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 GameApe 创办人 Luke (徐人强) 的邀请下,欣赏了《贾伯斯》的电影特映。
这是一部相当有野心的电影,从 Steve Jobs 的大学岁月开始描绘他的人生轨迹,一路到 1997 年重返 Apple,2001 年推出第一代 iPod,为苹果开启新时代的那一刻为止。
Jobs Official Trailer
当然要很感谢 GampeApe 举办这次特映会,让我有机会抢先看到这部重要的电影。不过两个小时下来,我的感想是可惜,一部讲 Apple 故事的电影,却没有吸收到 Jobs 精神最重要的精髓。
很明显的,这部片子从一开始的 TA 设定就有问题。这样一部电影的 TA 可能有两种:少数的「苹果迷」与绝大多数「有兴趣看看 Jobs 传奇」的人,而两种 TA 想要看到的剧情显然是相当不同的。《贾伯斯》犯的第一个毛病,就是做了一台 iMac Pro,想用一部电影满足两种人的需求,难度太高,也显然没有办法达到那个目标。
举例来说,在描述 Steve Jobs 重返 Apple 的过程时,导演花了近 5 分钟的时间交代他与 Jonathan Ive 一见如故的经过。这段故事本身对于果粉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但如果你是非果粉的观众,应该会觉得一头雾水,花了这么多时间把 Ive 这个角色介绍出场,但接下来的故事里却完全没有任何他的桥段,简直是莫名其妙的安排。
但对于果粉来说,这部电影又太过强调「模仿秀」与洒狗血的台词。短短 2 个小时内,编剧几乎把所有 Steve Jobs 名言都塞入对话里面,再加上 Ashton Kutcher 夸张的模仿,过分超越真实的整体感觉反而让它成了「全民大闷锅」,很难让人认真去体会故事背后想传达的意念。
事实上,为了校正对 Steve Jobs 的印象,回家后我还特地找出了 1997 年他在 WWDC 登台的片段,显然与 Kutcher 在电影中的诠释有极大的差异:
Apple’s WWDC 1997
当然这部片子还是有一些小亮点。Jobs 先拿到 50 台 Apple I 订单再回头想办法制造的故事,非常的 Lean Startup。好几个讲 Mike Markkula 试图教导 Jobs 去平衡自身热情与股东利益的桥段,也是所有创业者都会面对的课题。苹果「企业化」后 Jobs 与共同创办人 Steve Wozniak 渐行渐远,Woz 因为无法适应而离开那段故事,我认为诠释得相当好,也是创业过来人都会有的经历。
无论如何,《贾伯斯》应该是所有科技创业者都会想看看的电影,有没有需要花一笔钱去电影院欣赏,我想大家可以依据自己的预算决定。但看之前如果你别抱着太高的期望值,或许能从种种关于 Jobs 成长历程的描绘中,得到一些创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