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人有耐心用键盘敲一小时或两小时,将自己的想法、生活上的小事、敏感多变的心绪记录下来?
自 2008 年开始使用 Yo2 搭建博客,后来又用 WordPress 加 VPS 搭建个人博客后,我得承认博客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变化。从讨论时间管理、个人提升的话题入手,逐渐地从网络中认识了不少朋友。我还记得参加了 2009 年的“中文网志年会”,与已经认识许久但素未谋面的网友见面,那种让人温暖的感觉,很难忘怀。要说网络如何影响我的生活,当然是从我拥有一个独立博客开始。
但看一看最近这几年出现的社交网络,微博/Twitter、Instagram/Flickr、花瓣/Pinterest 等等,当我花在这些地方的时间越多,我花在博客上的时间就越少。自己如此,别人如何呢?上周末,打开收藏夹里的老博客,许多已经打不开,那些曾经爱写字的人停笔了。在让我感到一阵阵惋惜的同时,也在思考:是否博客已经彻底过气?
最终,我从 GagaOM 创始人 Om Malik 的文章里收获启发。
巴黎,是一系列事物的代名词,香水,美食,艺术品,时尚等等。Malik 在这个城市的街头巷尾里流连,走进一个又一个独具特色的小店。终于,他来到 Le Bon Marché,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当 Malik 在这家“贵妇百货”里徜徉时,他发现无论是里面所展示的品牌,还是产品,都传达统一的信息:优雅、格调和奢华。
而在另一家商店 L’éclaireur,则展现不同的风格,它展示各式各样独特的商品,每件商品的背后都有独一无二的故事。对比 Le Bon Marché 和 L’éclaireur,前者展出数量繁多的商品,后者则可能只展出几百种商品,但 Malik 觉得它们都在传递强烈的信息:它们的独一无二。
文章最后,Malik 称,他尝试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己的观点,但最终结果令自己失望。他认为,他最终都需要一个地方把它们放在一起,而这个东西就是博客,就好像“一个中心位置,能够将所有乐高积木拼在一起。”
或者这就是一个“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过程。从博客大潮,到现在社交平台兴起,而经历过这一切的 Malik,最终还是回归博客。重新审视博客的独特价值,他认为,博客的作用,就是“数字人生聚合器”。
Malik 的感慨表明,当我们沉浸在碎片化信息与碎片化表达的世界里,我们逐步渴求着能够完整体现个人个性的博客回归,就好像巴黎街头的 Le Bon Marché 和 L’éclaireur——
所有我们在博客上更新的文字、图片、链接以及其它的东西,都在体现着我们的经历、思考、发现、审美、格调、兴趣等等。我们不会因为不同的平台而化身成不同人格的人。在微博上的表现像是一名生活沉闷的大叔,在豆瓣上却是一个闷骚的文艺小青年,所有的这些都在一个地方展现的时候,别人才会有更多的了解:原来一个喜欢摄影的你,原来还是一个死亡金属的爱好者,甚至是一名航模狂热者。
而只有这些不同的兴趣、思考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一个人才能称之为人。那些零碎片段无法决定我们。
每当回顾自己曾经写过的博客,我总是有一种重新认识自己的感觉,时间间隔越长的博客,感觉越新鲜有趣。“原来我那个时候是这样子写东西的。原来我那个时候是这样认为的。”而每次只分享 140 个字的微博,到底能够展现自己多深的思考呢?也难怪有人会不断删除自己发过的微博。因为缺乏当时的情景,那时候所说的话,反而变得无可理喻。就好像在看着一个全然陌生的自己。
许多人认为,拍照才能留下回忆,然而却有研究表明,那些在博物馆将每件展品都拍下的人,反而难以回忆自己在博物馆看到了什么;而那些只针对特殊展品拍照的人,却能够回忆出更多的细节。当我们在社交网络不断分享片言只语、浮光掠影的时候,其实就好像这些急着为所有展品拍照的人,在着急着记录的同时,失去细细品味的余暇。当我们在微博上冲动发言的时候,实际上只为每句话留下 3 秒钟的印象而已。
社交网络会杀死博客吗?说实话,我认为不会。也许作为一个商业化的模式,博客已经逐步被社交网络所取代,然而就如同它的诞生时,互联网世界开始不断强调个人的价值那样,只要有人喜欢写作并发布文字,那么博客就不会死亡。
作为商业模式的博客已死,作为个人的博客行为将长存。
注:我的个人博客后来搬进 Tumblr,依然一直维持着更新,不管内容的长短,不管是图片还是文字。
题图来自 car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