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东集团与中海地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全国主流城市建设数百家无人超市,联合布局无界零售。这也是京东推出无人超市产品之后,第一个即将落地的合作方案。
据了解,2018 年,双方合作的无人超市将达到 50—100 家,最早的三家将于春节前夕在北京亮相,目前正处于装修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合作方中海地产正在商业地产上发力——目前,其商业地产落成及在建商业项目中的投资性物业超过了 750 万平方米,运营各种写字楼、购物中和地铁上盖,这无疑为京东无人超市的选址提供了便利。
事实上,京东的第一家无人超市店在双十一期间就在京东位于北京亦庄的总部园区里开始了试营业。据京东集团副总裁、X事业部总裁肖军透露,这家样本店无人超市运营的 43 天当中,实现了销售盈利,其中毛利润 30%,净利润 17%,坪效约是整个行业的 4 到 5 倍。这无疑跟它的选址和早期的光环效应有关,未来的产品收益期一定会更长。
据中国企业家报道,在拓展方向上,京东无人超市将主打三大场景:政府大楼,以及相关的一些政务场景;办公场景,比如写字楼一楼;交通枢纽,比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等地点。
京东与中海合作的第一批无人超市,店铺面积在 150 平米左右,sku 在 300—500 之间。这两个数字都超过了总部样本店,面积接近一家常规的传统便利店,但 sku 却大大少于前者。另外,商品的 60%—70% 来自京东,剩余则开放,比如引入周边门店的糕点、水果等品类。
在经营上,京东也会通过自营在每个城市打造一两家样板店,其余引入合作方,成立合资公司联合运营,或者全权由合作方运营,由京东提供供应链、物流、金融等支持。
一种很可能发生的场景是,京东无人超市由京东的配送员在闲时完成补货工作,并按件结算,赚取报酬。“每个配送员一个月额外可以获得两到三千收入,而我们节省了雇用全职员工的成本。”京东无人超市运营负责人此前表示。
打着“无界零售”的旗帜,京东正在全面走向线下。由 3c 事业部主导的京东之家自去年双十一开出第一家店后,如今的规模已经超过 130 家。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京东会结合门店附近消费者在京东消费的物品品类、价位等数据,来决定门店中的选品和陈列,做到线下门店的“千店千面”。
而如今京东无人超市,除了通过人脸识别、RFID 等技术实现无人值守,它区别于其他方案的关键也是借助京东线上积累的大数据,来识别周边园区或商圈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消费习惯等标签,从而完成更精准的选品和库存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