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的三个“不敢”:不敢把自己当成巨头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周鸿祎的三个“不敢”:不敢把自己当成巨头

周鸿祎的三个“不敢”:不敢把自己当成巨头

 2013/12/20 11:09:17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周鸿祎怕什么相比于竞争对手的联手围剿,周鸿祎更怕公司内部失去创新的活力以及用户的支持。文/沙磊“从不敢把自己当成巨头”。在“不敢休假”,“不敢用微信”之后,周鸿祎抛出了第三个“不敢”。这个“不敢”,说明他怕。周鸿祎怕什么呢?9月16日,腾讯以4.48亿美元战略入股搜狗。周鸿祎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凶险:百度、腾讯、金山、搜狗组成的“BTJS集团&rdquo
  • 标签:自己 周鸿祎

周鸿祎怕什么
周鸿祎怕什么

  相比于竞争对手的联手围剿,周鸿祎更怕公司内部失去创新的活力以及用户的支持。

  文/沙磊

  “从不敢把自己当成巨头”。

  在“不敢休假”,“不敢用微信”之后,周鸿祎抛出了第三个“不敢”。

  这个“不敢”,说明他怕。周鸿祎怕什么呢?9 月 16 日,腾讯以 4.48 亿美元战略入股搜狗。周鸿祎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凶险:百度、腾讯、金山、搜狗组成的“BTJS 集团”全面围剿 360 的阵型已经列好,向来以弱者心态挑战巨头的周鸿祎,这次成了真正的少数派。但周鸿祎却毫不胆怯,仍然一次次地发起战争,搜狗、金山、百度、腾讯……,敌人越强大,他的斗志越旺盛。

  11 月 19 日,周鸿祎在中国政法大学做题为《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互联网垄断和硅谷精神》的分享中,直指中国人性格的弱点,随大流、崇拜成功者,同时害怕失败,不敢做刺头,以挑战者的姿态颠覆巨头,这也是中国出不了乔布斯的原因。

  应该说,周鸿祎是不惧挑战的。从他多次对外的演讲来看,他呼唤竞争,呼唤 80 后、90 后开创新商业模式,呼唤互联网不再只是几座沉闷的大山,不再是十年后二十年后还是他们这一帮 70 后、60 后“老帮菜”在台上指指点点。他对国内互联网行业后继无人的情况深怀忧虑。

  作为挑战者,周鸿祎也确实显示出他过人的能力。2006 年,周鸿祎祭出“免费”大旗,360 安全卫士在半年时间内就占领了由瑞星、金山等主流厂商盘踞的安全市场。作为“免费安全”的首创者,周鸿祎认为免费打中的是用户的痛点,你的用户体验超过别人,你对用户好,无论竞争对手用什么手段攻击你,都可以不断地蚕食市场,逼着主流厂商不断后退,从而成功地拿下整个市场。

  目前,360 可以享受这一市场了——市场覆盖率近 90%,为超过 7 亿互联网用户提供 PC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免费安全产品及服务。问题在于,坐拥 90% 的市场,已经不可能再被竞争对手打败的周鸿祎,却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焦虑。

  在上述活动中,周鸿祎意识到自己很难保证公司大了之后一定会永远保持创新,他不止一次在内部会议上向员工强调:他不担心巨头的围剿,他担心的是公司内部出现问题,最后打败自己。

  “如果有一天我们变腐朽了,你们可以来打败我们。”

  奇虎突围

  文/沙磊

  奇虎 360 公司位于中关村电子城的中心地带,这是一个充满着艺术气息的安静社区。它看上去丝毫不像是虎踞之地。

  执掌 360 公司八年来,周鸿祎在摆满高档音响的办公室挑起无数战争,让互联网巨头恨得咬牙。

  业内人士总结到,在客户端、安全、搜索、移动互联网等领域,360 分别扮演了挑战者、颠覆者等好勇斗狠的硬茬儿角色。

  “与朋友保持紧密的关系,与敌人保持得更紧密”。拿《教父》中的唐·考利恩说的这句话,来形容周鸿祎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多年来,他与数家竞争者结怨。

  “谁的拳头硬,谁的用户就多”。周鸿祎爱打硬仗,但未必都是胜仗。

  无人喝彩的口信,偃旗息鼓的 360 特供机……困住了奇虎这头老虎吗?

  走出“失败”

  微信大红大紫的今天,令网易和阿里按耐不住,不舍重金在强推易信和来往。如今,再也没人谈论“口信”。

  甚至周鸿祎都没有想过卷土重来,再发力做一款口信的替代性产品。360 内部普遍理解是,社交软件产品就不做了。总之,他不准备打这个翻身仗了。

  2011 年上半年,腾讯旗下微信出来的时候,周鸿祎想做个产品阻击一下,命名为口信。现在看来,方向选择没问题,时间节点也是赶了个早集。周鸿祎看到基于通讯录的方式肯定是没错的,而不是像陌陌那样基于跟陌生人交友。

  可惜的是,360 团队在这方面没经验。口信的空间占用、流量占用、界面设计等各方面虽说能够实现基本功能,但是就是不如竞品好看、好用。

  后来,口信基本上宣布失败,后来也没有再更新,存在不过半年多时间。口信成为周鸿祎眼睁睁错失的机会。对此,360 内部总结到,如果有好团队的话,口信会有一席之地的。产品确实是比较重。粗糙,界面不太好,一看就不 sexy。就像有的人那样,眼镜鼻子嘴都在,但就是丑。

  这证实了 360 在社交方面显得乏力。但是,周鸿祎对某一个产品的失利并不过分担心,他常用毛泽东在《建国大业》中的十六个字教导员工:“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地失人在,人地皆得。”他还用另一个例子为自己打气:十年前,SP 行业非常红火,日进斗金,那时候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赚不到什么钱。十年之间,这个行业整体堕落,几乎每家公司都把手伸进用户兜里抢钱,用各种方法坑蒙拐骗,最后整个行业都搞臭了,完全失去了用户信任。

  所以,“我一直讲,看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否成功,早期赚钱不赚钱不重要,只要看它的产品是否足够得好,是否好得足以凝聚人气,好得足以形成海量的用户基础。”周鸿祎说,如果是 YES,这家公司就一定有用户价值,它只要是有用户价值,就一定会找到某种形式去释放出商业价值

  哪怕一百个产品都失败了,只要有一个成功就足够了,例如腾讯的微信。胜败乃兵家常事,手机客户端的战争在四年前就埋下伏笔。

  当时,360 已悄悄把安全卫士产品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进行延伸。2009 年,360 收购易安信公司,改造成 360 手机卫士,那时塞班平台比较多,当时安卓和塞班谁更有前途大家还不知道。目前来看,如果当时不做的话,现在基本就会被腾讯手机管家抢到第一位了,正因为如此,即使腾讯紧赶慢赶的话也只能够做到第二。

  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发布的《2012 年度智能手机用户安全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在对手机安全类产品的选择上,360 手机卫士以 79.6% 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保持绝对领先地位。

  这也为 360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打下了根基。如果在手机助手和手机卫士方面没有较早就定下来的话,360 在移动领域就不会有什么根基。2012 年,BAT 都还没有进入手机助手领域。那时候,大家对此能否赚钱持怀疑态度。市场上主要玩家是 91 助手、应用汇、安卓市场。360 进去之后,在移动端上把优势做起来了。360 一个较早加入公司的员工说:“如果 2012 年我们不选做这个,百度、腾讯再一发力,就没 360 的戏了。”

  目前来看,其一,由于占位早,360 手机助手还是非常成功的。这使得百度不得不花 19 亿美元购买 91 助手。其二,360 手机助手已经成了一个占比很大的收入源,尽管还没有完全商业化。

  今年国庆节前,360 手机助手推出新功能,引发联想、华为、小米、搜狗等公司纷纷下架 360 产品。面对业界的合纵连横,360 利用和谈,十来天即一一化解。

  周鸿祎一贯的主张是把复杂的东西做简单,好用;马化腾的做法是把简单做复杂,好玩。两者相较有高下?在工具性产品方面,老周可以把复杂安全软件做的简单,很多人跟着 360 去做,比如腾讯和金山的手机卫士、手机管家会保持跟进策略,浏览器、导航,金山也都在做。由于搜索工作量比较大,金山没有去尝试。

  作为创业公司,360 资源是有限的,得用到“行得通”的地方。

  在 PC 端,作为互联网入口的浏览器对于 360 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截止目前它在 PC 端的市场占有率达近 30%。2010 年手机浏览器方面 UC 已经形成品牌,QQ 在追。

  至于搜索移动端,现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360 还没有推出移动搜索。移动端步子是不是有点慢?360 负责搜索的副总裁于光东说,其实也说不上,移动端要比 PC 难做,二是不想把简单的 PC 复制到移动上面,用户体验不一样,为此我们会去做特别的准备。之前没想一起做。“利用好今年最后一个月的时间,争取做好吧。”言辞间,他在为自己打气。

  “免费”的痛苦

  钟情用户,仇视垄断是周鸿祎的一贯风格。

  他的口头禅是宁愿得罪同行,也不得罪用户。但有些由他掀起的互联网界热闹场面、被动局面是他自己无法预料到,并且无法控制的。但是,每一场战争,周鸿祎首先考虑到的是用户的利益,比如 2006 年 360 安全卫士杀流氓软件断了流氓软件开发者的财路;360 手机卫士屏蔽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导致保险、房产中介等行业反弹;360 手机助手推出的卸载预装软件功能得罪了小米及联想等一班手机厂商;“3B 大战”中挑战百度虚假医疗广告,甚至“3Q 大战”时推出的 360 扣扣保镖都是用户自己选择用来屏蔽 QQ 广告。

  在外界看来,颇有点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的霸道,但只要是对用户好的事情,周鸿祎就要做,哪怕得罪所有同行也丝毫不考虑后果。

  周鸿祎一直期许的商业偶像是 Netscape 创始人、硅谷著名投资人马克·安德森。20 世纪 90 年代,微软通过捆绑垄断打垮网景浏览器,但这件事开启了美国和欧盟长达 10 年的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让人们认识到垄断对行业创新的负面作用。在周鸿祎眼里,马克·安德森虽败犹荣。

  现任 360 市场公关副总裁曲晓东,14 年前就曾经和同事一起采访并撰文《周鸿祎的互联网世界观——从一个人到一个企业》,讲到周鸿祎对互联网的看法。“你得推大众产品,免费是最好的壁垒。免费最好的商业模式。”那时,不到 30 岁的周鸿祎信誓旦旦地说。

  免费是他 1999 年就呼吁的观点,而 10 年后藉由时任《连线》杂志总编辑克里斯·安德森推出的《免费》一书引领的免费潮流在互联网界才开始逐渐地深入人心。在免费基础之上,建立收入模式,这应该是早年的周鸿祎对互联网商业的本质认识。而免费是现在大家才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在 1999 年的时候,大部分人的认识都没有达到这种前瞻性的程度。

  自此,免费的产品主义成为他互联网世界观的基础。周鸿祎说,这种启发归因于《硅谷热》这本书。

  在 360 内部,产品主义通常称之为拜用户教。一点也不稀奇,公司文化打上了老周强烈的烙印。360 品牌总监尹小山说,老周经常讲,产品做不好的话,技术也没用。用户不关心你用什么技术,而是产品体验。很多人都知道,苹果手机没有什么通讯专利触摸屏也不是它的技术,iTunes 也不是苹果独创的。周鸿祎说,苹果手机没有先进的技术,但是却创新出令世界惊叹的伟大产品。

  一方面,周鸿祎拜用户为上帝;另一方面,他对垄断恨之入骨。于光东告诉《东方企业家》:“我们的态度跟各种巨头对抗,为用户打仗。这种勇敢和勇气让我们为之沸腾。”

  至于周鸿祎好斗的美名也就很好理解了:发动很多战争是因为用户,360 一次一次获得用户抬爱,使他愈战愈勇。360 在巨头那里虎口夺食,势必引发巨头憎恨。

  拿搜索来说,不少客户见到于光东都说,“太盼望你们长大了,我们被百度掐着脖子很多年了。如果快餐只有麦当劳,那么服务一定不会很好。对于用户来说,竞争会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更便宜的价格。”

  这让周鸿祎坚信对用户好,360 就会持续地发展;用户不爽,竞争对方怎么样,跟我们没关系。他总把自己比作鲶鱼,希望行业良性发展。事实上,360 搜索出来一年,百度做了不少改变,这对行业是好事。

  360 跨越免费杀毒软件这一门槛也许更能说明周鸿祎的“爱恨情仇”。但迈开这一步并不是一马平川的事情。不光同行、对手要面对他这个硬茬儿。有时候,投资者对他也无可奈何。2006 年,当周鸿祎霸气地提出放弃一年近 2 个亿杀毒软件收入时,投资者哭着求的有,拍桌子的有,反正都不接受老周这一“离奇”的想法。投资者实在拿他没办法,说等上市之后再免费多好,到时候你爱怎么着怎么着。但周鸿祎坚持不答应,后来的结果是 360 用免费模式颠覆了杀毒行业。

  小心翼翼的生意

  “很紧张,很紧张。”于光东回忆起 2012 年 8 月当时推出 360 搜索的时候,心有余悸。但仅仅 10 天,360 搜索就斩获了 10% 的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份额

  一年前,360 提出搜索市场年增长率 10% 的目标。2013 年 8 月,它如期实现了。CNZZ 数据显示,截止目前,360 搜索市场占有率为 22%。

  “360 搜索要给用户提供真实可靠、方便快捷的服务,而不是信息检索,不是广告。”在于光东眼里,这是 360 和百度等搜索公司差异化之处,也是 360 快速起飞的根源。

  对于 360 搜索,周鸿祎一直强调有限度的商业化。

  在这一思路下,360 对待商业化的逻辑是希望建立在不影响用户体验前提下的商业化,一上线就宣布不做医疗广告。“我们满足用户的需求,不是以广告形式呈现的。而是把专业的结果呈现给用户。真正在搜索上做广告的是暴利的医院,欺诈性的医院。花费不菲的广告费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于光东说。

  搜索最关键的是用户体验。坦白地说,今天百度在搜索市场处于垄断状态,360 搜索面临着品牌壁垒、用户壁垒、行业壁垒。百度所有代理商都不让做 360 的业务,被要求不允许和 360 合作,只能二选一。今年 9 月,王小川搅黄了大老板张朝阳与周鸿祎的密约,成功阻击奇虎 360 的收购,老周把搜狗揉碎融入 360 的计划落空。腾讯注资搜狗巩固防御 360 的护城河。这也给 360 增加了竞争的难度。

  那么,360 宣传作为新一代搜索的招数是?

  其一,放弃医疗广告、网站竞价这块。免费把所有官网放在首位,拿掉非官网。周鸿祎虽说在割肉,他相信这对用户来说是比较好的,用舍换取用户的支持和认同。

  其二,搜索界惯例主推 Pagerank 被点击的次数,360 推出基于用户的 Peoplerank,让用户自己评价好坏,把好网站推送到靠前位置。

  其三,提供欺诈全赔服务。为什么敢呢?有两道防线,第一做筛选;第二根据评分,增强识别性。针对漏网之鱼,再去全额赔付。

  在周鸿祎的支持下,于光东首先要考虑的是把搜索体验做好。他说,360 搜索不光三四年不必考虑商业化,而是未来 360 也不会去考虑损害用户的商业化,要做有节制的,有限度的商业化。

  从阶段来说,360 搜索商业化的程度目前在初级水平。周鸿祎放弃了低成本高利润的诱惑,坚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对待用户。其用意也不言而喻,保证其“良性的商业化”,判断标准是老百姓喜欢或能够接受的。

  周鸿祎的逻辑是如果服务是损害用户体验,就不做,这会让用户无从选择;好的商业化都是跟用户休戚相关的,否则用户数量不会提高,360 商业模式大厦的地基也就无从夯实。 今年 11 月 16 日,第十三届高交会上,360 总裁齐向东也表示:“希望 360 的收入不是卖出去的,而是自然产生的。我们只追求一个自然的增长速度就可以了。”

  艾瑞数据显示,2013 年第三季度,360 搜索营收份额占比仅为 1.6%,百度占比 81.4%。现在互联网医疗广告市场百度上的收入是 150 亿,仅医疗广告就为百度贡献了 50%-60% 的收入。

  “有限度的商业化之后,我们保守估计是一年最少损失几个亿。”于光东推心置腹地说。这也从侧面佐证了 360 搜索商业化的小心翼翼。

  百度视频盗播、盗链等问题最近受到国内众多主流视频网站的讨伐,医疗欺诈问题更是由来已久。这也为 360 搜索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果百度不去关心用户的感受。我觉得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于光东慎重地说。

  《东方企业家》了解到,一年多来,360 搜索至少做了几十项创新。比如说,认识到搜索是一种体验性不是那么强的产品,是一种被动性的产品之后,它做了差异化创新,就是双击 Ctrl,一步进入搜索框。

  更进一步,360 也试图用娱乐、音乐、电影和用户走的更近,这些用意无非是要吸引年轻一代用户。和《中国好声音》多方位的版权合作即是一例。特别容易理解,跟娱乐产业合作对年轻人很有号召力。

  360 跟搜索的缘分看起来是早有预谋。不少人给这家带着搜索基因的公司戴上了搜索搅局者的光环,一如它在安全领域的纵横捭阖,仿佛凭借一个好的概念和巨大想象空间就能一夜之间推动改善整个行业的竞争环境。然而现实有其颠扑不破的规律,从新一代搜索的概念到真正改变行业环境需要 360 搜索扎扎实实的地做更多的工作。

  他还有机会吗?

  “你们不按流程办事?”

  “什么流程?”

  “就是规章一步一步走啊。”

  “我说,从来没有啊。”

  “不按流程办事会死人的。”华为方面急了。这是一次华为和 360 就特供机事宜的对话。

  “如果半成品时出现问题,这就意味这批硬件产品全部成为垃圾。”华为说的很是严肃。而在 360 员工看来,出了 bug,顶多会被骂一遍,加个班,打个补丁升级一下就 ok 了。

  公司后来总结道,这也成为特供机失利的一个主要原因,毕竟手机复杂度是很高的,需要慢工出细活。

  手机业务的碰壁,并不意味着 360 放弃做硬件,尽管周鸿祎不止一次宣称不看好可穿戴设备。“是这样的,我们换个思路做硬件,我觉得从一个更小的点,更简单的产品,快准狠地把握硬件。手机复杂度是很高的。如果自己本身不是硬件公司,你自己做手机,风险太大,再加上没有工艺、质量、销售、售后等方面经验。”

  周鸿祎对此心知肚明,小米好几千人,大部分集中去做硬件。360 也是几千人,但是做硬件的人手寥寥无几。

  那么,他还有机会吗?

  众所周知,目前各式新颖奇特的智能硬件产品像走马灯。360 副总裁、硬件负责人沈海寅细数了一下,中国硬件市场目前正在被互联网类的企业和团队重新激发,尤其是在一些新兴的穿戴设备类智能硬件方面,穿戴设备八大件(手表、眼镜、手链和腕带、项链、戒指、腰带、头饰、鞋)将来都有可能打破技术创新壁垒,让普通用户充分感知和使用。

  但真正有多少是立足于考虑用户需求呢?尽管苹果要出智能手表、谷歌推出智能眼镜,但在周鸿祎看来,可穿戴设备并非代表用户真正的需求。

  为了抢占硬件业务,360 公司内部成立了很多和硬件相关的产品小组,分头行动,但在供应商资源等方面都使用共同的平台。这样既确保了团队快速创新的效率,又能够足够扁平,跨部门的沟通协作非常有效。这种模式在 2013 年还是在试错和磨合阶段。

  显然,做硬件是个十分困难的过程。硬件产品质量不好把控是个不可忽略的重点。

  谷歌曾经和三星合作生产过谷歌特供机。360 特供机是厂商出硬件,360 出市场方案和营销方案。尽管有些厂商生产的机型卖的不错,但总体来说 360 特供机最后还是走了麦城。

  虽然很多厂家都说质量达标,但达到 ISO9000 生产标准并不是用户的标准。所以说,360 特供机收获了一大笔经验和教训。之后,360 做手环时对厂家的选择就挑剔了,并且对质量进行严格地把控。

  至此,周鸿祎硬件产品的思路不得不做出调整。随后 360 启动了比手机简单多了的随身 wifi 和手环项目。儿童手环是 360 在大安全领域的第一次软硬结合的探索。

  据了解,当 360 安全手环在官网推出免费赠送 5000 个体验产品时,在线登记人数飙升至 16 万人。此前,今年上半年推出的随身 wifi 则是 360 尝试自主研发硬件的第一款产品,出货量已达 400 万件。

  目前,互联网企业做智能电视几乎成为潮流,因为智能电视本身就具备很强的互联网特性。像做手机一样,互联网企业的短板当然会体现在生产体系、配送、售后等硬件相关的体系上。

  “360 是否进入,取决于 360 的用户是否有真正的需求,以及在安全方面的长足考虑。就目前情况来说,我们希望能够避开类似电视、手表、手机等红海领域,集中资源把现有的硬件产品做到极致。”沈海寅说。

  在硬件复兴的时代,周鸿祎的原则始终如一:你的产品真是普通用户想要的吗?(完)

  “简单”之政

  文/沙磊

  互联网界传言,在 360 工作一年,可以抵得上在其他公司工作三五年。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在 360 一年学到的东西抵得上在其他公司三五年,员工会沉醉于公司“简单”的企业文化;另一层意思则是:累。

  老周很挑剔。对他人不满意,对自己更不满意,对什么都不满意。

  挑剔的表现方式是老批评人。“这做的不好,那做的不好。像我们干活的都累得四脚朝天了,已经非常尽力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 360 员工告诉《东方企业家》。

  就拿稿件来说吧,一般人看来差不多就好了。但同样一个东西到周鸿祎那就不行了。“什么烂玩意,大街上拉几个人问看看。标题行吗,吸引人吗?普通用户看得懂吗?他们能够明白什么叫流量吗,什么叫导入吗?”上述员工说。

  跟随周鸿祎七年的副总裁于光东说:“跟老周干的这些年,对我们来说,不容易。”

  不容易,要将产品的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确实不容易。

  有一天,周鸿祎对于光东说,我用了你的影视产品。于光东心里默认说:“老板你就说吧。”言下之意是,你批评吧,开炮吧。没想到,老周说,“做的还不错。”于光东心想这太罕见了。

  “但是当时可能评价还不错,过几天,老周可能会找出问题。‘我跟你讲……’”于光东说。

  一个产品,只要有人在微博或其他渠道给老周指出任何一处小问题,他都会即刻督促员工去解决。“他是在产品上有洁癖的人。”于光东说。这样的话使新入职的部分产品经理就受不了了,甚至受宠若惊。

  “这么个小问题,这么个大老板,亲自打电话给我们,还告诉我产品怎么改,这在其他公司是不可想象的。”360 技术部门的一位员工告诉《东方企业家》。

  即刻这样一种要求使得 360 公司的员工必须保持 24 小时待命状态,好多个节假日没法休息。因为竞争对手会利用节假日发起进攻。于光东也深有体会,很多次“互掐”的斗争都是从节假日开始的。比如现在和搜狗的讼争。

  周鸿祎的目的很简单:360 要扁平化,无论何时。

  到目前为止,360 的自由“创业”氛围还是不少员工推崇的。周鸿祎所强调的是,事情要自己去推动,员工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当作创业项目来展开,哪怕老板不同意,你认为对的就可以去做。很多小的产品,自己“拍拍脑门”,找几个人就可以干。360 随身 wifi 设计就是仅由 5 个人来完成。而当时老周并未看好此事。

  尽管产品方面管理比较宽松,但公司资源并不是自动为你配置好的。不是“我跟老大说了,老大同意了”,然后就万事大吉了。老大同意,并不意味着事情就水到渠成,就完成了,你得去做说服工作。你得去找人,光找老大是没用的,自己找合适的人手,建立起一个项目团队。

  在产品方面,快速执行的好处显而易见。即使在 360 的内部架构,也都是围绕着“快”和“简单”设置的,甚至老周会经常去找一些普通员工来开会,亲自参与到一些项目中,而不是直接找他的领导。

  “我们要找到这个狠劲,才能做的更好。不下狠心,就无法克服困难。我们会用创新继续努力,为用户送上惊喜,并切实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泛泛地推同质化产品。”沈海寅告诉《东方企业家》。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因为你有强大的对手,你又不具备强大对手的资源。资源有限的时候,你一定要单点突破,不能面面俱到。”周鸿祎喜欢把这样的狠话写在博客上。

  类似言论导致外界对周鸿祎的印象是比较偏激和固化。而 360 品牌总监尹小山的感受是,周鸿祎以前可能比较好胜,现在不像以前那么明显和强烈了。

  “我就很屌丝的一个人,不像有的公司 CEO 会跳拉丁舞,女员工昏倒一大片。”周鸿祎在公司年会上拿自己开涮的同时,依然不忘暗暗调侃一把“死对头”李彦宏。

  值得一提的是,2011 年上市的时候,360 员工的持股比例是 20%,2013 年,这个比例接近 24%,员工是这家“简单”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