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已确定将作为学员参加 8 月 15-17 日的黑马—华为训练营。
这是继上次 360 特供机与华为合作未果后,周鸿祎再一次和华为的亲密接触。据了解,周鸿祎将以一个普通创业者学员的身份学习华为的管理经验,或并不会涉及到业务层面的合作。
360 试图收购搜狗未果,新闻已经传了几轮,只见打雷刮风不见下雨。而另一边,作为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百度,花 19 亿巨资收购 91 无线,在移动端初步完成了布局,牢牢占据了移动入口的一席之地。周鸿祎在这个时候,参加一个培训,意欲何为,他想从华为身上学到什么?
华为创立 25 年来,从 6 个人到 15 万员工,从 2 万元起家到销售额 2202 亿元,从众多西方巨头的围剿中杀出一条血路。从这一点看,360 与 BAT 的关系,有着和华为当年相似的处境——面临着巨头们的竞争压力,需要虎口夺食。华为的经验应该能给周鸿祎不少启示。
1、借竞争对手成就自己。2003 年,美国的思科公司起诉华为,结果给华为做了一个大广告,从此华为真正开始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并逐渐进入第一阵营。
2、妥协与灰度,不一味追求所谓赢家的地位。任正非进入国际市场后,除了坚持作风上的狼性文化,也开始寻求与竞争对手的商业生态平衡,任正非说,我们要韬光养晦,向拉宾学习,以土地换和平,宁愿放弃一些市场、一些利益。
3、向业务一线授权。2009 年,任正非在华为销服体系颁奖大会上讲话称,应该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华为进来一直强调要建立一种文化氛围——推动不同的基层组织,包括个人,敢想、敢试、敢干。
4、持续坚持艰苦奋斗。一个月前任正非在新西兰会见新西兰的通讯部长,通讯部长问,华为怎么可能从两千美金起家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行业的领导者。任正非说,很简单,你们喝咖啡的时间是我们努力的时候,我们就是比你们少喝了一些咖啡。
5、压强原则。在战略创新上,华为坚持压强原则,集中所有优势,重点突破,“杀鸡用牛刀”。任正非曾用坦克和钉子的比喻说明“压强原则”:坦克重达几十吨,却可以在沙漠中行驶,原因是宽阔的履带分散了加在单位面积上的重量;钉子质量虽小,却可以穿透硬物,是因为它将冲击力集中在小小的尖上。
从垫子文化,狼性文化,华为基本法,僵化优化固化,到灰度管理,轮值 CEO,任正非一直凭借敏锐的直觉带领着华为不断自我革命,自我颠覆,成为中国企业界的神话。
下面附上任正非一篇旧文《要向拉宾学习,以土地换和平》,供周总参考。
上世纪 90 年代,日本、德国走向衰落,美国开始强盛。主要附加值的利润产生在销售网络的构造中,销售网络的核心就是产品的研发与 IPR(专利)。因此,未来的企业之争、国家之争就是 IPR 之争,没有核心 IPR 的国家,永远不会成为工业强国。
经济的全球化不可避免。华为的愿景就是不断通过自己的存在,来丰富人们的沟通、生活与经济发展,这也是华为作为一个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我们可以达到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也能不断促进经济的发展。华为不可能回避全球化,也不可能有寻求保护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心态。因此,华为从一开始创建就呈全开放的心态。在与西方公司的竞争中,华为学会了竞争,学会了技术与管理的进步。
华为有 5000 多项专利,每天我们产生 3 项专利,但我们还没有一项应用型的基本专利。一项应用型基本专利从形成到产生价值大约需要7-10 年。1958 年上海邮电一所就提出了蜂窝无线通讯,就是手机等一切通讯技术基础的基础,也没有申请专利。那时连收音机都没普及,谁还会想到这个东西会普及到全世界?所以国家科技要走向繁荣必须理解不被人理解的专家和科学家。我们主张国家拨款不要向我们这种企业倾斜,多给那些基础研究所和大学,搞应用科学的人要靠自己赚钱来养活自己。基础研究是国家的财富,基础研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享受的。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勇敢开放自己,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要积极与西方竞争,在竞争中学会管理。我们从来没提过我们是民族工业,因为我们是全球化的。如果我们把门关起来,靠自己生存,一旦开放,我们将一触即溃;同时我们努力用自己的产品支持全球化的实现。
我们提倡不盲目创新。我们曾经是盲目创新的非常崇拜技术的公司,曾经不管客户需求,研究出好东西就反复给客户介绍,客户说的话根本听不进去,所以在交换机上,我们曾在中国市场出局。后来我们认识到自己错了,及时调整追赶,现在交换机也是世界第一了。
我们把竞争对手称为友商,我们的友商是阿尔卡特、西门子、爱立信和摩托罗拉等。我们要向拉宾学习,以土地换和平。拉宾是以色列前总理,他提出了以土地换和平的概念。2000 年 IT 泡沫破灭后,整个通讯行业的发展趋于理性,未来几年的年增长率不会超过4%。华为要快速增长就意味着要从友商手里夺取份额,这就直接威胁到友商的生存和发展,可能在国际市场到处树敌,甚至遭到群起而攻之的处境。但华为现在还很弱小,还不足以和国际友商直接抗衡,所以我们要韬光养晦,要向拉宾学习,以土地换和平,宁愿放弃一些市场、一些利益,也要与友商合作,成为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我们已在很多领域与友商合作,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大家已经能接受我们,所以现在国际大公司认为我们越来越趋向于是朋友。如果都认为我们是敌人的话,我们的处境是很困难的。
这些年,我们一直跟国际同行在诸多领域携手合作,通过合作取得共赢、分享成功,实现“和而不同”。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是东方古代的智慧。华为将建立广泛的利益共同体,长期合作,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例如,我们跟美国 3COM 公司合作成立了合资企业。华为以低端数通技术占股 51%,3COM 出资 1.65 亿美元(占股 49%), 3COM 就可以把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实现成本降低。而华为利用了 3COM 世界级的网络营销渠道来销售华为的数通产品,大幅度地提升产品的销售,2004 年销售额增长 100%,这样使我们达到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同时也为我们的资本运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培养了人才,开创了国际化合作新模式。我们后来和西门子在 PDS 方面也有合作,在不同领域销售我们的产品,能达到共鸣的状态。
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我们强调不打价格战,要与友商共存双赢,不扰乱市场,以免西方公司群起而攻之。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来获取客户认可,不能由于我们的一点点销售来损害整个行业的利润,我们决不能做市场规则的破坏者。通信行业是一个投资类市场,仅靠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是不可能被客户接纳的。因此,我们拒绝机会主义,坚持面向目标市场,持之以恒地开拓市场,自始至终地加强我们的营销网络、服务网络及队伍建设,经过 9 年的艰苦拓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赢来了今天海外市场的全面进步。
华为如何将 15 万知识分子团结成为统一价值观和统一意志的战士?华为成功的管理制度、激励体系以及背后的顶层设计到底是什么?走进华为,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