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离不开创业环境,往大了说是大背景大风向,往小了说是互通有无的创业圈子。
对于这一点,身处澳洲的梁卓深有体会。2010 年在 O2O 概念很火的背景下,梁卓做了一个提供澳洲同城指南的“蓝页”,然而,这个项目的发展速度不及团队想象得快,它局限于本地市场,必须经过时间的沉淀。2012 年,梁卓转做 SaaS 服务 Menu Away。
在创业的过程中,梁卓开始意识到澳洲本土缺少华人创业的土壤,既没有形成华人互联网圈子,也没有统一沟通的平台。“亚裔群体在澳洲是弱势群体,华人互联网非常落后,你几乎看不到什么什么像样的互联网产品。”
梁卓希望改变澳洲华人互联网的现状。2012 年年底,在朋友的支持下,他创立了 IDs 书友会。
IDs 意指 Ideas for digitals, 暗指书友会与 Digital 的相关性。“这是从事我们互联网做产品也好,做技术所需要的。”梁卓说道,“一个好的创新的互联网产品,不可缺少的三个元素,前沿的技术,优秀的交互设计,到位的营运能力。”有意思的是,IDs 又可以代表 IT·Design· Operations。
起初,IDs 书友会还只是一个组织非常松散的线下沙龙,由梁卓和朋友借助个人人脉邀请澳洲本土从事互联网行业的设计师、开发者、爱好者在约定的地点定期碰头,参与者无需费用,可以在会场自行消费。会场会提供书籍借阅、免费 Wi-Fi 和咖啡。聚会既会邀请互联网专家进行演讲,也会安排现场招聘、现场求职等活动。聚会上会有互联网的话题讨论,参与者可以抛砖,也可以砸砖,还可以抛出自己的论题让大家讨论。会后通常还有个 AA 制的聚餐。
梁卓自嘲 IDs 书友会是一个“以风格低俗、内容山寨、作风粗暴而闻名的邪恶组织。”“它没有领导讲话那种高度,也没有老师上课那么严格,形式和内容经常变化不一定每次都和你商量。”
梁卓希望,借助书友会给互联网圈普遍比较“宅”的同行们提供个能固定交流、碰面的平台,同时在知识更迭较快、专业技术书籍价格又很高的互联网领域分享图书资源,同时传播开源的理念,推广开源项目,为 IT 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发现、使用、并交流开源技术的平台。
“我们不是 copy 硅谷,而是建立人脉,搭建起澳洲的中国互联网群体。”梁卓提到,在不同国度,不同领域,大家角色不同却彼此依存,只有合作才能从根本提升互联网产品的服务和质量。
作为一个以书会友的平台,IDs 的图书资源来自个人或团体的捐赠,参与者只需交纳押金便可以免费借阅。梁卓强调,IDs 书友会是一个公益组织,绝不会以书谋利。梁卓自己带领着一只小团队进行日常的打理。
“参加 IDs 书友会没有门槛,无需申请,也不用缴纳任何费用,只要你是从事 IT 数码行业的爱好者或者从业者都可以参与,把你的手插入裤兜,在对的时间走到对的地点,跟对的人 Say Hello 即可。”
随着活动覆盖面的拓展和活动经验的积累,IDs 书友会渐渐成为澳洲本土颇有名气的华人沙龙活动,而这个“十几人”的非营利的组织也慢慢转型成为固定的互联网俱乐部——IDs 澳洲互联网俱乐部,每次活动都设立固定的话题。俱乐部目前已经拥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和章程,设立了会长、副会长、财务、顾问、特邀专家、常务理事等职位,线下聚会也从悉尼拓展到墨尔本、阿德雷德、布里斯班、佩斯等城市,会员达到二三百人。
即便发展壮大,IDs 依然没有脱离公益组织的性质,至于运营的费用则来自当地 IT 公司或组织的赞助。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势力向海外辐射,IDs 澳洲互联网俱乐部开始成为连接中国和澳洲的互联网桥梁,为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军海外市场出谋划策,帮助澳洲创业者认知中国互联网公司。比如今年 9 月,IDs 在悉尼和墨尔本两地协办了淘宝达人会。
通过整合澳洲互联网的资源,IDs 俱乐部希望成为一个沟通中国和澳洲互联网的桥梁。梁卓提到,一方面,IDs 会为刚到澳洲的华人提供招聘和求职的平台,会员可以随时收到一些招聘类的信息。此外,IDs 还和墨尔本大学等高校进行一些项目的研发合作,并利用赞助资金为在校华人学生提供奖学金支持,借此与本地 IT 企业建立联系。
最后回到澳洲的互联网环境的话题,梁卓说澳洲并不是互联网创业的天堂,而更适合做研发。“一是市场太小,二是资本市场严格,三是创业文化比较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