问题。
当用户选择登入某一款 app 时,就和他选择一身西装,一个餐馆,一个夜店一样,都是他的自我呈现。
更细致的说,你选择这款 app 的这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和你用它来做什么是一样的,都是自我表现的一种形式。
当我们开始用一款 app(也就是我们表达自己的媒介),身份登入和创造内容的形式(也被称为社交动作)会影响用户当下和 app 的交互。每个媒介有其自己的社区契约,它造就了独属于这个社区的用户行为,让用户可以声明和表现自己的形象。散落在各处的碎片和信息的不连贯,让他们表达不同的自己其实正是意义所在。
而不同 app 之间的隔阂已经没那么重要(虽然我们在 09 年想摧毁这道柏林墙)。大多数情况下,Instagram 的用户不想让更新信息出现在 Facebook 上。这并不是问题,而是真实的用户场景。
简而言之,在社交网络间并不存在什么信息结构性的问题(原谅我工程师的作风,总想找出优雅的统一解法)。甚至不存在什么匿名和实名的问题。每个 app 就是一个媒介,让我们在真实的世界中人性地表达自己。而这个自己,是有多个侧面,那个更充盈更完整的自己。其实每天我们都需要这样的表达。
事实上各种媒介涌现,消亡,变幻不息,大家都三分钟热度,只有少部分能成为主流。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穿什么,选择去哪家酒吧,选择用哪个 app。归根结底我们选择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让我们可以诉说自己的方式。
注:图片来源 https://www.flickr.com/photos/stianeikeland/3696386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