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投都是好的吗?本文的作者认为你或许已经将你对企业的控制权割让给投资者,而他们的利益或许跟你自身的利益并不相符。创投人想要高回报,而这可能将牺牲创业者自己的利益。
我曾经说过,大多数创业者永远也不会从一家风投有限合伙企业获得创投资金。但一些人依然有希望。所以对于你来说,关键问题是,如果你获得一家风投的投资意向,你是否应该接受。
首先需铭记于心的是,获得风投并不意味着你已经击出了一记本垒打,或者跻身富豪之列。它的全部含义在于,你或许已经将你对企业的控制权割让给投资者,而他们的利益或许跟你自身的利益并不相符。创投人想要高回报,而这可能将牺牲创业者自己的利益。
其次,即使有风投注资,你也可能发不了财,但你或许已经失去了对某个绝佳创意的控制权(一辈子能想出两个好创意的人并不多,大多人甚至连一个也没有)。我碰到的大多数创业者坚信,他们的企业终将成功,他们将因此发大财。否则的话,他们为什么要出来创业,忍受创建一家新企业所要经受的种种艰辛呢?对于许多人来说,创业的目的,就是击出一记本垒打。
本垒打是创业者和创投人心目中的圣杯——是编织创业梦想的材质。如果你也能击出一记,你很可能将变得极其富有,记者们还将永无休止地讲述你的传奇故事,每个人都将征求你的意见(即便有些话题你并不熟悉),希望你投资他们的企业或者获得你的基金会的资助。这些交易可以让你的大名频频曝光。你将受到各种各样的宴请,并被誉为天才。当然,如果你的股票一蹶不振,这一切好事就将戛然而止。本垒打指的是类似电子港湾(eBay)这样的企业:一只风投基金向这家公司投资了大约 700 万美元,18 个月后就收获了 24 亿美元的回报。据说,该基金的每一位合伙人均从这笔交易中赚取了数百万美元。当这一投资神话发生时,我刚刚加入学术界,我的那些 MBA 学生几乎都怀抱着成为一位创投人的雄心壮志,这种热情向来是厄运即将到来的先兆。事实也的确如此。
但现实情况是,即使挑选企业时采取了众多极其严苛的标准,但真正成功的创投人依然是凤毛麟角。曾经身为创投人的霍华德·安德森 (Howard Anderson)指出,风投界的“共识”是,每 100 家获得融资的企业中,20 家会被彻底淘汰,20 家会经营不善,40 家属于中不溜,真正能称得上赢家的仅有 20 家。著名作家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 )估计,在每十宗风险投资中,“五宗将作为损失被彻底购销,三宗将取得不大不小的成功,一宗能获得初始投资翻倍的回报(如果四年后退出,将取得年均 19% 的内部收益率,如果五年后退出,将取得年均 15% 的内部收益率),还有一宗将获得 50 至 100 倍的投资回报(就 50 倍的回报而言,如果四年后退出,内部收益率为 166%,如果五年后退出,内部收益率为 119%)。”
业内人士估计,在获得风投的企业中,大约只有1% 到2% 最终实现本垒打。还有约 18% 据说属于成功企业之列。约 20% 至 40% 据说彻底失败,剩余的企业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亏损,或者勉强实现收支平衡。
每年大约有3,000 至3,500 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但每年首次获得风投的企业则更少于这个数字。全美风险投资协会(The 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估计,2010 年大约有 36% 的初创企业首次获得风险投资。按照 36% 计算的话,每年首次获得风投的企业大约有1,080 至1,260 家,用这个数乘以1% 到2% 就是 11 家至 25 家。网景公司(Netscape)联合创始人,顶尖创投人马克·安德森(Mark Andreessen)指出,每年值得投资的初创企业仅有 15 家左右。这意味着,你的公司从所有这些初创企业脱颖而出,最终成为所谓“本垒打”企业的概率大约在 0.000018 (11/600,000) 至 0.00004 (25/600,000) 之间。这意味着,如果没有风险投资,你的企业可能发展得更好,其可能性在 99.996% 至 99.998% 之间!
如果获得风投后,你的企业无法成为一记本垒打,你发大财的胜算就将大大减少。如果你创业失败,在继续留在这家企业的时期内(假设新领导班子还愿意留住你的话),你或许可以领一笔薪水。你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由一些完全不认识的人抚养。如果你的企业获得成功,但算不上一记本垒打,创投人很可能率先撤出他们的资金,连同一笔回报(因为他们投资的是优先股),你或许可以和创投人和管理团队聘用的新 CEO 一起分享剩余的回报,如果还有剩余的话。你也可能失去一个亲自打造一家企业并看到自己的大名频频曝光的机会。
我的看法:创投人喜欢询问有前途的创业者,他们是愿意拥有电子港湾们 10% 的股权,还是愿意拥有一家失败企业的全部股份。如果你对公司将成为一记本垒打有十足把握,获得风险投资或许是件好事。否则的话,你就是用你的一个绝佳机会在赌博——没有多少人能够获得两次机会。这就是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 )为什么是一个天才的原因所在。请注意,每每读到那些神话般的风投故事时,你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现,这些故事的主角来回就是那几家公司。这是有原因的:能击出本垒打的公司毕竟是极少数。在寻找风险投资之前,先问问自己,如果没有风投资金,你是否照样能取得成功。如果能的话,就不要找了。如果你真的需要风投资金,在寻求风投之前,你是否能够把你的企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你的财运,或许就有赖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