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艺术——致译者的一封信_学习进修_非技术区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非技术区 > 学习进修 > 翻译的艺术——致译者的一封信

翻译的艺术——致译者的一封信

 2010/11/3 10:59:35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翻译无小事:要有使命感当你录入每一个字的时候,无论正确或者错误,优雅或者蹩脚,它都有可能(如果没有在你自己日后的审查或者出版社的编审环节中被发现和解决的话)变成历史,保存在大大小小的图书馆里,被成千上万的(纸书和网络连载、电子版的)读者看到并对他们产生影响。很多技术书,首印以后可能不会重印,所以,错误可能永远留在那里。勘误表当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请注意,我们没有办法将勘误表送到每个读者手里。而且,想想拿着勘误表在书上改正,该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翻译无易事
  • 标签:翻译 艺术

翻译无小事:要有使命感

当你录入每一个字的时候,无论正确或者错误,优雅或者蹩脚,它都有可能(如果没有在你自己日后的审查或者出版社的编审环节中被发现和解决的话)变成历史,保存在大大小小的图书馆里,被成千上万的(纸书和网络连载、电子版的)读者看到并对他们产生影响。

很多技术书,首印以后可能不会重印,所以,错误可能永远留在那里。勘误表当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请注意,我们没有办法将勘误表送到每个读者手里。而且,想想拿着勘误表在书上改正,该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

翻译无易事:不要过于自信

著名翻译家傅雷当年全职在家里专事翻译,呕心沥血,不过“日译千字 ”。(当然,我们毕竟翻译的是技术文档,难度和要求都小得多,我见过有经验的译者全职翻译每日万字左右的。)

有的译者会说:“这本书我读起来很轻松啊,翻译没问题!” 其实,翻译和阅读不同,能差不多看懂,和逐字逐句转变成地道流畅的中文,让读者(可能包括基础稍差的)在不接触原文的情况下容易地理解原作者所说的意思,基本上不是一回事。

有的译者会说:“这本书里的技术我很精通,翻译起来很容易。” 其实,翻译书的时候,所面临的技术问题相对较少(因为书往往是自成一体的,凡事多有来龙去脉。但是注意,只是相对!你很可能遇到自己不熟悉甚至根本不懂的技术领域),除了有些原书代码、叙述等等本身就有错,一般不难解决。毕竟你把开发环境架起来,试一下,基本上都可以搞定。 常见的错误,反而更多是因为英文本身不理解或者误解造成的。往往一个小小的复数、this、the、被动语态、and等连词的翻译或者理解错误,会造成整句、整段甚至多段的译文难以理解,或者逻辑错误。

翻译之难在于,它不仅考验你的:
1. 技术能力 。一本书涉及的技术内容可能很丰富,一个译者不见得能够全部精通。
2. 英文水平 。我们这一代的人所受的英文教育,基本上是不能轻松应付翻译这种工作的。
3. 中文水平 。理工科出身的我们,语文最多只是中学水平,而且教法学法很畸形。大家应该都有同感。

更考验你的:
4. 研究能力 。翻译中肯定会遇到技术或者非技术的词和短语你没见过、不知道的,而且有不少词和短语字典里也没有现成答案。
5. 逻辑思考能力 。英语很多句子里的代词和其他意义不那么明显的表达,需要通过上下文的逻辑思考进行推断。
6. 知识面 。原作者会追溯历史,讲很多老的技术,也会纵横开阖地进行横向比较,涉及很多其他平台或者技术(有些还很冷僻)。原书里还会有很多仅限于欧美文化 (名人名言、历史、地理、游戏、影视、歌曲……)的比喻、闲话等等。比如计算机书里常常出现的Yogi Berra。
7. 耐力 。翻译往往要持续数月,而且大部分同学肯定都是业余工作,深夜孤灯,而且一本书里肯定有你不喜欢或者没感觉的部分,但是还是得翻译出来,其辛苦程度可知……
8. 细心 。毛糙的译者交出的稿子,错别字、标点符号、术语一致性都会是大问题,更令编辑头疼的,还可能存在大量零散的漏译、英文拼写错误,以及最严重的,因为 粗心而造成的严重漏译(有时候单复数没有看清楚,指示代词没有理解对,会造成整句的误译;有时候连词的误译,会弄反整段话的逻辑)。
9. 沟通能力 。翻译往往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且所有译者都要和编辑打交道。不及时沟通,可能造成整个项目的失败——因为交稿延期或者稿件不符合出版社要求、编辑工作时间很长,最终出版进度一拖再拖,出书的时候已经过时或者没有市场了。
10. 交际圈 。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特定领域的问题,需要相关的专家支援。

翻译无难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翻译毕竟只是一种转换别人现成文字的工作,并没有什么完全无法克服的困难,何况我们面对的知识技术文献而已,含义基本准确固定,对艺术性没有太多要求。

只要做到以下这几点,翻译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ORATION: underline">1. 多想:带着逻辑思考去翻译。

翻译本身大多时候是在词、短语和子句的层次工作,但是思考层次必须提高。一本书都是从总到分逐层细化的树状结构,翻译时脑子里要有更大范围的上下文。

和 阅读时应该在脑子里读出作者的逻辑脉络(这一章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这一点又分为几部分、几个步骤……,对于这个问题,先说了Solution A,然后又说了Solution B,C,A的问题是……,B的问题是……,C克服了这些毛病……作者对这些选择的态度是A不好,B不好,C好……)一样,翻译时也要有类似的脑图。

翻译一个词时,要考虑全句、全段、上下几段甚至全节、全章和全书的整体思路和作者倾向。

另 外,原书是肯定会有错的,像Effective Java那样的名著,曾经被日文版译者找出大量错误。我们所出的《SQL解惑》一书,作者虽然是世界级权威,但是我们的译者也发现了大量错误。按照逻辑, 根据自己的技术基础,可以发现各种错误。整理勘误表,提供给编辑,反馈给原作者。

2. 多查:善于利用工具。

傅雷当年“日译千字 ”,有论者说,是因为没有那么方便的工具。的确如此。今天,任何问题在没有充分查找的情况下,就说无法解决,都是不负责任的。

图灵公司的论坛 (实名制,需要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进行申请)上有一个网上的词汇表 ,收集了很多常见的不容易处理、有歧义的术语、习语以及其他词语的译法,请优先参考。

我们不仅有很好的英语字典、够用的中文字典,而且有方便的网上内容,Wikipedia、FreeDictionary。当然,还有Google等等搜索引擎。有了Google、有道这样的语料库,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请参考:图灵推荐工具 。

高效查询的关键在于,该查的时候一定要查!其次,要知道上哪里查比较权威。直接Google的结果,往往会误导你,迷糊你。

专有名词(人名、公司名、电影名……)不知道一定要查,否则你很可能连他说的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这种笑话非常常见,我见过一个稿子,把某乐队的专辑翻译成什么纪念册的……

当然,知道这是个专有名词,有时候也是需要智慧的。

不熟悉的术语、领域名词一定要查,否则就会翻译得牛头不对马嘴,轻者也是外行话。

译文里想用成语、典故或者比较少见的自己不太有把握的词,也请查中文字典。这些少见词往往不能望文生义,往往感情色彩比较特别(贬义多)。对自己的中文水平要有正确认识。比如“明日黄花”而不是“昨日黄花”。再比如“望其项背”只能用否定。

3. 多问:善于利用别人

谁也不是全知全能,百科专家。有时候,问对了人,比自己查找、研究半天,效果好得多。

请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图灵公司有经验丰富的编辑,他们看过无数类似或者相关的稿件,很可能你的问题早已经被解决了。遇到问题,请多多与编辑沟通,不要企图隐藏或者糊弄过去 。对编辑的修改意见,不要轻易否定,尤其是标准、规章、规矩性的要求,请尽量遵守。
如果在稿件中对原文有比较特殊的处理(原文有错,对原文的句序、句式、说法等等有较大改变,原文某句不宜翻译,或者翻译出来对中国读者无用、无效、无意义,等等),没有按照原文翻译,请在稿中用批注说明,不要让编辑再浪费时间琢磨
请一定加入图灵俱乐部论坛 ,有许多和你一样在翻译和曾经翻译过书的译者以及行业内的专家,会为你分忧,和你讨论。

4. 开放:多一双眼睛总是好的。

我们要求译者将序、前言、致谢和前三章内容翻译完毕之后,尽快贴到图灵俱乐部论坛 上,接受内部审读。

我们也要求编辑将修改意见更多地开放,接受更多人的检查。

我们鼓励译者在个人网站、blog、论坛等等场合在征得编辑的同意后,公开少量章节的翻译草稿,听取广大读者的意见。一般章节开放数量不能超过原书的四分之一。而且必须在最前面写上:
“本文节选自即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图灵公司出版的《XXX》(英文版XXXXXX)一书,已经过图灵公司授权,如需转载,请与contact@turingbook.com联系。

5. 翻译完了自己再看一遍

这一点虽然容易,但是一般都做不到。许多错误被编辑发现之后,译者第一个反应会是,啊,这个怎么都错了!为了防止自己犯被读者痛骂、被啐一脸口水、被扔一身鸡蛋的错误,谨记。

最后两点重要的说明

1. 翻译中,发现任何涉及意识形态(说到中国、共产主义、共产党、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政治、民族(尤其是藏族、维吾尔族、回族)和宗教以及其他敏感话题,请在稿中突出(颜色、下划线加批注)标出,提醒编辑,由编辑来处理。 2. 翻译中,遇到自己不懂、不好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多查多问。如果在交稿前仍然没有解决,请在稿中突出(颜色、下划线加批注)标出,提醒编辑,由编辑来处理。千万不要掩饰、隐藏起来,铸成大错。


另外,特别推荐思果先生的翻译原则 ,请反复体会:

一、翻译切不可不守纪律,没有尺寸,乱添乱减。虽然佳译像盐化在水里,看不出痕迹,但盐总在那里,没有添,没有减。有的翻译是“演义派”,补出很多情节,全是原文没有的。有的随意删削,好像在编辑。(双关语、俏皮话等有的却不可翻者例外。)

二、切不可译字,要译意,译情,译气势,译作者用心处。记住,译者最大的敌人是英文字。

三、切不可抱定一个英文字只有一个中文译文解释,以不变应万变。如果你译一个英文字把认定的一个意思写下,再和上下文一同看,觉得不大象话,你可能错解了那字的意思,赶快细查字典。

四、切不可抱死一两本英汉字典做翻译工作。不论编得多好的英汉字典都不很可靠,这种字典有先天的缺陷,有人谋的不臧;并非无用,而绝不完全可靠。多备几本好英文字典,不怕辛苦多翻翻。

五、不要以为译好就十全十美。整段、整句会漏译,数目字会看错(这一点最不能得到别人原谅),英文会看错,中文会不通顺,至少逐字逐句对一两次,过些时再看一两次(单看译文是否可以过得去)。你多找出一个错,别人就少发见一个。

六、不懂的题材,千万不要率尔翻译。至少也要找一两本有关的书或大一些的百科全书查一查。如能找到专家请教一下更好。西方的学问分门别类,每一门都极高深,得到各科通俗的常识都不容易,不用说全部的知识了。

七、没有绝对把握的中文字词或成语不要用。成语用得贴切,不啻锦上添花;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用得不对,反而贻人笑柄。用时也许觉得是神来之笔,其实仔细一查,似是而非,或意思正正相反。

作者:图灵刘江(http://blog.csdn.net/turingbook ) Twitter: @turingbook , @liujiang
原文链接:http://blog.csdn.net/turingbook/archive/2009/10/13/4665015.aspx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