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重组四部门核心领导之一:“陆奇”!这个华人是谁?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微软重组四部门核心领导之一:“陆奇”!这个华人是谁?

微软重组四部门核心领导之一:“陆奇”!这个华人是谁?

 2013/7/15 9:16:26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到华人陆奇于此次微软重组中受益的简讯,会追根溯源这个人物到底是谁这一问题但它被真实记录在我到硅谷后第二个月的日记里,不仅显示着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这一主张完全就是痴心妄想,还让我的职业生涯受到一次震撼。你难以想象中西方究竟有多遥远。2008年12月4日,陆奇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QiLu”几乎占据所有美国科技媒体的头条,但我居然搜索不到有关这个名字的中文信息。那一天,微软宣布陆奇为微软互联网业务部门总裁。与此同时
  • 标签:微软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到华人陆奇于此次微软重组中受益的简讯,会追根溯源这个人物到底是谁这一问题但它被真实记录在我到硅谷后第二个月的日记里,不仅显示着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这一主张完全就是痴心妄想,还让我的职业生涯受到一次震撼。0000

  你难以想象中西方究竟有多遥远。

  2008 年 12 月 4 日,陆奇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Qi Lu”几乎占据所有美国科技媒体的头条,但我居然搜索不到有关这个名字的中文信息。

  那一天,微软宣布陆奇为微软互联网业务部门总裁。与此同时,时代大背景是:这被视为是雅虎收购案中最出人意料的桥段之一。

  2008 年 2 月,微软对雅虎发起 446 亿美元的收购邀约,整个美国科技界为之亢奋,攻防战已大腕云集。

  而就在杨致远拒绝交易被指“意气弄事”后,鲍尔默突然向雅虎抛出一枚“心灵手榴弹”,宣布挖走雅虎搜索的灵魂人物。

  陆奇在硅谷非常有名。截止 2008 年,他拥有 20 项美国专利,掌管团队人数达到雅虎总人数的1/6,是很多硅谷华人工程师终身奋斗的目标。

  四个月前,他离开雅虎。

  我在雅虎食堂听说:给陆奇特别举行的秘密告别会上,先于他离开的雅虎前中高层悉数回访叙旧,40 岁的雅虎酋长杨致远当场洒泪。

  一位雅虎员工忆及此事,称皆因陆奇“技术很牛”、“为人很好”,且已难得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在硅谷,华人通常有两条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路径。

  一是靠多年打拼成为成功企业家,如创办网讯并将其以 32 亿美元出售给思科的朱敏。另一类,则是凭借技术实力进入科技公司努力工作,成为技术骨干并率领多国技术军团的工程师。

  陆奇正是第二类。与第一类人相比,要找到这类人的公开报道或言论通常很难,他们不是媒体追捧的对象,不善夸夸其谈,也没有大起大落的人生,但陆奇头脑中的方程式使他在硅谷技术圈享有令人尊敬的名声。

  我初到硅谷时,曾听说有关他的几个小故事。

  一是几乎所有人都用“工作狂”形容他:子夜入眠,凌晨四五点起床,一天工作近 20 小时。其中,有个能体现他时刻记挂技术的“小插曲”:

  当一群雅虎员工正热烈讨论股票上扬时,陆奇突然冲进来,高叫“Down 了”。这是陆奇刚进雅虎不久,硅谷人均股票持有率相当高,忙着看股票的员工们非常诧异——股票明明在涨,为什么是“Down”?

  陆奇说的是“机器”。

  “内向、勤奋和聪明”,陆奇一位朋友认为陆是典型华人工程师性格。但另有人说,相比很多华人工程师,他有“沟通能力强”的优点,这也是陆奇能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原因。

  传说中,陆奇与雅虎的缘分始于“陪吃”。当时,陆奇陪一位想进雅虎的同学吃饭,但当雅虎技术主管听到他正在开发一个与在线购物有关的技术时,眼睛一亮:“你能否到雅虎来一下?”

  陆奇来到雅虎时,Offer 已经放在桌上。

  之后,陆奇曾参与雅虎对搜索引擎 Inktomi 的收购,并主导完成系列整合。接着又率领团队开发“巴拿马”平台,与谷歌广告平台抗衡。然而,当 2007 年 2 月平台推出时,雅虎广告份额已难追谷歌。

  这也直接导致当年 5 月雅虎前技术总监 Farzad Nazem 的离职。

  有消息说,当时陆奇曾希望成为 CTO,但雅虎没有这样任命。陆奇离开后,也曾传出他接触 Facebook、阿里巴巴等公司的消息。

  也许,他过去的一些话能为他的选择做下注脚:“有人说时机就是一切,但机遇总是有,关键是你能在适当的时候跳上适当的船。”

  不过,这样的船以及这样的时间点,难免触动很多人的感情。

  在微妙的职场,即使是加州这个连同业竞业协议也不允许签订的自由地,微软带走陆奇消息传来后的第一天,雅虎食堂有伤感和苦闷的声音:“十年,以及搜索总管,陆奇知道太多雅虎秘密。现在,他去了微软。”

  但一个来自谷歌员工的评价可能更为客观。

  “作为一个工程师,陆奇的选择合情合理。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做更多事,Why Not?”

  新归宿意味陆奇将在微软掌管一支 3000 至 5000 多人的技术团队,并直接向鲍尔默汇报,而不必像过去需通过雅虎 CTO 才能到达杨致远。

  这也是目前为止大陆华人在外资科技公司总部所任职位的最高级别。

  当我弄清楚究竟谁是陆奇后,事情似乎也就到此为止了。日报记者的命运通常如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切入一个大背景下的人物,然后,蜻蜓点水般离开。

  然而让我始料未及的是:2008 年 12 月《陆奇侧影》刊出后,我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

  写信的朋友有些激动,大意是说:他非常了解和尊敬陆奇,而我过于冷静的行文风格在这敏感时刻将其置于一个从雅虎雇员到微软高管身份置换的大背景中,读者会产生其它联想。

  换句话说,陆奇绝非沽名钓誉伤害老东家感情的人。

  我很难去讲述和解释记者这一职业,不过我详细回复了这封邮件,并开始从“谁是陆奇”到留意“陆奇是谁”。

  这封邮件让我 Impressive 一点也不奇怪:究竟有多少人愿意花费时间为一个公众人物给记者写去这样一份邮件?

  背后定然有些什么东西。

  这之后,我和陆奇共有过“三面之缘”。

  第一次发生在我收到这封邮件前,因为刚刚加盟微软,尚处缄默期的陆奇婉言谢绝采访,不过我有收到他的回复,没有像经常发生的那样石沉大海。

  第二次是在华源科技协会十周年会上,陆奇带来鲍尔默。第三次则是斯坦福的一次讲座,当我冲上去试图采访陆奇,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记得你。”

  虽然始终没有获得采访陆奇的机会,不过我三次见到这个人物的印象:热忱,非常朴素。

  之后的硅谷生活,我听到更多关于他的评价。多数人称其“为人很好”,或“品德可敬”。

  正如经济学节约了“爱”,商业报道也常常节约“德”。感谢硅谷日记,我得此在这个地方说一说是因为:

  陆奇究竟是谁?现在很多人知道,他是内地华人在外资科技公司总部所任职位最高级别的人物。

  通常大众就是这样通过一个身份来界定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公众人物。

  但是在媒体这行做久了,听说过太多名人八卦,你才真正体会,像陆奇这样的名人,有多难得。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