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 BU 总裁郑叶来
2 月 4 日下午消息,华为云近日公布 2017 年业绩数据,销售收入达到 5 亿美元,用户数、资源使用量方面实现 300% 增长。华为云 BU 总裁郑叶来在接受新浪科技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公有云市场的竞争远未结束,他还预期,2018 年华为云的增长会超越 2017 年。
谈到火热的 AI 和区块链,郑叶来表示这些技术在国内被过分炒作,华为在这两个技术领域早已有了投入并将其应用到了实际场景之中,“华为不会跟风炒作概念。”
公有云竞争远未结束
2017 年 3 月,华为副董事长、轮值 CEO 徐直军宣布成立专门负责公有云的 Cloud BU,并称 2017 年将增加投入 2000 人。当时 Cloud BU 设立在产品和解决方案部门之下,由 IT 产品线总裁郑叶来兼任 Cloud BU 总裁。成立不到半年时间,Cloud BU 即在当年 8 月底由二级组织升级为一级组织。
回忆起华为入局云业务时的情景,郑叶来表示当时很多人觉得华为做晚了,没机会了。但 2017 年的数据出来之后,华为云增长很快,“我们又信心爆棚。”
根据华为云公布的数据,2017 年华为云销售收入达到 5 亿美元。截至目前,华为云已发布 14 大类 99 个云服务,50+ 解决方案,在用户数、资源使用量方面实现 300% 的增长,云服务伙伴超过 2000 家。
“去年有两个事情超出我的预期。”郑叶来说,一是华为内部对做云业务迅速达成共识,组织人员调整到位,也给了充分的授权,二是华为云成立之后很快就获得了很多大中型企业、国外企业、政府机构的信任,业绩迅速增长。
在他看来,政府和企业选择云服务商,主要的痛点在于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而郑叶来认为这正是华为云的优势所在,“外界不担心华为的技术,而是华为是不是下定决心做。”郑叶来说,华为过去围绕芯片、硬件解决方案等做的投资可以在公有云业务上得到收入。同时,华为的不碰数据、不做应用、不做股权投资的‘三不’承诺也让华为云成为最中立的云服务商,“原来的 IT 公司选择华为是自然的,未来的互联网企业选择华为也很正常,因为我们的 ‘三不’承诺,我们是中立的,不与他们竞争。”
不过与 BAT 等互联网公司相比,华为在云业务上的布局确实相对较晚,外界有观点认为,公有云市场上半场的竞争已经结束,格局基本确立。
郑叶来对此十分不以为然,“没有哪个产业的竞争结束过,不能用互联网跑马圈地的思维理解 2B 业务。”他以共享单车为例,从刚开始的火爆到现在的倒闭潮,强调不能用做 2C 的思维理解 2B 的云业务。“公有云的竞争没有上半场下半场之说,Cloud 2.0 的竞争刚刚开始,都在等待一家真正中立的、踏实服务的供应商。”
对于华为云 2018 年的预期,郑叶来坦言并没有设立具体的目标数字,而是看重为产业带来的变化和价值。“但 2018 年华为云的增长一定会超过 2017 年。”
AI 和区块链被过度消费
除了公有云业务之外,郑叶来也谈到了目前火热的 AI 和区块链。
他表示目前 AI 在国内被娱乐化和泡沫化。“人工智能不是做两个应用刷个脸就行了”,在他看来,未来 AI 的核心是两点:一是解决企业的应用问题,需要与具体的问题相结合;二是经济成本效率,通过软件硬件创新,让人工智能的经济成本效率最高。
华为云在人工智能方面也发布了 EI 企业智能,包括 EI 基础平台服务、通用服务和行业场景解决方案等 30 个企业智能服务。郑叶来透露,今年 4 月和 9 月华为也会重点发布人工智能方面的产品。
而在区块链领域,他表示华为早在 2016 年之前就有投入,并发布了相关产品。比如华为在区块链上的优势是算法,与一些银行在大数据平台,风控、征信等领域有着合作;华为云有很多测试串也是用区块链生成。
“区块链本身是很好的技术,解决了安全、可信的传输问题,但虚拟货币只是区块链的一个应用。华为不会跟风炒作概念。”郑叶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