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黄页!_最新动态_新闻资讯_程序员俱乐部

中国优秀的程序员网站程序员频道CXYCLUB技术地图
热搜:
更多>>
 
您所在的位置: 程序员俱乐部 > 新闻资讯 > 最新动态 > 再见,黄页!

再见,黄页!

 2017/9/8 18:08:54    程序员俱乐部  我要评论(0)
  • 摘要:刚刚进入九月,英国黄页出版商Yell集团就在其官方网站发出了一则颇具历史含义的通告:《黄页》(英国)将会在2019年1月印发最后一个实体版本,届时英国黄页“104最终版”将发行2300万册,以此方式完结这起始于1966年的历史。从此以后,Yell将成为一个纯互联网服务公司(Yelltobecomeapurelydigitalbusiness)。这似乎印证了10年前比尔盖茨的预言——“黄页在50岁以下族群的使用率可能会趋近于零
  • 标签:黄页

再见,<a href=黄页!" />

  刚刚进入九月,英国黄页出版商 Yell 集团就在其官方网站发出了一则颇具历史含义的通告:《黄页》(英国)将会在 2019 年 1 月印发最后一个实体版本,届时英国黄页“104 最终版”将发行 2300 万册,以此方式完结这起始于 1966 年的历史。

  从此以后,Yell 将成为一个纯互联网服务公司 (Yell to become a purely digital business)。

  这似乎印证了 10 年前比尔盖茨的预言——“黄页在 50 岁以下族群的使用率可能会趋近于零。”(2007 年)

  Yell 公司首席执行官理查德·汉斯科特(Richard Hanscott ) 周一对《卫报》说:“过去的 51 年,黄页已经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即便世事变迁,仍有人是我们忠实的客户,甚至有人保留着从 1966 年初版到如今的所有黄页,试问还有多少品牌能如此长久地陪伴他们的客户呢?”

  对于黄页的落幕,大概没有任何人会感到意外,最多是中年人一声唏嘘,在他们童年时的电话座机旁边,一定曾有这么一本厚厚的黄色纸张的大书;年轻人一阵好奇,他们可能并不知道黄页是用来干嘛的,或者难以理解从前这样的检索方式。

  没人再翻黄页了,那些曾经手指划着黄页点披萨的人,已经老去。

  在互联网加速新事物衰老消亡的时代里,有着 130 多年寿命的纸质版黄页已经很幸运。1883 年,美国怀俄明州夏延市(Cheyenne, Wyoming)的一台打印机在打印电话簿时,由于印刷厂库存白色纸张不够,被迫用黄纸替代白纸来打印,没想到黄底黑字效果不错,后来印刷厂纷纷效仿,便第一次产生了“黄页”这个名称。

  1886 年,美国人 Reuben H. Donnelley 创建了第一个正式的黄页,他的公司 DEX One 主要通过与芝加哥电话公司签约,为芝加哥的电话客户发布电话号码簿。此后他又与贝尔系统公司签约,逐步扩大电话号码的采集范围。

  再后来,黄页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这些目录通常由当地的电话公司发布,例如美国除了上面的提到的 DEX,还有运营商 AT&T的 AT&T Real Yellow Pages;1966 年英国黄页首先由邮政局推出了这个目录,后来归属成了英国电信的一部分。再后来英国电信的私有化,黄页归 Yell 所有;中国的纸质版黄页由各地中国电信发布。但是黄页也有许多独立的发布者,有些黄页的发布者专门面向一个特定的人群,例如基督教黄页或某个特定领域的商家的黄页,

  黄页目录通常每年出版一次,免费分发给该区域的所有住宅和企业,黄页出版商盈利模式是广告。

  黄页一般认为是企业、商户、机构、政府的联系方式集合,但也有集合家庭电话的黄页。隐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的人们现在应很难理解,当初电话公司是有权力将安装者的电话号码发布出去的,这一度是安装电话的条件。90 年代中国也有按姓名检索的黄页,体现了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韩国社会状态的韩剧《请回答 1988》中,也曾出现按姓名检索查询电话的黄页。

  直到现在,欧洲一些电话公司安装电话时还会让客户选择是否公布自己电话,不过是可选项而非必选项。

  随着家庭电话的普及,纸质版的黄页先升级为了电话咨询台,如大家熟悉的 114。再后来,互联网时代来临,纸质版黄页使用量极速下降,广告商和购物者越来越多地转向互联网搜索引擎和在线目录,黄页出版商纷纷推出了线上黄页或向别的方向转型,例如 Yell 的 Yell.com,而上文提到的 DEX 除了推出线上版的 DexKnows.com ,更在 2013 年并购了 SuperMedia,开拓数字付费广告生意。而在中国,马云就是以“中国黄页”为起点,开始了自己的互联网创业。

  纸质版的黄页被人们遗忘已经多年,如今是正式宣告走到了终点,有外媒记者伤感地写下了了“Good Old Yellowpage”,文章写道,或许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的另一个作用也是在提醒人们,没有什么会永远存在。

  但遗存的黄页依然有价值,已收集归档的黄页和电话簿是当地历史研究,商标诉讼和写家谱的重要工具。

  再见啦,黄页!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匿名