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齐乃微软大牛 值得鲍尔默接班人学习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奥齐乃微软大牛 值得鲍尔默接班人学习

奥齐乃微软大牛 值得鲍尔默接班人学习

 2013/11/28 15:42:48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一旦微软董事会宣布下任CEO人选后,一定会有大量无关紧要的评论涌现。这些建议不外乎“出售某项业务、收购某家创业公司、招聘人才、裁员、转向移动、做大、向东、向西”等观点。图:左为雷·奥齐(RayOzzie)当时鲍尔默说的“AllThingsDigital”会议前不久,Ozzie在2010年从微软离职在大家可以自由提建议时,技术分析师和无所不晓的专栏作家大都渴望在黄金时间兜售其世俗观点。鉴于我们谈论的是微软
  • 标签:微软 学习 鲍尔默 微软大

  一旦微软董事会宣布下任 CEO 人选后,一定会有大量无关紧要的评论涌现。这些建议不外乎“出售某项业务、收购某家创业公司、招聘人才、裁员、转向移动、做大、向东、向西”等观点。

图:左为雷·奥齐(Ray Ozzie)当时鲍尔默说的“All Things Digital”会议前不久,Ozzie 在 2010 年从微软离职

  在大家可以自由提建议时,技术分析师和无所不晓的专栏作家大都渴望在黄金时间兜售其世俗观点。鉴于我们谈论的是微软,貌似大家对新老板应该怎么做都有发言权。

  斯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的接班人清楚该如何避开那些滔滔不绝的空想家、直接与有着超级智慧的人沟通并获得帮助。第一个应该沟通的超级牛人当属雷·奥齐(Ray Ozzie)。与奥齐沟通,对即将离任的微软 CEO 而言已为时过晚,但却是新任 CEO 的当务之急。

  奥齐对未来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多年来,奥齐一直努力为微软规划后 PC 未来,预言互联网服务和互联网设备的出现。但他的预言却被微软充耳不闻。

  对那些不熟悉他履历的人而言,奥齐发明的 Notes 应用足以使他名震四方,Notes 是上世纪 90 年代一款协作群组应用,当时绝对是一款革命性应用。IBM 后来斥资逾 30 亿美元收购 Lotus,目的就是获得 Notes 应用,这在当时绝对是一大笔钱,同时将奥齐揽入麾下。如果没有 Notes 应用,郭士纳也不会考虑收购 Lotus,因为 Lotus 当时已经被微软打得一败涂地。

  奥齐随后成立一家名为 Groove 的创业公司,该公司于 2005 年被微软收购。次年,他接替比尔·盖茨(Bill Gates),担任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在正式担任该职之前,奥齐试图希望微软转变其“以 Windows 为中心”的观点,他在一篇长达 5000 字的备忘录中陈述了微软的不足及在互联网 2.0 时代的潜在机遇。这篇备忘录值得一读。文章主题就是奥齐坚持微软应涉足服务和基于服务的软件,强调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云计算观点。

  奥齐在文章中阐述了其观点:产品必须提供一种无缝体验,支持用户生活中的所有技术,各种技术能够共同作用,这种体验要尽在用户掌控中。这意味着设计方案应该以互联网服务为中心,融合软件甚至硬件,向用户交付有意义的体验和解决方案,如果不从全盘出发,就很难提供该水平的无缝设计方案。

  今天再来阅读奥齐的文章,你就会对其观点不被微软采纳感到纳闷。毕竟微软是一家大型官僚公司,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一致。

  即使我们坚定不移地追求共同愿景,关键方案的执行也不均衡,因为在执行大量方案时,还有许多复杂的事情。在所有大型项目中,任何动态部分都会产生决策与执行的划分。部分小组可能忽略其功能,更糟糕的是,可能开发自己并不清楚其作用的功能。有时在愿景完成后,会发现各个部分无法与最初的愿景完全融合。

  2010 年,奥齐已经受够了。在离职之前,他再次写了一篇篇幅较长的备忘录,阐述自己的思想,这篇文章标题为“崭新的一天”(Dawn of a New Day)。文章写得很婉转,但微软把“以 PC 为中心/以服务器为中心”奉为圭臬,莫名其妙地拖延下去,而 Google 和苹果则在技术增长最快的移动领域获得巨大领先优势。

  奥齐说:“我们竞争对手的一些产品及在新使用方案上的先进技术值得我们关注。他们在移动体验方面的执行力已经超过我们,在无缝融合硬件、软件及服务领域也赶在我们前面,在以互联网为中心的社交网络领域也把我们甩在身后。”

  奥齐还对微软提出忠告:终止让用户感到复杂的工作。

  奥齐说:“复杂性已经耗尽了用户、开发者和 IT 人员的耐心;复杂性为产品的设计、创建、测试和使用增加难度;复杂性带来安全挑战;复杂性令管理员失望。”

  奥齐是一位有先见的奇人。微软最终领悟了他的观点,在奥齐离开微软两年后开始规划自已“以设备和服务为中心”的未来。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