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0万元 中国移动“重振”飞信的难度有多大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8400万元 中国移动“重振”飞信的难度有多大

8400万元 中国移动“重振”飞信的难度有多大

 2017/10/28 16:11:33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2007年,对于整个移动通信行业来说注定是极具特殊意义的一年:那年1月乔布斯秀出了划时代的iPhone,在11月谷歌抛出来了一个安卓,两者的诞生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而曾经的超级应用飞信,也同样于2007年正式上线。作为当初中国移动在即时通讯领域的扛鼎之作,飞信注册用户最高时达到了5亿,高峰时拥有高达9000万的活跃用户。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十年后的今天,提起飞信这个词相信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它是什么。至于曾经使用飞信的老用户们,估计冷不丁谈起这个应用多半会认为它早已经不复存在。不过
  • 标签:飞信 中国移动 中国

  2007 年,对于整个移动通信行业来说注定是极具特殊意义的一年:那年 1 月乔布斯秀出了划时代的 iPhone,在 11 月谷歌抛出来了一个安卓,两者的诞生开启智能手机时代。

  而曾经的超级应用飞信,也同样于 2007 年正式上线。作为当初中国移动在即时通讯领域的扛鼎之作,飞信注册用户最高时达到了 5 亿,高峰时拥有高达 9000 万的活跃用户。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十年后的今天,提起飞信这个词相信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它是什么。至于曾经使用飞信的老用户们,估计冷不丁谈起这个应用多半会认为它早已经不复存在。

  不过,即便面对几乎被人忘却的窘境,中国移动似乎再次动了念头。

  前不久,中国移动发布了两条招标公告,一是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 2017-2018 年和飞信客户端技术实施与支撑项目;二是 2017-2018 年和飞信业务运营支撑服务项目。这两项的招标金额分别为 3626.5 万元和 4764.6 万元。这也表示,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中国移动准备继续在飞信上投入 8400 万。

  虽然 8400 万元对于年利润高达 1087 亿的中国移动来说可谓是九牛一毛,不过统计数字显示——一年前移动在飞信运营支撑公开招标项目上的招标额仅为 1385 万元。

  中国移动飞信项目招标公告

  突然翻了好几倍的投入,似乎预示着中国移动打算在飞信上“搞个大动作”。当然,这里招标的“和飞信”项目,指的是 2016 年飞信更名后主攻企业级 IM 市场的这块业务了。

  面对如巨人一般的 QQ、微信,以及陌陌、微博的蚕食,即时通讯 2C 市场只剩下了一点渣渣。而在 2B 市场,不仅有腾讯轻聊版 QQ、TIM 和企业微信,阿里钉钉更是不断发力,面对这样的竞争对手,飞信如何抢得一席之地呢?

  成也用户,败也用户

  纵观飞信十年的发展史,可谓是成也用户败也用户。成功源自中国移动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失败也在于对这个庞大用户群体的“封闭”以及对其需求变化的缓慢反应。

  2007 年,国内的手机市场依旧是运营商主导的时代,中国移动凭借着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三大品牌,在整个运营商市场所向披靡。

  那时我们的通讯手段,还都是依靠语音通话和短信(移动 QQ 并未成势),当时每个月 500、1000 条(收费基础费用)的短信套餐很受欢迎。

  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飞信以短信优惠为主要卖点的官方应用横空出世,自然得到用户的欢迎。当时,快速发展的飞信令移动信心大涨,之后曾一度夸下海口要抢走腾讯(QQ)20% 的用户。

  不过,正如文章开头所提到的,2007 年不仅仅只有飞信的诞生,同时也是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端。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用户纷纷转向了微信、米聊等即时通讯软件,短信的交流方式逐渐被用户抛弃。

  不用做市场调研就可以看到,以短信优惠为主要卖点的飞信在 2012 年后迅速没落,但是我们没有看到飞信任何令人信服的改变。直到 2016 年 6 月 30 日,中国移动宣布短信转飞信业务下线。虽然只是不再支持“手机发送短信到飞信 PC 端”,但是没落的意味足够浓郁了。

  资深电信分析师马继华曾指出,2007 年诞生的飞信与 QQ 属于一代产品,其更注重的是传统 PC 与手机之间连接,而并不是像后来的微信、米聊这样,是手机与手机之间的连接。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飞信本属于落后的产品。

  同时,面对移动互联时代手机端应用的冲击,本就落后的飞信并没有像 QQ 那样及时根据市场的改变做出更新,缓慢的脚步使其被竞争对手远远甩在了后面。

  但是,这都比不了“封闭”带来的严重后果。由于中国移动多年来一直将飞信当做是自身提升用户体验和竞争力的工具,最初并没有开放给联通跟电信的用户使用,很大程度上,这也限制了自己的用户群体的发展。在移动和社交网络突然爆发的时候,这种“封闭”使得飞信一直没有成为一款真正的“大众化”移动互联网应用。

  直至 2012 年,飞信才开放其他运营商号码使用软件,实现了真正的全平台开放。整整五年,飞信才完成了对整体移动通讯用户的覆盖。不过此时的即时通讯市场,早就被手机 QQ、微信等一众应用瓜分干净。

  有个“恶搞”的比喻,躯体越庞大的恐龙(如梁龙)在白垩纪越早被淘汰,因为小型食肉恐龙已经咬下其尾部十几口肉了,缓慢的反射弧才将疼痛反馈到细长脖子尽头的大脑中。

  尽管不断针对社交网络做出变化的移动公司,在 2011 年 9 月推出过一款类似微信的软件飞聊,但由于种种原因,飞聊也未能获得成功。在背靠中国移动这棵大树的前提下,飞聊两年时间仅仅获得了不足 300 万用户,最终在 2013 年 7 月被放弃。

  去年 5 月外界曾传出消息称飞信“已死”,但随后中国移动做出回应,表示飞信运营正常,关于停止服务一说严重失实。或许,中国移动依旧想要通过“和飞信”继续保持对 2B 市场的影响力,但如今无论是B还是C的业务,恐怕都已经徘徊在生死线边缘。

  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如今的国内飞信的活跃用户不足百万,而 QQ 则是坐拥 6.62 亿月活用户,微信注册用户数量的最新数字已经突破 9.63 亿。

  活下去比跑得快更重要

  马继华曾经表示,中国移动一直都没有放弃过飞信,而且近两年来移动对于内容的投放非常卖力,包括咪咕在内的业务投入都非常大。所以,他对此次移动加大对飞信的投入并不意外。

  在分析中,他也表示 8400 万对于移动来讲可能只是一个引资的作用,后续可能还会有其他相关的投入,包括各省市公司的投入,所以最后的投入可能远不止 8400 万。

  但如今的即时通讯市场早已经不是砸钱就能成功的时代了。毕竟如今社交是风口,连接人与人是大趋势,而不了解用户需求,或者不能抓住用户需求,投多少钱都不会起作用。

  相信,面对目前的即时通信市场,中国移动高层自己很清楚重新振兴飞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特别是在个人市场。

  所以,面对几乎被市场淘汰的窘境,去年“和飞信”推出,中国移动将飞信的发展重心转移到企业通信市场。而移动此次加大投入或许只是试图守住自己在企业通信市场的“最后阵地”。

  至于飞信的未来,或许 5G 技术和应用的普及会成为其为数不多的一个机遇。

  对此,马继华表示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整个通信市场格局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飞信很好的抓住机会,依靠移动运营商身份的优势,还是有可能实现复兴。

  当然,我们更希望已经开始搭建移动互联网生态体系的中移动,不仅仅只是要复兴飞信,而是基于飞信的生态业务体系。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针对不同的业务领域,中国移动也在尝试变得越来越轻,让自身能够更加灵活地面对市场的变化。诸如早先成立的中国移动终端公司、物联网公司、咪咕公司、互联网公司,以及近来设立的中移在线、中移建设,甚至是刚刚传出要成立的中国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将 IT 支撑系统独立出来)等等,都是在向不同的细分业务领域聚焦。

  当然,现在谈飞信的复兴似乎还太早。毕竟对于当下的飞信而言,最重要的任务是活下来。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