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商业、社会、人情,有意思的是,几乎没有公司能够长盛不衰。曾经的“业界常青树”,也在艰难转型。曾经的日本手机行业,也被外来者冲击得七零八落,掉入悬崖。往日的巨头们做着秦始皇的美梦,然后被现实一记重拳击倒。
几乎所以公司在转变商业模式的时候,遭到了失败。Asycmo 的 Horace Dediu 说,“商业是在刀锋上平衡各方可变因素。几乎所有资源都为了保护这种平衡。”
这些公司巨头,有大量的机会去改变,但最终没有。
从这些历史惯性,再去看这样一种观点:“亚马逊拥有灵活的商业模式,尽管今天不盈利,但未来某天会盈利。”这个判断的前提是,亚马逊可以轻易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从以微薄的利润卖给别人东西,将资产投入到通路的打造上,变为以较大的利润卖给别人产品,而且不在通路上投入过多。但 Dediu 认为亚马逊这一商业模式的前提并不成立。
Dediu 不同意亚马逊的商业模式是“反苹果”的说法。苹果同样拥有类似亚马逊的业务:iTunes 的成长率稳定在 25% 或更高,而且也同样拥有着利润几乎忽略不计的硬件 Apple TV。也许有一天,iTunes 能够变得盈利,但需要别的东西促使它转变,比如说一种支付流程等等。
在更深的层面,苹果和亚马逊的相似之处多于他们相异之处。他们的招聘启事上写着相似的工作岗位。他们都专注于用户的愉悦感,并控制着一切与这愉悦感相关的可变因素。他们也同样具备长远的目光,由使命驱动而不是竞争驱动。
两家公司的不同是,外界对它们持续性的预测。在外界看来,苹果永远被固定在少于十年的寿命,而亚马逊的寿命则是永恒的。这是因为,亚马逊看上去没有竞争,而苹果看上去面对数不尽的竞争。还有另外的看法,亚马逊被认为是垄断的,而苹果则被认为是被低端玩家所干扰到的创新者。
而 Dediu 不同意以上两种观点,他认为,苹果也是脆弱的,但是专注于从正在衰退的旧市场中进入到新市场。这是一种艰难的策略,近乎没有人相信它的可能性。他对亚马逊的看法是,亚马逊的垄断也是脆弱的。这也不是一受欢迎的想法,公司的发展取决于许多可变的因素。
因为亚马逊善于使用技术,零售店现在生存艰难。但未来,亚马逊同样会衰落,它可以被竞争对手复制。买家通常因为方便所以登陆亚马逊,而不仅仅因为价格或者易用是网站的价值。而是因为,新的信息技术将价值以及价值链再次转移,购物、逛街以及商品的提供,都直接通过供应商,绕过了中间商。
Dediu 认为现在亚马逊在通路方面已经有某种垄断的性质,但也许因为时间太晚,而很难转换到盈利更大的方式。他不想说失败难以避免,而是希望说明,成功无定数,衰退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