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办约谈、遭遇处罚、重点频道暂停更新 24 小时,2017 年 12 月 29 日,“今日头条”成为了众多媒体的今日头条。2018 年 1 月 3 日,今日头条对外宣布近期将招聘 2000 名审核编辑,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今日头条了解到,因为下决心整顿,未来今日头条审核团队预计要破 10000 人。
主打“算法推荐”,为用户推送个性化的泛阅读内容,今日头条率先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从 2014 年成立至今,公司最新估值已经超过 220 亿美元,并且按照发展目标,2018 年广告营收要实现“冲 500 亿元,保 300 亿元”。迅猛发展的背后,今日头条的核心—“算法推荐”所引发的争议一直不绝于耳。
除此之外,今日头条也在多个领域拓展自身的外延:移动资讯、直播、短视频、问答、社交和图片等内容生态趋近完善。伴随流量竞争的日趋激烈,今日头条也成为 BAT 不容忽视的竞争者。
算法推荐陷舆论漩涡
网信北京公众号于 2017 年 12 月 29 日发文称,今日头条和凤凰新闻手机客户端违反国家有关互联网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传播色情低俗信息,存在严重导向问题,对网上舆论生态造成恶劣影响。其中,今日头条在尚未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情况下,违规转载新闻信息,且“标题党”问题突出,严重干扰了网上传播秩序。
针对上述情景,处罚结果相较以往也是更加严厉的,今日头条手机客户端“推荐”“热点”“社会”“图片”“问答”“财经”等 6 个频道自 2017 年 12 月 29 日 18 时起暂停更新了 24 小时。
4 天之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今日头条处获悉,其已经关闭了社会频道,集中清理了 2500 多个平台违规账号,并且在已有 4000 名内容审核编辑的基础上,近期将再招聘 2000 名,未来预期要达到 10000 名。
如今,以算法推荐著称的今日头条加大人力对内容的审核。在此之前,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多次对外强调,公司是技术平台而非媒体公司,在信息推送上以“技术”算法为准。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表示,“智能推荐本身没有价值观”这种说法不准确,技术的实验室应用是没有价值观,但一旦进入到社会应用,将会产生重大价值观影响。推荐算法本身可以不涉及低俗,但人对算法的过度依赖将会异化人,低俗的关键不在算法,而在信源,一堆低俗的内容不管怎么推都是低俗的结果,所以任何平台对于信源的把控是关键。
一位短视频 APP 内容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网民文化水平上看,近 8 亿网民中,超过 70% 的互联网用户还是高中及以下学历,这导致内容提供方在追求用户量最大化的驱动下,自觉降低了对内容的质量要求。沈阳也表示,随着互联网全面普及,内容制作下沉到每一个人手上,低俗内容的增加将是常规现象,对于政府、管理平台和互联网应用而言还是要成风化人。
面临互联网巨头的激烈竞争
引起监管层面注意背后是“越来越大”的今日头条。目前,今日头条已成为一个集资讯、短视频、问答、图片和社交等形式的内容平台。试图抢食微博、百度、等互联网内容平台的地盘。
2017 年 11 月份,张一鸣介绍头条号平台上的头条号总数超过 120 万个,平均每天发布 50 万条内容。市场研究机构 QuestMobile 的数据显示,2017 年三季度今日头条 App 月活跃用户达 1.82 亿。不过,相较于微信公众号同期的月活跃账户 350 万,公众号月活跃粉丝 7.97 亿,今日头条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除了内容外,膨胀的还有今日头条的估值。公开资料显示,2016 年末今日头条拿到 10 亿美元的D轮融资时,估值约为 110 亿美元;2017 年 8 月的E轮融资后,估值已经超过了 220 亿美元。在营收方面,公司 2016 年完成 60 亿元,2017 年目标是 150 亿元,2018 年目标 300~500 亿元,今日头条的野心可见一斑。
2017 年上半年,今日头条问答频道拆分为悟空问答,并且上线微头条,后者的产品形态类似于微博。同年 11 月,在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上,张一鸣表示,今日头条正在走向智能分发和粉丝分发相结合的“智能社交”新时代。他并进一步称将每天拿出 1 亿的流量,帮助旗下社交媒体产品“微头条”的用户,快速度过冷启动的粉丝增长。
另一方面,不仅微博不断加码智能推荐功能,2017 年百度也开始全面发力信息流广告,这些都日渐与今日头条展开正面交锋。标志性事件之一就是,2017 年 8 月份,微博声称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从微博抓取内容,而暂停了今日头条的第三方接口。
一位手机百度方面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信息流业务未来有望成为百度支柱广告业务之一。李彦宏也多次强调百度的核心业务仍然是“内容分发”。此外,今日头条短视频领域的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与微博平台的秒拍、腾讯系的快手等都在同一赛道竞争。
一位行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单纯的信息流产品里面,最容易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信息茧房”问题——因为我喜欢,所以我只能看到它。有了搜索+信息流双引擎后,用户会全方位地随时向百度提供或者告知自己的新兴趣,可以避免“信息茧房”;其次,百度在技术、数据上的优势也比较明显,百度在搜索领域做了近 20 年,在信息流广告领域,百度的后发优势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百度最新的 2017 年三季度财报,公司总营收达到 235.3 亿元,净利润为 79 亿元。除搜索广告之外,百度信息流广告业务表现抢眼,信息流业务预期年收入将超过 1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60 多亿元,刚好和今日头条 2016 年的广告营收持平。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表明,今日头条信息流广告收入占比高达 90%。在高速增长的同时,未来今日头条将不得不防备主营业务后院起火。
记者注意到,面对内容巨头的围剿,今日头条继续加码短视频与问答的同时,也在寻找更多的突破口,加速布局海外业务,试图突变。比如,2017 年 11 月份全资收购了北美短视频平台 Musical。ly、新闻聚合平台 News Republic,此前今日头条自身或者投资的新闻聚合类项目,已经进入了北美、巴西、印度、印尼等地,“全球化”已经是今日头条核心战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