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阿里而言,在 IPO 的窗口期,各种并购举措是战略考虑,但更多的还是为了提升 IPO 估值
“退休”后的马云并没有远离互联网江湖,他最近又多了一个身份:UCWeb 董事。
UCWeb 董事长俞永福在昨日发给公司员工的一封邮件中透露了这一消息。俞永福在邮件中称,邀请了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马云加入公司董事会,是因为相信马云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对互联网发展的洞察力,将为 UCWeb 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多的建议和帮助。
旨在互抬“身价”
这个消息在外界看来并不意外。俞永福自己也谈到,UCWeb 跟阿里的关系要好于跟百度和腾讯的关系。
早在 2009 年,UCWeb 曾获得来自阿里、晨兴投资与联创策源三家共 1200 万美元的融资;随后又被曝进行了又一轮增持。
外界猜测后一轮增持是在今年年初,当时市场消息称 UCWeb 战略投资者的阿里通过收购晨兴创投的股份而增持 UCWeb。
这被外界视作是阿里在投资新浪微博之后,布局移动端的又一重要防御性举措。除了进一步卡位 UCWeb 这一移动流量入口之外,促成阿里增持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百度。
事实上,去年 UCWeb 与百度就未来的战略投资进行了谈判,阿里显然不会“袖手旁观”—— 百度已经掌控了 PC 端流量的入口,短期内地位难以撼动,而 UCWeb 掌握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如果并购成功,百度将在 PC 与移动双线牢牢掌握流量入口,这对阿里来说是一种威胁。
而支撑 UCWeb 高估值的,一方面是它超过 4 亿的全球用户。截至第二季度末,UC 浏览器在中国市场上的季度活跃用户人数为 3 亿人,还有 1 亿在海外。以印度市场为例,根据 Statcounter 数据,目前 UCWeb 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 30%,在刚刚过去的 7 月份超过了 Opera,成为印度市场排名第一的移动浏览器。
另一方面则是,经过几年的沉淀,UCWeb 已经从单纯流量入口逐渐演变成集游戏、信息服务等在内的综合平台。俞永福不久前曾对记者表示,过去几年 UCWeb 一直在围绕信息导航、移动娱乐和生活服务三个领域搭建平台。目前,UC 浏览器一年给搜索引擎合作带去的流量有超过 10 亿元的收入;九游平台上的游戏合作伙伴分成超过了 1 个亿,但他称,在生活服务上 UCWeb 相对弱一些。
俞永福认为较弱的生活服务平台,正是阿里的强项。而阿里需要 UCWeb 强劲的移动互联网入口能力,借助大量的移动流量导向阿里的淘宝移动端等服务。
早在 2011 年 4 月份,支付宝与 UCWeb 达成战略合作,UC 用户可以直接在浏览时调用支付宝插件完成支付,200 元以下的小额支付无需输入密码;支付金额较大时,用户可借用支付宝的余额、卡通等服务实现无需登录网银的快捷支付。未来,双方在在移动电商和移动支付方面将有更多紧密合作的可能。
俞永福没有透露阿里具体持有 UCWeb 多少股份,只是表示数额“巨大”。
“事实上,无论马云是否加盟,俞永福对 UCWeb 仍有绝对控制权。” 一位接近阿里巴巴的投行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此时宣布马云加盟 UCWeb 的消息,其实在于马云的“符号”意义;两位大佬互相“站台”,以提升各自 IPO 的估值。
上述人士分析称,于 UCWeb 而言,如果赴美 IPO,鉴于以搜索起家公司的前车之鉴(暗示百度),背靠阿里阵营,更容易让国外投资者理解,某种意义上讲,马云就是中国电商的教父级人物。
于阿里而言,在 IPO 的窗口期,各种并购举措是战略考虑,但更多的还是为了提升 IPO 估值。“阿里还是寄希望千亿美元估值。”上述人士称,互联网上市公司的估值,与这家公司的发展前景息息相关。虽然阿里在 PC 时代已经是中国电商的垄断者,但在微信及腾讯电商的压力下,阿里需要让投资者看到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潜力,而 UCWeb 恰好主打“移动牌”。
阿里谋划移动电商
就在马云宣布加入 UCWeb 董事会的前一天,阿里曝光一款移动社交 IM 产品——“来往”。尽管并未像电信和网易联手的“易信”一样公开叫板微信,但“来往”还是同样被外界视为微信的又一个竞争对手。
作为阿里社交平台布局的一步棋,“来往”于 2012 年 7 月在 iOS 客户端上线。其定位于贴近人们生活的社交产品,关键词是:“移动”、“生活化”、“熟人”。不过,在过去一年里,阿里并未投入特别多的资源推广“来往”,相反微信增长势头迅猛,其野蛮生长的速度甚至让传统运营商们惊呆了。
在国内移动社交领域,初期微信通过“附近的人”功能打败了米聊等同类产品,让用户大规模转移到微信平台,熟人间的粘滞性也保证了微信本身的用户基本粘度,随后又更新了“摇一摇”、“扫一扫”、“朋友圈”和“微信平台”等功能,新近又推出打飞机游戏。
事实上,除了朋友圈关系之外,其他的功能都并不能阻挡用户转换使用其他应用。
阿里方面表示,“来往”着重推荐的“扎堆”功能,即:如果被自己朋友正在讨论的有趣话题吸引,即可加入“扎堆”讨论,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话题也被更多的朋友们看到,而且还能在里面间接结识到朋友的朋友。
在移动互联网端,阿里的投资逻辑主要围绕移动社交、平台入口、开发者数据、O2O 应用、地图来布局。对应上述五个方面,阿里已集中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投资 10 多个项目,其中既包括新浪微博、高德、UCWeb 等已经有相当影响力的公司,也有虾米、丁丁、穷游网等“小而美”项目。
尽管如此,IBM 资深分析师王祺认为,阿里入股 UCWeb 是基于流量入口的考虑,在获取信息后,其一直希望加强分享、交互环节,试图形成在线交易闭环。比如:淘宝社区、淘江湖、阿里旺旺、口碑网等各种尝试,但由于这些产品的交易目的性太强,社交属性相应降低,阿里在交互环节并不成功,“基于交易积累的用户群,属于浅度用户,没有那么大的衍生价值。”
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另一家巨头腾讯。王祺称,腾讯各类产品的定位从人与人的交互性出发,基于社会属性的产品更易形成深度交互平台,面向C端的各类应用更具成功可能性。
“微信的用户已经超过 3 亿,阿里在 IM 领域抢占市场的难度很大。” 他预判,在移动电商领域,由于已有的用户积累,加之并不逊色的服务和产品,腾讯电商更具优势。
事实上,除了“来往”外,阿里巴巴针对微信的一系列动作已经展开,包括之前上线的“微博淘宝版”,而支付宝也将在移动客户端支付宝钱包中增设“公众平台/账号”功能,“侧重金融类、服务聚合类以及有长期营销需求的大型品牌”,而这恰是微信也希望进入的领域。
腾讯电商等也借助微信等社交媒体应用向用户推送其他在线购物服务。互联网巨头间,围绕移动通讯社交的扩军备战已经开始。王祺认为,形成互联网端的闭环,并进行渠道控制是各个巨头的梦想;阿里已经是电子商务领域的垄断者,布局 IM 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另一重考虑在于,希望寻找另一个盈利突破口,对在电商“人口红利”之后可能遭遇的增长瓶颈,进行提前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