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原文:Die, Links, Die! How Link ‘Suicide’ Could Save the Web
大爆炸观点认为宇宙一直处于不断膨胀的状态,到达一个临界状态时,宇宙将由于星系重心吸引力作用向内部坍缩,即大爆炸的逆过程——大收缩。
网络的发展似乎也遵循着类似的规律,并且网络已经在接近这个临界值,之后它将经历大收缩阶段。网络必须要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如果处理得当,这是件好事。
网络还要变得更智能,更密集,更相关。但是如何做到呢?没有比大脑更好的参考标准了。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大脑中,链接都是关键所在。不光是链接的数量,还包括链接的深度和广度。
网络如果可以模拟大脑的结构,将变得更有实际意义,最终变得更有用。
“细胞自杀”
链接对于网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脑中每个神经元都与其它成千上万个神经元紧紧相连。相比之下,网络要稀疏很多:每个网站平均与其它 60 个网站相链接。但是比数量和密度更重要的是相关度。在大脑中,不经常使用的神经元链接会消失,不相关的神经细胞会无私地选择“细胞自杀”。
但是在网络上不会有这种无私的行为,这也是网络中充斥着我们不需要的东西的原因之一。
大脑中的细胞自杀使我们变得更聪明,这种机制,应该也能使网络变得更智能。
双向链接更有价值
简单地改变链接方式也可以使网络变得更智能。大脑有两种类型的链接方式:入站(轴突)和出站(树突),有时两个神经元同时通过入站和出站连接——双向链接。
比如语言就是通过以单向或双向链接的方式,将相关信息存在记忆中。“丰田车是汽车”这句话会在我们的意识中创建一种单向的关联:所有的丰田车都是汽车,但是并非所有的汽车都是丰田。而“电子邮箱是 Email”会在我们的意识中创建一种双向关联,因为 Email 是电子邮箱的简称。信息在大脑中的重组就是通过遍历这些链接,直到找到信息的准确位置。
网络中的场景是这样的:假设 Joe 的水管设施网站被链接到了纽约时报,如果纽约时报也被链接到了 Joe 的网站的话,那么代表这两个网站的相关性更好。这种情况下,Joe 的网站通过连接到权威的纽约时报提高知名度的可能性会很小。
类似于 Twitter 上的关注,我可以关注 Natalie Portman,这个链接有一定价值,但是远远比不上我们互相关注产生的价值。这代表着更多的含义,可能是一个真实世界中的社交关系。
双向链接显然比单向链接更有意义,要做到网络上的双向链接需要改变一些网络的结构和算法,从技术角度来讲这并不难。
例如,品蓝色的文字代表点击后可以链接到另一个网页,那么我们可以换一个颜色或者字体大小,来表示一个双向的链接。这个细微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将是巨大的:用户可以立即知道两个网站或者两条信息的关联度。
链接的权重
事实证明,神经元也会对其链接进行“加权”。换句话说,不同的想法和这些想法之间的关系都有不同的权重,这反映了习惯和记忆之间的相关度。
目前在网络上并没有类似的链接权重系统,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构建这个系统。
衡量链接权重的标准包括:相关性、有用性、重要性等。可以通过颜色来区分这些权重,比如蓝色代表最高级别的链接,绿色次之,黄色第三,红色第四,依次排列直到链接不相关并自动删除。
开始阶段,网站所有者可以选择最重要的链接,但是最终这个网站的链接权重应该可以经过自然选择动态的发生变化。
网络可以整合一些信息:一个链接的点击量,网页的浏览时间,用户是否会返回原来的网站。通过用户的浏览历史可以预测某个人的链接相关度。比如,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某个用户的链接会被给予更高的权重。浏览历史也有参考价值:例如用户以前点击过的链接,或者浏览过的有链接关系的网站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息。
可以通过一种算法使链接可以自动降级,如果一段时间不用这些链接会最终消失。总之,所有这些数据都可以根据相关性和实用性动态更新链接权重(不同于 Google 在搜索结果中过滤网页的技术)。
作者简介:Jeff Stibel 是一个脑科学家,并且是 Dun & Bradstreet 的 CEO。他在新书《Breakpoint》中阐述了一些较为独特的观点:网络已经膨胀到一种临界状态,会发生内爆,搜索会被淘汰。书中他还列举了许多杰出的公司如何利用网络的“类大脑”特性去获得商业利益,大脑的工作原理将是网络如何度过临界点的最佳参考。(编译/周小璐审校/仲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