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8 月 26 日出版的美国《纽约时报》印刷版刊登题为《亚马逊扩张改变西雅图市区》(As Amazon Stretches, Seattle’s Downtown Is Reshaped)的评论文章称,亚马逊在西雅图市中心修建总部的做法,与硅谷在郊区建设园区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不仅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也将给西雅图带来一场变革。
以下为文章全文:
谈判进展顺利
通常来说,如果一家公司梦想着改变一座城市,通常都是为了获得税收减免。但亚马逊却是个例外。
当去年第一次与亚马逊高管开会讨论新总部的建设计划时,西雅图的父母官们大吃了一惊。不是因为这个计划的规模——尽管这个位于市中心的项目确实能容纳数千名员工——而是因为整个谈判过程的简单至极。尽管这是这座城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之一,但这些高管却丝毫没有迟疑,更没有讨价还价,而是准备立刻破土动工。
“谈判一点都不费劲,”西雅图城市规划局局长马歇尔·福斯特(Marshall Foster)说,“他们几乎就是开门见山地说,‘我们想建在这里。’”亚马逊早就准备就绪,他们目标明确,充满自信,而且有着充裕的现金。“这种事情可不多见。”福斯特补充说。
亚马逊创始人兼 CEO 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向来以大手笔而著称,他总是善于抓住各种机会,重塑很多行业。他本月斥资 2.5 亿美元收购《华盛顿邮报》就令人着实吃了一惊,这也充分凸显出他的个性。
而在亚马逊的故乡,贝佐斯则把改变的目标瞄准了西雅图这座城市。总部的第一栋楼已经开始动工,该公司目前在附近的 14 栋较小的建筑内办公。
改变城市规划
南湖联盟区(South Lake Union)之前聚集了大批租金不高的低矮仓库,处处体现出这座城市与海洋密切相关的历史。而现在,这里却迎来了大量的资金,道路施工随处可见,很多地方都扬起了灰尘。抛开市政府因此增加的税收不谈,很多人都担心,如此的增长是否会令这座城市难以招架。
“南湖联盟去原本只是一个途经之处,很少有人专门去那里。”亚马逊全球房地产与设施总监约翰·舍特勒尔(JohnSchoettler)在采访中说,“一旦我们开始在那里施工,一切都将围绕我们展现出勃勃生机。”
到了午餐时间,曾经空荡荡的街道如今已经被亚马逊的员工挤满,从身上佩戴的蓝色工卡便可轻易识别他们的身份。大批的餐车蜂拥而至,各色美食不一而足。天气好的时候,有些员工还会到附近的历史和工业博物馆去吃午饭,贝佐斯最近刚刚出资 1000 万美元对那里进行了翻新。
据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已经在西雅图拥有大约 1.5 万名员工,多数都是高收入的工程师、管理者和程序员。其全球员工总数约为 9.7 万人。新总部可以容纳 1.2 万人,使得该公司在西雅图的员工总数达到将近 3 万人。而西雅图整个城市的人口也不过 63.5 万。
“从没有人能对市中心产生如此大的影响。”35 岁的麦特·格里芬(Matt Griffin)说。他多年来一直关注西雅图的经济发展,并且是房地产营销和开发公司 Pine Street Group 的管理合伙人。
但亚马逊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显现。数以千计刚刚招募或即将招募的员工,还将吸引公寓开发商的关注。去年,西雅图发放的新建住宅许可创下了 1984 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这些新公寓很多都距离亚马逊很近,走路或骑车便可到达。与此同时,商业服务和创业科技公司也都纷纷在附近寻址。波士顿的东北大学去年还在亚马逊现在的办公楼对面开设了远程教学中心。
“我认为他们已经一手定义了整个地区。现在所有人都趋之若鹜。”布莱恩·特鲁塞尔(Bryan Trussel)说,他的互联网创业公司 Glympse 的办事处就在亚马逊隔壁。
打破传统模式
这项计划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将总部设立在热闹而拥挤的市区,亚马逊放弃了硅谷那种在郊区设立园区的模式,以及波士顿那种科技环形公路的设计。微软或许是旧模式的典型代表。该公司的办公室以及 4.2 万名员工中的多数,都位于距离西雅图 18 英里(约合 29 公里)的雷蒙德市郊。
但有趣的是,恰恰是微软的资金,使得亚马逊在这一地区的飞速增长成为可能。1990 年代初,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Paul Allen)同意投资建设 61 英亩(约合 25 公顷)的公共绿地,首先从南湖联合区开始,但该项目最终却遭到否决。因此,艾伦投资的 Vulcan 公司成为了当地的大地主,并最终将很多大楼出售或出租给了亚马逊。
还有一些科技公司也在向市区搬迁。社交网络公司 Twitter 和云存储服务 Dropbox 都已经在旧金山安家,轻博客平台 Tumblr 和购物网站 Etsy 也已落户纽约。谷歌同样在巴黎和匹兹堡等地拥有庞大的市区办公楼。
城市对于潜在员工的吸引力,是促成这一转变的原因之一。把公司设在市区,周围会有很多餐馆、夜店,还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这已经成为堪比工资或福利的重要招聘工具。
但率先挺进城市的企业中,多数规模都很小——至少从物业空间和员工人数来判断的确如此。例如,作为其中最大的一家,Twitter 在旧金山大约有 1500 名员工。
相比而言,亚马逊既是本地企业,又是跨国公司。西雅图官员称,通过鼓励该公司员工居住在步行范围内,便可帮助西雅图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作为开发协议的一部分,亚马逊还准备购买一辆新的有轨电车,并花钱拓宽自行车专用道。
其他影响因素
舍特勒尔表示,除了城市办公楼对某些员工的吸引力外,环境也是亚马逊决定留在西雅图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每天都能感受到城市环境给员工们带来的活力。很多人甚至都没买车,他们渴望这种住在城里的体验。”他说。
相比而言,微软的 Connector 班车则在西雅图的各大社区随处可见。该公司发言人通过电子邮件回复称,该公司在普吉特湾共有 42,012 名员工,其中将近一半都注册了这趟班车。
亚马逊的这一举动给西雅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该市的官员要管理围绕亚马逊兴起的“城中城”,那里将建起大批的新餐馆、新公寓和新的商业楼宇。
亚马逊的总部停车位有限,所以给公交系统造成了压力,这也给华盛顿州的议会带来了不小的苦恼。西雅图原本希望在亚马逊所在的地区建设低价住房,但高企的租金和房价却有可能令这一计划泡汤。该公司的商业模式,以及在很多州逃避营业税的做法,同样给很多零售商带来了挑战。
由于亚马逊的多数年轻员工希望在西雅图抚养子女,所以就需要在当地实现公立学校的从无到有。该市已经拨款 500 万美元建立一座小学,但规划人员却要面临“鸡生蛋,蛋生鸡”的两难:如果现在建设学校,肯定会出现空置,可如果等到需求增多时再建,可能为时已晚,因为年轻的家庭可能会逐步迁往别处。
“随着城市的增长——顺便说一下,这虽然是个问题,但却是很多城市求之不得的“好问题”——我们必须不断投资各项设施,”西雅图市长麦克·麦吉恩(Mike McGinn)说,“不然怎么能保留那些让我们的城市与众不同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