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杨致远创立了雅虎公司。在 2007 年,他被任命为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随后的 2008 年 1 月 31 日,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语带威胁的给杨致远打了个电话,而这个电话最后让杨致远丢掉了自己的工作。
鲍尔默当时向杨致远表示,对于微软提出的收购雅虎的要约,他已经厌倦了等待雅虎提出反要约的漫长过程。他表示,如果杨致远不能在两天时间里提出一项反要约,那么他就将微软的要约公之于众,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投资者是怎么想的”。
杨致远则表示,他无法在鲍尔默提出的最后期限以内提出一项反要约。他说道:“等一个星期时间不会让你损失任何东西。”
但鲍尔默则不认同这种看法。在次日早上,也就是 2008 年 2 月 1 日,微软宣布了以每股 31 美元的价格收购雅虎的要约,这一价格较当时的雅虎股价有 62% 的溢价。
之后的三个月时间里,杨致远采取了所有力所能及的措施来抵制微软的恶意收购要约,原因是他认为这项要约低估了雅虎的价值。在此前一年的 10 月份,雅虎的股价还处在高出微软要约价格的 33 美元,而两年前更是高达 43 美元。
当时杨致远手中最有效的武器是已被雅虎董事会采纳的“毒丸”计划,这种计划可在一家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化以后,保证任何一名被裁减的员工都将拿到天价的离职金。
到最后,鲍尔默和微软将其收购雅虎的要约价格调高到了每股 33 美元。当时有报道称,杨致远称其不会接受低于每股 37 美元的收购要约。2008 年 5 月份,微软放弃了收购行动。
自此以后,雅虎的股价一路暴跌。到 2008 年 11 月份,雅虎股价跌破了 10 美元,这让杨致远丢掉了工作。2009 年 1 月份,雅虎聘用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出任首席执行官。但在巴茨任职期间,雅虎的股价从来都没有超过 19 美元。2011 年 8 月份,巴茨遭到董事会驱逐。
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情况看起来一直都是杨致远搞砸了一切,而雅虎的股价似乎永远都不会重返 33 美元,也就是微软的最终要约价格。但在 2013 年 9 月 27 日,雅虎股价触及 33.55 美元,终于超过了微软的出价。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雅虎股价最近以来的表现而言,大部分功劳应该归于杨致远。那是因为,正是杨致远在 1996 年与软银一起建立了雅虎日本公司,然后又在 2005 年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了 10 亿美元的投资。在今天,有些分析师指出,这些投资在雅虎的企业价值中所占比例高达 70%。
而令雅虎股价重新站上 33 美元的另一个功臣则是斯科特·汤普森(Scott Thompson),他在巴茨卸任以后接任雅虎首席执行官,但任期很短。尽管汤普森只是在 2012 年上半年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执掌雅虎门户,随后就由于简历丑闻和健康问题而遭到驱逐,但在这一期间,他负责领导了雅虎与阿里巴巴集团之间的一项谈判,并最终以数十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了雅虎所持该集团的部分股份。
从那时开始,雅虎就一直都在利用出售阿里巴巴集团股份的收入来回购公司股票,从而降低了该公司的在外流通股票总量。
实际上来讲,这意味着雅虎并不是通过提高核心业务价值的方式提高了公司股票的价值。最近以来,雅虎股价之所以呈现出上行走势,只是因为在外流通股票总量减少,因而用市值除以在外流通股票总量以后得出的股价自然也就变高了。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微软在 2008 年出价每股 31 美元收购雅虎时,后者的市值为 446 亿美元;而在今天,雅虎的股价回到了 33 美元,而公司市值却仅为 355 亿美元。
当然,雅虎现任首席执行官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也为雅虎的复兴作出了贡献。尤其是,她在最近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了一项协议,该协议将允许雅虎在阿里巴巴集团 IPO(首次公开招股)上市以后持有更多的该集团股票。此外,梅耶尔还令部分投资者相信雅虎将可在长期内拥有光明的未来。
但需要重申的是,雅虎之所以能在复兴之路上取得这样的“半成功”,主要还是应该归功于当年那个在嘲笑声中离开这家公司的人。
那就是杨致远,这位梦想家在雅虎最光辉的日子里利用这家公司的资本进行了一次明智的投资,目光瞄准了当时刚刚开始萌芽的亚洲互联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