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工程师的另外一个选择:创业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中年工程师的另外一个选择:创业

中年工程师的另外一个选择:创业

 2013/8/1 2:08:50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英文原文:HowIBecameUnfitfortheCorporateWorld本文作者VivekWadhwa现为史丹佛大学教授,本篇译自他于LinkedIn撰写的文章。他33岁才首度参与新创公司的成立,40岁自己创办公司,而他本身33岁才首度参与新创公司的成立,40岁自己创办公司,他以自己的例子与研究告诉同辈人,别让背景、年纪成了阻碍,只要拥有热情且审慎评估,创业永远不嫌晚。我在33岁时,成为一名创业家。我为纽约投资银行FirstBoston开发了革命性的技术,获得IBM投资2000万
  • 标签:一个 创业 工程师

Lost-in-Translation

  英文原文:How I Became Unfit for the Corporate World

本文作者 Vivek Wadhwa 现为史丹佛大学教授,本篇译自他于 LinkedIn 撰写的文章。他 33 岁才首度参与新创公司的成立,40 岁自己创办公司,而他本身 33 岁才首度参与新创公司的成立,40 岁自己创办公司,他以自己的例子研究告诉同辈人,别让背景、年纪成了阻碍,只要拥有热情且审慎评估,创业永远不嫌晚。

  我在 33 岁时,成为一名创业家。我为纽约投资银行 First Boston 开发了革命性的技术,获得 IBM 投资 2000 万,不过我们利用这笔钱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我担任技术总监一职。

  我既没有企业家族的背景,也无创业愿景,还有妻儿必须抚养。接下这个职位,等于放弃一份人人称羡的工作与优渥的 6 位数薪资,踏进随时可能宣告破产,而且收入更少的新创公司。想当然尔,这是很艰难的决定,不过,不知为何,我选择放手一搏。

  这家充满未知的新创公司 Seer Techonologies,5 年内员工数增加至 1000 人、年营收达 1 亿 2 千万,接着公开上市。I.P.O 固然有趣,不过紧接而来的种种考验宛若一场混乱的宿醉,兴奋感全然消失,我厌倦大公司的政治文化以及满足短期收益目标的执迷。我只想逃开。

  微软想聘用我,允诺提供价值不斐的股票。但是,我实在无法忍受再进入大企业做事。所以我选择创立自己的公司(编按:Relativity Technologies),当时,我年届 40。

  体尝过创业滋味后,我瞭解自己与企业环境格格不入。我没有走回头路的馀地,唯一令我后悔的是,我浪费了很久的时间在企业的世界打转。

  有些人说,我的转型只是侥倖——创业者是与生俱来,而非后天塑造;他们也说,成功的创业者都年轻有为。我曾与创投人士有过激烈争论,他们声称自己一眼能判断谁是真正的创业家——那是那些就读小学时卖起柠檬汁或帮人遛狗赚外快的人。有些创投为自己「精准识人」的能力引以为傲,我大概没有符合他们判别标准的特质吧。

  大多数成功的创业者,其实都像我一样,身上并没有能让创投眼睛一亮的地方。

  我怎么会知道?因为我曾与着名学者共同以此主题进行研究。

  我开始营运自己的公司后,身体状况不堪负荷,非得转职不可,不过当然不再回到企业环境,因此我踏入学术界发展,这是我最初进行研究的几个主题之一。

  我的团队针对 549 名成功的创业者进行调查,发现多数人的家庭背景都与创业两字毫无渊源,受教育时也没什么创业梦想。他们决心自立门户,是因为对原有工作感到倦怠,或者蹦出想要推广到市场的绝妙点子,再不然就是有一天醒来突然升起一种迫切想在退休前大赚一笔的渴望。

  52% 的创业家在其直系亲属中,是别开生面头一个自行创业的人——Bill Gates、Jeff Bezos、Larry Page、Sergei Brin、Russell Simons(Def Jam 创办人),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创业家父母从事学术工作,也有人担任律师、工人、牧师或政府官员;39% 的父亲也是创业家,7% 有个创业家母亲(有些父母皆是)。大约有 1/4 的受访者自大学时就有了创业念头,但有一半左右当时根本想都没想过。在校时即对创业展现高度热忱(比如说小学就开柠檬汁摊子)以及兴趣缺缺的两群创业家,他们的成功因素或面临的阻碍,并没有明显差别。不过,前者创立了更多公司,而且动作也比较快。在 24.5% 自称于在校期间就对创业跃跃欲试的受访者中,有 47.1% 创办了超过两家公司(所有受访者的数据则为 32.9%),69% 在吃他人头路的十年内自己出来创业(另外一部分的受访者则有 46.8%)。

  家族企业、兴趣强弱都不是主因,那么成败取决的关键究竟是什么?答案是:教育,不过跟毕业自哪所大学无关,在另外一份针对 502 家成功科技公司共 652 位 CEO 与 CTO 的调查中,我们研究教育与公司刚成立时的业务表现和员工人数之间的关联性,拿高中文凭的创办人跟其他人的表现截然不同。教育确实带来很大的优势,不过到底是出身常春藤名校还是一般大学,则没有明显差异。

  我们同时发现,年纪较长的创业家其实是常态,而不是特例。高度成长的公司创办人平均于 40 岁时创业,他们也成立家庭有妻有儿,曾有 6-10 年为他人工作经验,脑中有实际的点子。他们不想再看老板脸色干活,并且想要增加自己的财产。

  所以,如果有人劝诫你,年纪太大又没背景,还是别走创业路了吧,不需理会这种言语。跟着胆识直觉走,追寻自己的热情所在。就如我一样,干嘛勉强自己,为讨人厌的老板卖命呢?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