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刚从 appWorks 育成计画毕业的创业者来找我聊天,坐下来第一句话就是:「Jamie 我好苦恼。」问他怎么了,原来是 Demo Day 之后好多潜在合作伙伴、投资人、前辈找他去聊天,每个人都很喜欢他在做的事情。但聊到接下来要走的方向,每个人都给他不一样的意见。A 说他该往东,B 又说往西才是最有潜力的,每个人的说法听起来都很有道理,搞得他非常迷惘。
「这件事没有正确答案。」我噼头就说 ── 当然,他看起来又更迷惘了。
但事实上它真的没有正确答案。路线的选择,也就是市场策略的选择,当然是无法事先知道结果的。如果给你这个建议的 Mentor 本身是业界很有经验的前辈,那或许他的预测会准一些,但还是很难超过一半的机率 ── 稳赚不赔的生意人家自己做就好了,没必要介绍给你。况且除了市场之外,还有「能力」与「热忱」这两个因子 (请参考创业金三角)。如果这是一个你没有热忱的方向,或是你的团队 DNA 无法胜任的策略,那讲再多也是白搭。
所以你必须要能够判断听什么,不听什么。
Fred Wilson 前几天的 Mentor/Investor Whiplash 给了我灵感,简单来说,就是用 Strategy-Execute-Think 循环去追踪每个 Mentor 给你的意见。我把 Fred 的主意延伸成以下的 4 阶段方法:
1) 开一个 Google Spreadsheet 然后开始追踪每条 Mentor 给你的建议,把它们加上「产品」、「市场」、「业务」、「管理」、「财务」等等分类,写下你觉得这个策略的优点与缺点在哪里,并且帮它打上一个分数。
2) 放一个栏位记录这些人是「业内」还是「业外人士」,是不是「创投」。再放一个栏位记录「折扣」── 业外人士的意见要先打折,创投的意见往往要打更多折。
创投常常说你的东西市场太小、太 Local、不够 Global,事实上是因为他们只能投有规模的东西,因此想尽办法逼你去做大,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参与。大多创投也缺乏实际的创业经验,因此没有「时间」这样的概念。他们不知道今天先在 Local 成功,明天才有机会变成 Regional,接着很久很久以后或许能成为 Global ── Facebook 从小小的哈佛校园开始,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也只是散佈到了全美国的大学而已。成为「全球性」平台,那是 08、09 年,创业近 5 年后的事情了。
3) 从 1 & 2 整理出「加权分数」高的策略,再从中选择你真心相信、有能力做到的去执行。执行后当然还要聆听市场的声音,再不断的修正 ── 如果发现市场与 Mentor 的意见相左,那通常应该以市场的意见为准。
4) 每隔半年或一年,回去看看那些你当初没有采用的策略,读读你原先写下的优缺点,与给他们的分数,想想自己当初的判断是正确还是错误,如此重複可以校正你判断的能力。
这似乎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工作循环,不过还要试试看才知道其中的优缺。我从今天开始会来实际使用,将来有什么新的心得,再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