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nfoQ"(ID: infoqchina),作者:杨波
写在前面
今年公司来了不少应届生还有实习生,我多次受邀给他们做一些和成长相关的分享,获得良好反馈,我想可以把这些分享总结成文,一方面下次自己就不用频繁去讲,新人来让他们看文章就好了,另一方面也是想把自己的心得分享给更多的社会上的应届生和处在职业早期的年轻人。
我本人在软件研发行业工作有十多年,经历过不少公司,见证过不少应届生的成长,自己也带过很多应届生实习生。从他们的成长历程中,我看到那些成长较快的应届生身上有一些共性的东西,下面是我对这些共性的总结和分享,期望对大家有帮助,让更多人更快步入成长快车道。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提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 15% 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 85% 要依赖于他的软性技能”,我非常认同这个论断,很多步入成长快车道的应届生身上的特质也验证了这个论断,所以本分享不涉及专业技能 (这块是被假定你必须有的),而主要是关于软性技能的。
一、思维转型
中国式教育,学生被灌输因果确定的东西比较多 (没有标准答案的东西老师没办法考试),在学校呆久容易形成因果确定式思维。但是社会完全不一样,很多东西是非线性不确定的,有很多东西不仅没有标准答案,很多时候连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你需要自己去找问题再提出解决办法。
下图 (来自《管理 3.0》) 把我们的世界根据不确定性划分为四个区域:
简单区 (Simple):一张桌子,一本书是比较简单的事物,比较确定
结构复杂区 (Complicated):计算机结构非常复杂,但仍然是确定性的
交互复杂区 (Complex):城市,公司,社会交互非常复杂,不确定性大
混沌区 (Chaotic):股市充满不确定性
程序员快速成长的 12 个锦囊" data-img-size-val="355,353" />
我们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大都处于简单和结构复杂区域,相对比较确定;而社会和公司则处在交互复杂甚至混沌区,有很多不确定性。顺便提一下有意思的一点,生命和创新常常发生在交互复杂和混沌的边缘。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是:机械和死的东西大都处在简单或者结构复杂区;而有活力和生机的东西大都处在交互复杂甚至混沌区。这一观察和人类追求确定性的本能其实是非常矛盾的,但对我们很有启发性。
应届生刚从学校步入企业和社会,他们首先需要面对的是思维转型的问题,从线性确定思维切换到非线性不确定思维。有的人这种切换会花很多年 (也有人一直切换不过来的),有的会比较快,切换快的成长也快。
二、积极主动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想展开太多,简单几句:职业最终是你自己的职业,不是你老板的职业,你要为自己的职业负全责。不要等着被叫去做事,否则你会非常亏 – 不主动做事,别以为你占了老板便宜,老板不会多给薪水事小,关键不做事情你就没有成长,你最有价值的时间被浪费掉了!
从以往经验看,总体上胆大主动型的应届生的成长要远远快于胆小被动型的应届生。
年轻程序员快速成长的 12 个锦囊" data-img-size-val="315,315" />
三、成长式思维
如果有人问我对一个人成长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我会毫不犹豫回答是成长式思维,简单讲是空杯心态。
如果你的杯子是空的,新东西就比较容易进去;反之,如果你的杯子已经满了,新东西就进不去。有一小部分自以为是的同学,他们才刚从学校出来思维就固化得有点像小老头,他们自己的东西太多,顽固又不肯放弃 (清空杯子),新东西自然难进去,成长自然就慢;具有空杯心态的同学,他们会适时清空自己,甚至有意识清除脑中顽固区域,虚心主动学习,如乔布斯所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拥有这种心态成长岂能不快?
下图展示僵固式心智和成长式心智的差异。本质上两者在智力能力是确定还是不确定的根本性世界观不同,造成他们在面对挑战、挫折、努力、批评和别人的成功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就完全不同。最终前者的人生会一直停留在平滑的直线上,完全没有发挥自己的潜能;而后者则不断攀登人生的高峰,并充分感受到自由意志的伟大力量。
四、合作和沟通
如果客观事实是一个圆的话,我们每个人由于背景经验和视角的不同,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小部分扇形,对这些不同扇形的认知有的时候还是相互冲突的,只有将不同的小扇型拼起来,才有可能趋近真相。你越是善于合作沟通,通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那么你越容易接近真相,成长越快。一个人成熟标志之一是知道个人的能力和视角都是有限的,必须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合作互补才能成就更大的事业。
下图来自《部落的力量》一书,把不同企业的文化根据成熟度划分为五个阶段,其实对人也适用。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分布在 2/3/4 三个阶段 (1/5 阶段的人会比较少),一般团队中会有 1/4 的冷漠受害者,1/2 的孤独勇士,1/4 的稳定合作者。由于中国式教育本质上还是应试分数教育,我们会培养出不少崇尚竞争缺乏合作精神的所谓“牛人”。牛人需锻炼领悟成熟了才会进化到稳定合作者,领悟越早成长越快。
五、天赋 + 勤奋 + 热情
经常被问:人的成才,是天赋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勤奋更重要一点?
西方文化比较崇尚天赋论,我刚进亿贝中国研发中心那会儿,老板给每个员工发一本书叫《发挥你的优势》,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偏天赋论 – 造物机缘赋予每个人某些优势,分别适合不同的行业和角色,你不需要瞎折腾,好好发掘并磨砺你的优势就会变得非常厉害。
东方文化比较崇尚勤奋论,其实西方也有类似所谓 1 万小时的理论 (见《异类》一书):甭管天赋,正常人只要专注某个领域刻苦练习 1 万小时 (每天练习 3 小时,需要 10 年,每天练习 6 小时,则需 5 年),都能成为这个领域专家变得很厉害。
我的经验是天赋和勤奋相辅相成,都会发挥作用。理想是两者兼备,你有大概率会成就卓越,但是如果你天赋不足,靠死磕 1 万小时也能成才。在天赋和勤奋基本达标的前提下,我本人其实更关注热情和兴趣,我见过很多其实资质并不高的人,但是做事勤奋主动有热情,努力坚持成为行业中坚;相反一些早期资质不错但是做事不专没有热情的人,到最后反而大都没成。
六、导师
没有导师能成才吗?我想也能,但是常常会走更多弯路花费更高的学习成本,导师的作用在于指导你少走弯路,更快成长。
我职业早年主要靠单打独斗多一点,成长就比较慢,后来有幸碰到几位不错的导师,给我很多指导和帮助,期间我的成长加速了,原来要花 5 年学的东西,在导师的指点下 1 年就可以学到。我也见过有应届生一开始就幸运碰到好导师的,在导师指导下很早投入高质量的项目开发锻炼,只用 3 年左右时间就从应届生快速成长为高级研发经理。
寻找好的导师是你自己的责任,你要找导师,其实导师也在找你。高水平的导师是非常愿意投资有潜力的年轻人,但是一开始你的潜力不明显,核心竞争力和产出都低,并不能入导师的法眼。所以在找到好的导师之前,专注积累和打磨自己核心竞争力和提升自己的价值是关键。
七、学习 + 实践
这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所知道的牛人都是学习狂,据说我们公司的 CEO/CSO 每周都是要看 1~2 本书的。你至少每个月要看 1 本书,这个量积累 10 年的话可以超过 100 本,这时你的见识和水平应该不会太差。当然看书要尽量看经典名著,经过时间筛选沉淀下来的好作品,朋友圈蜻蜓点水式的学习效果并不大。
同时工作中要力争好的项目实战锻炼,才能成长更快。这里头有个矛盾,刚开始你产出低价值小,一般很难获得高质量的项目,这个时候不要气馁因为你还在积累期。刚开始轮不到你挑三拣四,杂活累活都要干,注意积累自己的核心竞争和价值;后面你有经验了,对自己和项目有更明确的价值判断,就要有选择性的挑价值更大对自己成长更有利的项目。
八、客户、产出和价值意识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思维切换。在校生一般由家庭资助,主要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大部分几乎没有直接价值产出。但是社会和公司完全不同,商业世界的正常运作完全构建于人与人之间的价值交换基础之上。简单讲,老板把你招进公司并支付给你薪水,根本上是指望你给他创造价值的 (通过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价值的方式)。
坦白讲,大部分应届生在职业前面几年价值产出都不大的,公司还要花费成本培养。这就需要你尽快建立起客户、产出和价值意识,尤其要珍惜前面几年的培养积累期,在逐步打磨自己核心价值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输出。每半年都要扪心自问:这半年我个人的核心价值提升了没有?我给团队和公司的产出是什么?价值在哪里?下面半年我该如何提升产出和价值?你的价值输出越大,回报就越大,成长空间就大;反之回报就小,成长就慢,那些没有价值输出的人常常处在被淘汰的边缘。
九、目标设定 + 时间管理
耶鲁大学进行过一次跨度 20 年的跟踪调查。最早,研究人员对参加调查的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有目标吗?”10% 的学生回答没有。研究人员又问:“如果你有了目标,是否把它写下来呢?”这时,只有 4% 学生回答是。
20 年后,研究人员跟踪当年参加调查的学生。结果发现,那些有目标并且用白纸黑字写下来的学生,无论在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都远远超过了另外的没有这样做的学生。他们超越余下的 96% 的学生的总和。那么,那 96% 的学生今天在干什么呢?研究人员发现,这些人忙忙碌碌,一辈子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帮助那 4% 的人在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
没有目标和计划的人生,犹如大海中没有舵只能随波逐流的航船,时间流逝了,但是始终无法到达目的地。远大目标 + 细化的阶段性目标 + 周密的执行计划,能助你快速成长。
同时,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如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我们非常容易迷失在琐事中,每天忙忙碌碌,但是成长缓慢。Stephen R. Covey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间管理模型 - 四象限工作法则:
A. 重要但不紧急:通常是一些有长期价值的事情,比如提升个人职场竞争力,学习和阅读,家庭和朋友,身体和锻炼,投资等等
B. 既重要又紧迫:通常是一些火烧眉毛的事情,比如工作或生活中的危机。
C. 既不重要也不紧急:上网聊天打游戏常属于该象限,偶尔放松一下可以,但不可沉溺于此
D. 不重要但是紧急:通常是别人的优先级,或者可以委派出去的事情
我们的注意力主要应该放在和重要性相关的两个象限里头。这两个象限的时间分配是门平衡的艺术。理想状态,70% 的时间应该放在 A 象限 (即未雨绸缪) 象限。20% 的时间放在 B 象限 (用于应急)。A 象限做好了,B 象限事件发生的概率会变小。如果一个人大部分时间在 B 象限救急,说明他 A/B 象限的时间分配失衡或倒挂,需要关注投资那些长期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目标设定和时间管理是可以通过实践积累的实用技能,这些习惯在职业初期越早养成,成长就越快。
十、坚忍不拔 + 长线思维
上面讲到目标设定,假定你设定了远大人生目标和阶段性计划,是否可以直线达到?当然不是这样的,中间难免会有各种坑坑洼洼和挫折 (人生的乐趣尽在于此),下面这个图很形象表达现实的曲折性和不确定性。所以目标设定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你还需要锲而不舍的毅力 + 执行才有可能达成目标。当然目标也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你需要随环境变化不断调整目标。
成功是一条长长的抛物线,成功的应届生除了具备良好耐挫能力和执行力,同时还具有长线思维。怎么算长线思维?其实 1 年 3 年都不算长,我们读个大学都需要 4 年。一般来说,一个人在一家公司能真正的成长并做出一些成绩,大致需要不少于 5 年的积累,建议应届生以 5 年为周期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特别是职业初期,不宜频繁换工作,否则很难形成积累。
十一、反脆弱和舒适区
如果我问大家,脆弱的反义词是什么?很多人的回答是坚固。我们说玻璃杯是脆弱的,因为一不小心掉在地上就容易碎掉;城堡普遍认为是坚固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像城堡和长城这些所谓坚固的东西被敌人攻破的案例数不胜数。自然界还有一类事物 (它们大都处于交互复杂和混沌区),例如生物 DNA,还有我们身上的肌肉,它们在适度压力甚至打击下,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更加健壮。
《反脆弱》一书的作者据此者提出了反脆弱理念,该理念可以应用于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它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人类本身是具有反脆弱性的,提升一个人能力的办法,并不是将他保护起来,减少他接触不确定性的机会 (因为无法避免的黑天鹅事件的存在,这样做反而使其脆弱),而是将其暴露在有适度压力和不确定的环境中,靠自然反脆弱力使其茁壮成长。
管理学中有一个类似的理念叫突破舒适区。一个事情做久了,或者一个地方呆久了,人会产生舒适区,当走出舒适区之外时,人会感觉不舒服,所以大部分人都乐意呆在舒适区里头,但是这样会阻碍其成长。
在舒适区之外的那个环叫做学习区,进入这个区域虽然让你感觉不舒服,但是可以获得学习成长。有反脆弱和突破舒适区意识的人,会经常性的走出舒适区,做一些让自己不怎么舒服的事情,借此拓展提升自己的能力。据我所知,像一些企业家经常有一些自我挑战行为,比如徒步沙漠,攀爬珠峰,其实也是一种自发突破舒适区的行为。应届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要自省:如果某个事情做得得心应手了,是否该尝试新挑战;挑战过程中如果感觉到不舒服了,能否客观看待这种自然的学习反映,而不是被情绪牵着走轻易放弃?这样的自省行为会让你成长更快。
十二、从优秀到卓越
大家能通过筛选,进入公司,说明大家都很优秀,在此基础上,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卓越呢?最近阅读《从优秀到卓越》一书让我深受启发。作者跟踪调研了几十家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跨越的公司,发现他们都遵循一个三环理念,我觉得这个理念同样也适用于应届生成长,三环如下图所示,分别是:
潜力圈: 你哪些方面的天赋潜能,如果挖掘出来的话可能在同辈中做到 Top10 的?
热情圈:你做哪些事情的时候充满热情,可以全情投入甚至忘却时间的流逝?
价值圈:你做哪些事情可以给公司 / 客户和你自己带来巨大经济回报?
如果一个人能将三环完美结合 ~ 我从事的事业能最大限度发挥我的潜能,我对此事又乐此不疲,而且从中我还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回报,那么非常恭喜你,你是人群中极少数有可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跨越的幸运儿。如果三环不能有机结合,则一般很难达到优秀更别说卓越了。
我们大部分人一开始都是懵懂懵懂的,并不清楚这三环和自己的关系,一般需要折腾几年才会清楚的认识自己。所以职业生涯前面几年你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认识你自己,同时也要认识你周围的社会环境。人越早认识自己,成长越快空间越大。能实现三环叠加的人,终将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开启幸福人生!
写在最后
讲了这么多,下面来一个小结:
良好的心态是关键,上面讲的 80% 的内容,其实是关于心态的。这个是”道”或者说是智慧,需要长年沉潜内修和领悟方能获得,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辛勤的汗水付出少不了,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需要一点组织性 + 纪律性,目标设定 + 计划 + 执行。
拥抱不确定性,世界本质上是不确定的,这也正是其迷人之处。
认识你自己,才能发挥三环威力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运气,因为不确定性凡事需要一点运气,总体做好上面这些点,你的运气应该不会太差
最后,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年坚忍不拔的努力。世界名著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结尾说,人类最大的智慧其实就是:希望 + 等待,同样地我想把这个智慧传递给所有应届生:满怀希望,积极等待!
参考书
人性的弱点全集
管理 3.0:培养和提升敏捷领导力
部落的力量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从优秀到卓越
基督山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