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睿
关于互联网金融有很多话题可以讲,比如在线理财,比如小额贷款,比如 P2P,比如虚拟货币,但是有一个话题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那就是个人征信。个人征信并非不重要,事实上它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只是在中国的现有情况下,个人信用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关于个人征信,难以一言以蔽之,笔者近日与多位业内专家交流,得到了一些关于征信行业发展的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与君共享。
阿里巴巴想做个人征信
央行出台的《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将于 12 月 20 日开始实施,届时央行将开始受理征信牌照的申请,预计明年 3 月份开始发放。有一家互联网公司对征信牌照很有兴趣,它是阿里巴巴。
根据央行今年 3 月份公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需经央行批准,取得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并接受央行的审慎性监管。
阿里巴巴为何对征信牌照感兴趣?一位征信行业人士直言:“阿里巴巴想做银行,但是它自身的数据不够,它想获得更多的数据。”虽然阿里巴巴已经拥有大量的线上交易数据,但是线下交易数据,以及阿里系之外的数量更庞大用户数据,阿里巴巴并没有。
但是阿里巴巴要申请征信牌照实际上面临政策难题,《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征信机构符合两个“第三方”:信息来源于第三方,信息提供给第三方,阿里巴巴两方面都不符合。
同样对征信牌照感兴趣的还有平安集团下属的 P2P 平台陆金所、位于上海的网贷资讯平台网贷之家,以及 P2P 平台人人贷。
个人征信机构刚刚起步
与美国发达的征信机构相比,国内刚刚起步,个人征信机构有央行征信中心、深圳鹏元、上海资信以及北京安融惠众。
安融惠众副总经理夏平解释了其公司的业务模式,瞄准小额贷款产品,利用行业信息信用共享服务平台(MSP),为会员机构提供信息查询及征信报告,安融惠众目前的会员机构有 140 家,主要是 P2P 网贷平台。
会员机构是 MSP 的使用方,也是数据来源方。也就是说,会员机构在考虑向某借款人放贷的时候,可以使用 MSP 查询此人在其他公司的贷款状况,查询的同时此人的本次借款需求也会被提交至 MSP,供其他会员公司查看,目前日查询量约 5000 单以上。这样如果一个借款人同时在多处借款,会员机构可以考虑其风险。此外借款人黑名单可在会员机构间共享。
安融惠众面临的尴尬问题是没有牌照,业务无法大规模展开。此外《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也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并约定用途。这样苛刻的条件让安融惠众等民间征信机构目前的信息采集方式几乎难以为继。
互联网公司能做什么?
互联网公司都喜欢声称自己有“大数据”,并因此认为掌握了进军金融领域武器,那么这些数据能不能用在个人征信上?华院数据执行董事宣晓华认为,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是不具备开发信用模型的实力的。
安融惠众这样的征信机构希望与电商类公司合作,但是电商类公司却不见得愿意,因为它们不愿意将数据拱手相让。
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些数据到底是谁的?比如淘宝上的交易数据,是淘宝卖家的,淘宝的,还是用户本人的? 淘宝能否不经过用户同意将这个数据留作它用?正如上文所说,互联网数据用于个人信用,会受到相关法规的限制。
中国并没有美国 FICO 这样的信用评级机构,也没有市场化的征信环境。我爱卡网涂志云认为:“互联网重构金融,大数据重塑信用”,只是中国可能要用 10 年的时间走完美国过去 30 年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